
十周年活动之登山回忆录

十年,真长!陈奕迅的‘十年’都已经过去两个自己了,而我们的记忆似乎还停留在昨日。昨日种种如何,今日种种如何,袁了凡在他的四训里如是说,展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这在明代难能可贵。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也是类似的意思。俩人的思想里都已经开始有主观能动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与反省,他们也的确同处16世纪,小迪出生的时候老袁虽然年纪大了但还在。
自我意识最强的体现莫过于回忆,忆多了就成录。比如在旧相册里翻到下面这张刚到海边的角度,根据两步路数据,第一次记录轨迹走的海柴角,此图便是那次去拍的第一景。当时还给它取了个自觉有趣的名字,钓海。

下图两张则是首次在两步路写游记的配图,去惠东大南山精华段拍的。大南山一般是深圳驴友离开本地户外的首座外地山,离得近,难度适中,风景优美。十一、二月青草变黄,芦苇变白,只有蓝天如初心一样依旧。


最近其实对爬山产生了一些怠倦,不少路线开始了二刷三刷。相册里积累了大量风景,反复的物理堆砌令人懈怠,一直想啥时候梳理一下。恰好两步路这几天搞十周年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诱发回忆的潮水如放开了闸门。
反正往回拨了记忆的时针,索性拨更远一点。从小就挺喜欢运动的,体育课最爱,课间操次之。后来也喜欢写点四六不靠的感想,空间博客啥的,有手机后开始拍照,但朋友圈只能发九宫格。直到无意间发现了两步路和他的游记,这是一个集运动轨迹、拍摄美景、图文记录于一体的平台,刚好满足前面所写的爱好输出,于是其成为户外主要是爬山的记录汇总。近几个月去香港徒步大量加入了海的元素,只是说目前仍集中在岭南山系周围。
关于轨迹,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有了它才让我们敢大胆的去那些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偶尔还能探索一些新路,紧张刺激之感犹如回到远古人类探索原始森林的臆想,俗称打野,只是把木棒换成了手机。对此深有体会的是走龙黎线,因拍照的缘故导致长距离一个人行走在山谷山脊不停的转换,这期间有无数的岔路,似是而非的路,完全找不到路,全靠轨迹指引撑着,就这谨慎一个没留神还是走错一公里。另一次是茶五线,仅仅偏离了十米,嫩是走不回去,脚下能走的路发现越来越偏离轨迹了,不得已强行开路才回到轨迹。
明末清初的才子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爬山算不算一种癖好,写作应该算一种爱好。但无论啥好,都是一种载体,载着各自的我们行走在同一个客观世界里,以相对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观察世界,体验世界,融入世界。只要不多想,世界就很简单。
当然所谓的不多想,是指要学会把想的范围进行分配,该想的要仔细想,不该想都别乱发散——像风筝那样飞还行,毕竟有根线在手里,别像落叶那样风一吹散的没影了。就登山运动而言,装备就是最该想的。虽然好的底子是基础,但好的鞋事半功倍,好的包再加五成,好的手表妙不可言,好的套装全身上镜更是锦上添花。谁能拒绝让自己发挥150%的装备来辅助自己呢,既简约又有力,无往不力。

(拍摄于七娘山主登山道阶梯)
以下整理一些爬山路线的图文:
按不同地区分别展现,同一条路下多次去则挑合适的图放一起,尽量按上山线路或时间顺序来编辑图文。大概有点印象不过多属于机械式搭配,叙事性不强,以图带文,尽量回想该路线的独特之处与注意事项,图个乐子将就着看。标红色字体表示综合性考虑不错的路线,包括且不限于其有典型代表性,丰富性,独特性,观赏性,折磨性和体验感等取其一或多。
东西涌(念冲)海岸线穿越——不知有多少人的户外是从这条线开始的,应该不在少数。论名气当属第一,有山有海,辽阔的海天一色,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山野路线。对新手具有一定挑战,虽然只有六公里,但有几公里的大石头海岸路基本跳跃着走的。尤其现在盛夏,海边巨热无比,不扛热别去。不少需徒手攀登的铁锁悬崖,对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
下图是早期绕道水库大坝过去的旧路半山腰上,回看东涌村全貌。前面是鱼塘,背后是七娘山系的三角山,右边是出海口和东涌沙滩。

旧路穿山脊时拍的森林之光。

下到海岸,清澈见底。

雪白的山溪最后一次以淡水的身份展现在众人面前。之后就要下嫁大海了。

海岸线中段回望东涌方向

两张夏日晴空湛蓝的近海面


对这张图颇有印象,名曰,人山人海。

抓拍的俩领队商议事务。

人群中一对两小无猜


天文台阶梯

天文台下的坐船区

等人

西涌沙滩的母子

七娘山——如果说东西涌海岸线属于永不过时的经典海岸线,那么七娘山就属于综合性的全科路线。东西涌是很好但有点偏科,景色虽然无敌但对于经常户外的人来说强度略显不足,这点七娘山就补上了。早期的七娘山禁止全线贯通,现在没问题了,一路全是指示牌。标准版是七大线,七娘山-大雁顶,全程约20公里,爬升一千四,一日行的强度够了。整个七娘山系很大,包括上面的东西涌原则上也属于,还有其他经典海柴角,望郎归,马料河溯溪,杨梅坑溯溪等。如今山中开辟了多条新路,宽又好走,适合有一定经验与体力的人来进阶。七娘山是大鹏半岛的核心,也是本地最完整野性的山系,值得一刷的强驴线如七大望东西(七娘山-大雁顶-望郎归-东涌-西涌穿越)
石头路,经典野路上科考峰。

最后的冲锋

科考主峰的光影

主峰山体一侧的猴头

七娘山往大雁顶中绿意盎然的山谷小路上

大雁顶,海拔801米,本地第三峰。望郎归就在其半山腰。

大雁顶往鹿咀方向的林中台阶路

下图两张是某次离开三角山本想去大雁顶的,结果跟着几个路人往杨梅坑溯溪方向撤了。应该属于老虎座山附近,崎岖难行,这是冬季的景象,夏季不敢想。几个人就我带了头灯,没想到后面的路超乎想象的长。


下图是另一次从三角山往东涌村撤,天都黑了,东涌啥时候变得这么灯火通明了。这段路属于鲲鹏径的最后一段,鲲鹏径终点是两公里外的大雁顶峰。

望郎归——《文心雕龙》所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体会这句话,莫过于亲自跑一趟望郎归。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条网红路线,经典版是以上图东涌村为起终点的环线。往杨梅坑方向上山,穿过高排溪、马料河两条大溪及数条无名小溪,其中马料河在夏季容易涨水巨大,不好过河。还有不少类似沼泽的路段,常年潮湿泥泞;途中有个很大的大树洞,远远看一眼都觉得有点瘆人。过完马料河后路不好走且上坡,顶住压力一会就登顶了。
望郎归海拔488米,背靠801米的大雁顶。前方是大海,所以这里的海拔都是净高。此顶是个绝佳的看海景点,不接受反驳。当然更绝的是在其下方更靠近海边更矮一些的南螃蟹看海,美到酷。过去南螃蟹的路上树林竹林岔路极多需人带。这一段总共去两次,第一次走着走着偏离了轨迹都没发觉,发现时差点很远了,强行开路;第二次更绝,迷路了,大夏天的在闷热的林子里走回头路差点没中暑,强开路夏天不敢。
两次都是大晴天,都收获了无与伦比的山海美景,跟东西涌海岸线比起来,更茂密,更狂野,更立体。全程14公里也比东西涌长一倍,难度加倍。
下图是隐藏在东涌村后的上山路,非常不起眼,没人带找不着。

躲在树藤后不知名的小溪

爬升到一定高度后开始连续翻越数条小山脊,途中远看右侧的大海和三门岛。

下图马料河,这是冬天枯水季还比较友好。夏季全满,只有个别地方能过。

路边无比清澈的小溪潭,这一段基本绕着小溪走,比较潮湿。

大雁顶方向来的半路看望郎归大石顶

下图四张是在望郎归顶看大海




下图三张是在南螃蟹看大海



回撤东涌沙滩的半路上看海湾里的船

海上彩虹

接近东涌沙滩的网红打卡点,穿鼻岩。


半天云——相对小众的一条山脊路线。西涌沙滩后面的西贡村出发,走右边上山,到达山脊交汇处右拐(左拐去牛奶排,直行去大鹿港),然后沿着路一直曲折往前即可,直至半天云村到南澳镇。难度不大,人烟稀少,有沙砾风化地貌,小山峦起伏不断,立体蜿蜒感强,像是半耕半牧的少女,狂野不够,羞涩有余。
两张小伙伴,一张发新芽的枯树干。



大鹿港——经典海岸线,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光是到达此沙滩都需要翻山越岭,汗流浃背,非常偏僻。下到海边后基本属于一半乱石一半沙滩,有溪流淡水可供洗漱。
前面三张是在沙滩游玩,第一次去跟队友在此露营。偏僻的好处是海水极其清澈,干净,一定要学会游泳,不然损失海泳的乐趣。一波接一波半米高的浪涌上来,这在内地的湖里没有。尤其夜深人静时听到帐篷外永不停歇的海浪冲刷着沙滩,哗啦哗啦一下退去,又轰的一下涌上来,仿佛地球在呼吸。



离开大鹿港沙滩前往油柑湾、鹅公湾、残螺角、政洁沙滩、洋畴湾等,就是大鹿港五湾连穿线。最后走到南澳镇,跟上面的半天云线属于起终点均重合,只是中间路段不同。大鹿港完全走海岸线,半天云完全走山脊线。
这其中油柑湾相当漂亮,已经开发,开车直达。但离开油柑湾往鹅公湾去的这段大石路比较危险,石头巨大到汽车、房子这么大,还需要在巨石缝隙间攀爬;离开海洋牧场后也比较难走,有几处小海沟悬崖峭壁需要攀爬,最难的是在到达政洁沙滩之前几百米的一条大海沟,是个U字型的绝壁,需要像壁虎一样扒在接近垂直的岩壁上慢慢挪移,最后一张险图便是写照。背包不能太重以免影响身体重心偏移,一不留神得掉海里,属于去一次绝不会再去第二次的路线了……除非等瘦下来,带手套头盔,晴冬微风,轻装上阵方了一试。



前面都还好,甚至相当惬意。后面就是悬崖峭壁多如牛毛了,恐高脚软手无力勿去。








最险之壁

下图两张油柑湾的晴天,挺美。


排牙山——被誉为本地第一险。有绳索悬崖,顶上如牙齿般排列的斜石坡比较悚人,因为右边是空荡荡的悬崖峭壁,左边也是陡坡。排牙山为东西走向,因此分南坡与北坡,常规路线南坡从东山寺附近出发,北坡从坝光出发,可走环线也可走横穿,还可以顺着山脉走向东西方穿越。山林陡峭茂密,半山腰密林里潮湿路滑,小头碰头。
下图两张是过绳索陡坡悬崖


爬上东西走向的山脊线后,抓拍的一张路人造型,远处是大海和七娘山余脉。

如排牙的长石坡

登顶海拔707米。

三水线——本地驴友标准毕业路线,小白勿试。108个大小山头起伏能虐爆平常少锻炼的人,也不要自诩说虽然从不锻炼但身体素质好没问题,没用。第一个三杆笔四百多米,从海边直线陡坡硬上就够你喝一壶的;下到底后接着上七百多的大笔架山再来一壶;接着一个巨坡把这七百下掉一大半,脚软到能让你怀疑人生,到底后立马一个大上坡,没完没了。前面这三板斧能顶过去那就慢慢爬坡熬,后面还有绝望坡等着你。中途土地庙、金龟村都可下撤,其中金龟村撤过一次,下山后风景不错,有个隐藏的山村开发挺好——就叫金龟村😂。走全程还得上六百多的田心山,之后一个更大的下坡把这六百的高度下干净,到达客家村落的水祖坑结束,第一次来被最后这个超级巨坡差点搞崩溃了。三水线没啥风景,现在路比较宽了,补给也多,难度下降了一丢丢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上次去发现十来岁的小盆友不少,后继有人了这是。



三水线比较难得拍出彩风景来,凑合着看。




摸黑下山是三水线的标配之一,不奇怪。

梧桐山——鹏城第一峰943.7米。去过最多的路线。登顶后可看到盐田港的海轮如山,山海连天,香港的翠绿山脊线,罗湖福田的繁华市中心,龙岗龙华的默默无闻和东边马峦山、梅沙尖、东部华侨城一望无垠。有凌云道(陡)、弘法寺、泰山涧(台阶)、百年古道(野)、桃花源右支(险)、罗龙届(土路)、攀云径、盐田秀桐道等经典上山路线,各不相同,值得探索。不少人乐此不疲每周一梧桐,显然有其魅力所在。电视塔在小梧桐,从大梧桐看过来也是一景。
春秋季节容易碰到云海,冬季个别阴暗的角落会有冰雪茬子。梧桐山的强度现在成了爬其他山的一个参照物,比如龙斗峰,难度约1.5个梧桐山;三水线,约2.5个梧桐山等。
下图是去年国庆从南大门上来拍的,进行了图片铅笔化处理,还挺像漫画版的。

下图是从小梧桐走弘法寺下撤的台阶路上拍的

某次半路下雨走十里杜鹃

两张罗龙界土路,罗湖与龙岗的山脊分界线。第一张拍的哥俩好,现在这条线树木长的郁郁葱葱;第二张应该是超级台风山竹造成的大量树木倒地拦路还没清理。


在大梧桐看小梧桐与云海

在豆腐头看小梧桐日落

在小梧桐看月下罗湖和银梅塘茶线

梅沙尖——海拔753米,鹏城第三峰。旁边不远是庞大的梧桐山,比起大梧桐来梅沙尖有点像小妾,不出名,但是小而美。往海边方向的山下对着大、小梅沙,它自己是附近最高因此也叫梅沙尖,远远看去的确像一个尖。最近已经开发成为看风景的绝佳之处,山顶修建了景观平台,值得日出日落尤其云海一观。建成后还没去过,改天得补上。
下图是小梅沙往背仔角方向的海景

登梅沙尖的半路上回看盐田港

远远看就是一个尖。

尖顶看下午的日落,旁边那朵云像不像一个星系云团,云下那一坨是大梧桐山顶。

夜色下的盐田港

某次走野路芦苇丛里迷路了

从梅沙尖下来去园山的路上,突然从云层里穿透出金色的下午光芒洒进山林中,光线所到之处金灿灿。园山这条线也比较偏僻,但挺有意思,值得偶尔一游。

银梅塘茶——市中心的户外花园,小三水。上周刚刚刷完全程游记,从鸡公山的布吉方向下撤,半山腰看到了小梧桐电视塔。全程森林覆盖,非常经典的跑山路线,驴友拉练休闲路线。
下图为茶光段的山谷里,跑山族一闪而过。

两张不同次去的,在塘朗山顶看南山核心区。


梅林后山段,基本保持原始山林状态。

下午林光,大脑壳至一号桥之间。

银湖雨雾山,路人撑把伞,吾亦是路人。

石岩湖——休闲娱乐,前三张荷花,夏季可以一游。



废弃的水塔

废弃的灌溉水墙

阳台山——经典山野,值得深度游!山中有南山、宝安、龙华三区交界的零号界碑。以大小羊台相连的山脊为分界线,以南属于南山区,以北由宝安、龙华分得。正门在宝安石岩,盘山公路也在这边直达山顶;东门和北门都在龙华,其中胜利大营救在北门大浪。龙华这边溪流亭台特别多,绿道修的十分长且到位,蜿蜒曲折在垭口、山腰、水库之间,落差较大,骑行客能体验一把痛并快乐着。南门在南山这边基本没开发,保留了原生态林中小路。夏季草高路深注意蛇虫,南山荔枝满山,黄皮酸爽,龙眼沁甜,达到了商业化规模。其他如菠萝蜜,木瓜,香蕉不少,野生的也有。
山上溪流池塘众多,大中小路多如牛毛,四通八达,有点像香港的徒步径。常见景点有石岩步道登顶,南山芋荷塘、大象石、网红树,龙华溪流区。常见路线有经典爱心线(单双都有)、画全国地图、羊大环等。
站在大阳台山顶平台四处观赏,本身是深圳西部第一峰,海拔587米。往南西丽水库近在眼前,西南铁岗水库巨大,更远的珠江口下午时分波光粼粼,海船往来。晴天时还能看到珠江西岸的南沙、中山,深中通道,宝安机场的飞机起降很快。
如花似月的登山口

高树林爬坡区

王者峡谷农场

隐蔽的山脊路

小溪流光溢彩

大溪清澈涌动

密林绿色蓝天

野猪警告,颇有港山风格。

芋荷塘附近的大树小路

下午山顶观景台

龙华溪流石阶光线入林

相濡以沫



南山地界的村落鲜花盛开



大路不爱走

龙华段穿山过水的高铁

下午时分两张


阳台山值得深度挖掘,已经挖一大筐了。

牛奶排——比较有意思的海岸路线。有一定危险性,也有密林需要穿梭,但不算长。海岸风光与东西涌、海柴角、望郎归、大鹿港都不同,这边直面太平洋的深海区,浪普遍大几个层级,浪花层层叠叠雪白如牛奶,才得此名。
再往前走是另外两个险点黑岩角、墨鱼眼,和牛奶排合并被称为深圳户外的三大魔界,难度系数高,危险的攀岩地段多。再往前就到了前面提到的大鹿港。
渔民的生产工具

鱼翅石

海枯石烂的爱情

三张飞机石



下高崖

上绝壁

户外氛围的确浓厚,这么偏的地方人也多。

惠东大南山——之所以将其单列出来,是因为这条线非常经典,是很多深圳驴友去外地爬山的首条路线。绵延数公里的千米之上草甸区,素有小武功山之称。
一般走的是大南山精华段,从大王殿上山,一路逐步爬升登顶1105米的斧头石,接着几公里的山间徒步再下山,路线十几公里,像个钓鱼钩,难度不算高。
斧头石对面是1282米的水底山,也属于大南山系,以此顶为核心的还有两条经典路线,拉胡线和温泉线,分别从拉胡村和温泉山庄上来,在半山腰汇合成同一条路,接着一起登顶水底山。中途要经过一个绳索悬崖,现在去的人多容易堵人。过了悬崖后进入数公里长漫山遍野缓慢爬坡的芦苇区,最漂亮也是这一段,保留了原始状态完全未开发。目前精华段那边已经被挖掘出一条越野车道来,十分扎眼。
相对而言,温泉线难度更高,线路更长,曲折更多,景色更美,经过的草木更茂盛,深不见底的感觉。还得翻过一系列的乱石小山头,十分爽酸。有次九月份走过,几十个人差点中暑,奇热无比,夏秋勿去,冬春为佳。
三条线相对来说,温泉线的体验感最强,如果将其与精华段连起来走,没试过,未来可期。
晴天去景色好

五月份去过一次、采了两瓶野杨梅,拿回家冰冻起来酸甜可口。

早期大南山精华段未开发时的山顶草甸区,像一长条盆地一样的,走在其中感觉特好。

曾经的合影留恋,现在大伙还好吗?

以下图都是从温泉线上来拍的。上来一定海拔后,小路两边的草木极其茂盛,几米开外见不到人。

但是冬季去视野要好一些,仅有一条道只管走就是了。

草高树就矮

树高草就稀,这俩是个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

下图是进入连续翻越小山头走山脊,多则二三十米高,少则十来米高的小山,难度不大,感觉很好。左侧高山是要征服的水底山主体。

透过芦苇丛远望蜿蜒爬升段

深山既视感

这是爬上来后草甸区的矮竹林段

下图是草甸区,仍然需要一路爬坡。

水底山顶!!

山顶画家

惠东大星山——同样在惠东,但是在海边的一座半岛山,登顶后可观看双月湾全景,十分独特。该线难度不大,主要是防晒。理应没啥出彩的,但走完实际亮点不少,值得一游。
姐弟俩趁着爹妈下海捞鱼,赶紧看会手机。所以到底是谁想出来玩的。

这大山坡,视觉冲击感十足,不亚于韶关系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一次遇到这句话的现场版,那次三月底去的,晴空万里,蔚蓝大海,鲜花盛开。值得再去打卡一次!

下图是大星山的常见路况,属于经典的半山半海路线,无遮无拦的顶着阳光下徒步。其实感觉很好,三四月去最佳,做好防晒,路程不长。

大星山好飞无人机
要经过一片乱石区,可拍的地点不少,建议身材好的多去。

乱石区的大海特蓝
边坡路十分有味道,走在其中很上头。

沉睡的海岛

大星山值得两年一刷,下山后去双月湾吃海鲜,就这么安排。
白云嶂——惠州惠阳区第一峰,有较大面积的斜坡草甸,海拔1003米,刚好擦着千米山的边。一般可从盘古庙出发,先顺带登东莞第一峰898米的银瓶嘴,再掉头回到山坳垭口转去对面的白云嶂。登顶后走左边环线回到盘古庙,难度不算大,景色还行,属于新手进阶的经典路线。
其中一段登山道,感觉不错。

银瓶嘴

远眺白云嶂,顶部容易出现秃顶状。

惠州白马山——广东三大虐线之一白卡莲银的白。爬升段蛮险峻的,山顶段颇有意思。属于一条小众路线,隐藏版,但体验感比较强,因有攀爬的点,恐高勿入。
绝壁

窄路

陡降

陡升

山顶上的山谷,小路弯弯曲曲,晴天走应该不错。

惠州铁炉嶂——俗称虎牙线,无三水不虎牙,意思是三水线如果都不能八小时拿下,就别去虎牙了。虎牙全程25公里,三水线的1.5倍增强版,走到天黑是标配。
每次去虎牙基本都是满满两大车人,可见其魅力十足。


铁炉嶂并不高

对面是十二栋也不高,但需要翻山越岭。


虎牙适合冬季轻装

夜路标配

罗浮山——海拔1296米,广东最有名的山,被称为岭南第一山。除了道教的缘故,也跟苏东坡在罗浮山下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有关吧。不过风景一般,郊游可以,面积相当那个大。

冲顶在即

顶峰

拨云寺的旺财

林中野鸡

松山湖——环湖一圈三十多公里,边走边玩八小时足矣。湖风凉爽,风景优美,沿途补给充足,游人如织,可在万科吃午饭,下午接着环另一半湖。不想走租车骑,骑也不想的话可以租各种电动车,简直成了游乐场。
夏季荷叶铺满时期去最美,白云也会过来添彩。

静静的湖水一角

喜欢下面抓拍的两张跟老爹出游的骑车小女孩,这么好的童年记忆应该会给她留下美好印象。


湖边合影

箭塔


华为欧式小城

牛牯嶂——广州增城第一峰,去过两次,山顶杜鹃花很漂亮。大铁水管的爬升段经常堵人,半山腰的水库风景秀丽,山顶面积不大但风挺大,带件外套。下山段小路挺有特色,游人众多,满耳粤语。
发现一个特点,很多山其实在冬季去时更加清澈,就像下图这样。

大铁水管排队,但凡前面有个走得慢的还不让路就完犊子了。

环绕水库大半圈后继续上山


山顶猴头杜鹃花

下撤段挺有意思,是各种你想不到的路况。

五桂山——中山经典风景区,海拔不高,山脊路婉转腾挪十分曲折,溪流众多,半山腰水库很出彩。唯一次被野蜂蜇,怕了。基本未开发,原始状态比较明显。



夜过深中通道。

汕尾大银瓶山——广东三大虐线之一白卡莲银的最后那个银字,跟前面的白马山属于同一条线。此山同样有一定危险度,爬上爬下多,耗体力大。最后登顶的斜坡十分危险,登顶后窄窄一条山脊线,两边深不见底悬崖,恐高勿入。
鸡鸣寺登山口,终点是翻越山后的金竹古寺,莲花大山前后两座古刹坐镇,有点分量。

登上来远看起伏不断的大银瓶

近观

最后登顶的高斜坡,尽量紧贴山体,维持重心。

登上来窄窄一条顶

下山,大银瓶的山脊很独特,走起来一直要小心。全程只有11公里但能走出八小时来,消耗巨大,一日行容易赶夜路。

三官山——在茂名的高州,是一条不错的路线,唯一去的那次赶上超级大雾,凌晨时分狂风呼呼的刮。登第一个小顶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雨雾打在脸上冷得十分不爽,走到背风面斜坡去躲风。结果发现斜坡下蹲着一大群人都在静静的休息😴于是找块地自动加入,巨冷。山上牛特别多,味大,据说夏季有山蚂蝗,冬季可以再刷一次,毕竟还没见过它真正的样子。


下山途中的密林。十米开外人只能隐约可见,竹林是五米。

从化十登之五老三——指的是广州从化有十座千米级的山峰,登其中的五指山、老虎头、三角髻这三座。全程也有19公里,不算多难,中规中矩的路线,户外郊游可以。


山下上巨大的溪流湖

跟前面增城牛牯嶂差不多,广州的山都有类似的味道,说很强吧不算,说弱吧也不会,三黄鸡线据说也虐,说矮也不是都有一千多米海拔,但都还行,四平八稳?
烂头岭穿越牛塘山——从阳江市走到恩平市,22公里拔高一千五,难度稍微偏多,中间有段丛林竹林野草路不太好走,费体力;但两头都是高山草原区。上午大雾,下午阳光,路线太野了冬季可以再刷。
登顶后的开心

仪式感拉满

牛头

密集的竹海中奋力扒着走

亭亭玉立

准备走山脊

韶关是南岭山脉的核心地段,山地户外资源丰富多彩,经典路线一而再而三的呈现,还各不相同也是绝了。到了这里才能体会到山川之美也有各种美法,百花齐放,百川各美。除了自身,还与广西、湖南、江西交界的山区也属于南岭,一样美的冒泡,直接上图。
连州大东山——摆在第一位是因为首次认识韶关系列就是从它开始的。大东山属于广东三虐之一的大东山全程的精华段,风景没得说,强度还行,野度拉满,作为首山够格。已经二刷,第一次大晴天;第二次山下大雨,爬着爬着变中雨,小雨,一千米开始大雾,登顶后视野开阔,浓雾云海都在脚下,体验感强。三刷可期!
东岳山顶,等待日出。

走向光明

欢呼

第二次去赶上云海


舍我其谁

卧蚕山

船底顶——应该这么说,韶关户外排名的话它当先。海拔1586米,是广东三大虐线之首坳广线的精华段。集高、陡、险、长于一身,地形涵盖了草地、石坡、溪谷、湿地、悬崖、丛林、山脊等各种地貌;气候可能短时间内经历阴晴雨雾等多种天气,俗称十船九雾。船底顶整个区域面积非常广大,千米之上的区域也很大,各种峡谷山峰形成鲜明的对比。溪流众多且巨大,能形成十米宽的溪河,雨季过河都是大问题。
以前的出发点基本都是爆满

冬季的溪河相对温柔,但也需要跳着过。

碎石坡噩梦,好几处。有点像海岸线的大石头路改成斜着立起放山上来了。石头松动,非常耗体力,还要小心落石。

山间行走

风力发电机组如同漫画般

群山连绵起伏

山脉峡谷林立

山顶宽广




横枝

经典打卡处合影





大山深处。周围一圈都是这种景观,感觉特好。

网红一棵树。原本被风雪刮倒了,驴友们扛着锄头铁锹帮它重新站起来。在这种旷野之中难得长一棵亭亭玉立的高树,虽然它把孤独里留给了自己,但让路过它的人们不孤独。

大草坡

山下溪流河发电站

公路边的溪流。船底顶就是一座天然水塔,每次去都恋恋不舍。

船线是目前走过最远的一日行了,差不多28公里,拔高达到两千一了。
黄梅雪后、五子登科——美女与野兽的经典路线,名字取的文艺范拉满。属于中上级别的路线,没船那种壮丽感,强度也没那么大,风景还挺独特。前面四座山本身就挺有特色,后面五子登科上了点难度和危险度,挺有意思的路线,已经二刷,可以三刷,好久没去了。
黄梅雪后的夜登感强,尤其第一个山峰黄思脑。最后这个大坡属于赤条条到摆在那里,大路朝天的爬吧。

三张日出时分



过斜坡

从黄思脑下来穿过挺长一段密林路后,再爬上来。

好像是梅花顶,山脊线明显。

过了雪花顶后朝着最高最远的后山顶进发

这一段是最好拍照的。


可滑草

可列队

可躺平

可爬坡

可驻足

后山顶

后山顶峰爬一半时回头看,目力所及全拿下。

五子登科的山,跟前面四峰完全不同,路况险要,颜色常绿,这俩组合就像是美女与野兽的搭子。


黄梅五子连走体验感比较好,尤其五子登科狂野很多,与前面的四峰温柔形成反差。
雪山嶂——一条被低估的隐藏路线。运气好时冬季可遇到满山冰雪,仅去一次就赶上了。如果没有雪则属于中规中矩,但人家名字就叫雪山嶂,看天气情况,最好的莫过于晴天却满地冰雪。期待二刷冰雪满山。


冬天带可乐是绝配,冰爽无比。

去一次就赶上满地大雪。其实是水汽凝结成冰雪,但跟真雪走在其中也没啥区别。



两张铅笔画似的山峦色彩


山下的村落

茶五线——极具挑战性的数峰连穿,强度拉满,坡度极大,危险系数较高,魔鬼竹林数公里长。茶指茶岩顶,五指五郎嶂,其中还夹杂着好几个险峻的山峰需要攀爬,十个小时走完算不错的,打卡点麒麟石。最后从五郎嶂下来的净海拔超过一千米,比梧桐山还高。
当天记录的文字里带着情绪了

夜登小张家界石

茶岩顶大峡谷,麒麟石就在这里。

垂直爬升

群峰耸立

远处云中船底顶

沿途特别颜色造型的山

远得很还

魔鬼竹林

五郎嶂下有一大片金色的草甸区,巨滑无比,适合滑草。

山下村溪,感觉不错。

龙斗峰——广东第一险峰!已经三刷了,半年去一次比较合适,正好冬夏换季。如果去黎壁石走龙黎线,冬季去,且要加快一点速度才能走完,因为在龙黎线全程里,龙斗峰只能算个前奏,开胃菜。19公里强度拉满,目前走过最狼狈的路线。因龙斗峰去过多次,所以可把拍照时间多留给黎壁石段,那里比较原始。
龙斗峰全貌。左侧峰为龙尾,中间双高峰为龙中,龙尾到龙中这段的山脊线景色非常有味道,值得多拍。远处最高峰是孤独的龙头。险在龙中,支离破碎的山体急上急下,坡度大,时刻小心落石与崴脚,危险度高。

出发之前,瑶寨合影

山的东面天亮了,西边还开着头灯。

好身材要记录👍

两张险峰,突兀耸立,云雾弥漫。


回看龙尾,喜欢这种。

四张日出的魅力




走在危险的山脊线上,第一险峰名副其实。


登上开满鲜花的龙中小峰

五张支离破碎的急上急下





站在龙中看云海中的龙头峰

三张向龙头进发的途中回看龙中峰



攀爬龙头峰下的峭壁

龙头峰附近的路花

两张黎壁石线的云海,路况比较狂野。


龙黎线3D视频,翻山越岭好长的路线。
肇庆鹰石线——巨石林立的独特路线。有几处危险的绳索悬崖和陡坡,全靠绳子续命,感觉比龙斗峰还险。全程走完路线也不短,强度中等。再去要带绳索备用,一些绳段有风化的意思了。
下图为第一个绝壁险点,左边小石墙外是悬崖,必须从小石墙与山体之间窄窄一条缝把自己拉上去,背包先卸下来递给上面的人,别说卡包了,单人都需要吸气收腹才能勉强过。爬上去后几乎没有站的地方,必须立刻爬很陡的坡上去到平缓一点的地段。

日出你好!

看看这些个巨石阵






还要钻几个石洞

上下几处陡坡绳索

龟背石

猪蹄石

以上均为广东的户外运动,以下为省外。
黄牛石——经典路线。难度适中,风景优美,每年刷一次不过分。有象鼻石、黄牛石、石蝉等自然形成的岩石造型,还有长距离的山顶线开阔视野徒步,极度舒适。虽然山顶在江西,但另一半在广东河源境内,所以每次去都属于跨省徒步。正、反穿各一次,意犹未尽。
凌晨在登山口抢面吃。

黑夜里的蘑菇

黎明时分

父女

开路陡坡

山脊线相当友好


山竹台风造成了大量的倒木

山溪

回程时拍的,好像天幕下路灯亮了。

赣州齐云山——超经典路线,每年可一刷。山顶有非常宽广面积的缓坡区域,适合露营。夏季去登顶也需要带外套,清晨那会凉飕飕的,冬季还没去过。海拔2061米,这高度足以傲视周边群雄。在山顶可清晰的远看到数十公里外的五指峰,晴天景色宜人。
两张山顶的晨曦营地


三张人物图



山峦云雾,走在其中。

登山口就属于五指峰区域了。

鹰盘山、五指峰——经典路线。就是上图的这个五指峰,但上图那里是边缘地带,下面的图是到了五指峰核心地带。深冬去的,山顶完全冰雪世界,又是晴空万里,美轮美奂,令人流连忘返,是目前感觉最美的路线。
鹰盘山顶峰,海拔1720米。


大月亮正徐徐落下

山顶铁链桩

三张山顶山脊线的雪景



雾凇

冰树下

爬野坡

两张五指峰近貌


三张冰雪大世界



无人机拍蝙蝠形顶

悬崖峭壁边

扒着走深山里的竹林

山中绝壁上的栈道

萍乡武功山——国内首屈一指的户外名山,不用多说了。冬武匆匆一瞥,已感受其魅力。夏武一直在等大晴天,期待值已经拉满。
凌晨时分的方向

绝望坡


坡顶

吞日

金色武功山

雪沟撒欢

路过独木松树、五彩营地


列队下坡

到达吊马桩

四张离开吊马桩开始爬巨坡




金顶1918米


缆车


四张雪路台阶




小结一下:江西的路线质量都很高,至少到目前为止走过的山有这种感觉,几乎条条都是经典,极具特色👍👍👍
郴州狮子口——已经三刷了,比较经典的路线。登上一千七后有五六公里长距离的云端徒步,十分过瘾。山顶是一片很大的区域,纵横交错,被誉为湘南版的“青藏高原”,适合露营。
夜登队伍庞大

吃瓜群众云集

众人回眸

野性的高山马群

绿意盎然的山峦

两张鲜花


两张绿坡


林中石头小路

山下巨溪,稻田


郴州八面山——值得每年夏冬各一刷的路线,尤其冬季,如果赶上无敌云海,能吹三个月牛了。第一次去是和上面狮子口连走的,周六狮子口,下山后赶往八面山村住下,周日凌晨爬八面山。两天行程44公里,拔高三千米,感觉还好。为此与前面狮子口这两座山结了缘,一年之内合计去了六次。八面山分大环线与小环线,夏冬两次大,春一次小。
瞭望塔下的灯光队伍

爬上开阔区

三张不同时段角度的远景暸望塔



两张美女队友


八面山主峰

主峰下的营地

石头缝里的鲜花

两张大角度


绿峡谷

三张冬季八面山



山顶

两张走大环的景色,野山与月亮

灰石群

深冬的溪泉

合拍

三张夏冬季节的溪流



新开的石壁路

永州飞仙源——经典路线,比较野性,属萌渚岭。海拔1625米,有“永州小黄山”之称,以松、石、峰和云雾闻名,森林茂密,尤其松树的造型别致。第一次去大都不过瘾的,冬季还没去过。另外飞天姑线是起码两天的重装路线,飞就是飞仙源,从湖南走到广西贺州的姑婆山。
两张阳光白云


松树下打个招呼

深山既视感

Z字陡坡

山顶绿光

四张合影



下图溜边走的就是上图这块巨石的右边

最大的松树王

绳索斜坡

路边临时清溪

永州九嶷山——非常出名的古老山名。据《史记》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更准确的传闻说舜帝葬于三分石下某处。攀登三分石需要较好的敏捷度,不恐高,轻装上。香炉石则需要绕一大圈,上去视野比较好。
三分石全貌

层峦

攀登三分石的半路上

危险的斜壁

无人机看香炉石的山顶群

山下景区初现,如果夏季常绿会很漂亮。

南岳衡山——五岳之一,名山大川,值得一游。千米之上有段路容易结冰,带冰爪,那也有买的。衡山面积较大,给人雄浑的感觉,山中腰这么粗的古松比比皆是,溪流众多,道寺也不少。
松林间隙的山峰

自娱自乐的小孩

相信光的样子

雪亭

山顶打卡

酃(líng)峰——字音同“灵”,海拔2115.2米,株洲市炎陵县境内,湖南第一峰。难度不大,适合三四月倒春寒去,此时漫山遍野的桃花已开,冰雪世界又没耽误。山中溪流众多,路况友好。八月桃子成熟还能再来一次,山上估计也相当凉快。
开门见桃花


桃树下鸡舍

冰封

从江西第三峰的南风面远眺湖南的第一峰

打卡

冰山遇见云海,我们遇见一切。

两张走在冰树下


特喜欢下图,跟电影视角一样。

山下的小桥流水人家,海拔仍然有一千二。

湖南的山也很有特色,湖南地形属于东南西三面环山,北边洞庭湖区为平原,与湖北的江汉平原相连合并称为两湖平原。山地占了六七成以上,户外资源丰富,湘西南与广西交界的越城岭可期。
龙岩黄连盂——经典路线,值得二刷。前期溪流众多,水量富裕,后期在群山之中行走,感觉特好。巨大的山脉展现在眼前,很适合拍照。夏季走小环,冬季走大环,包满意。
登山口的三清殿

三张溪流众多



有一段铁锁陡坡,接近悬崖,需攀登。

远山有人

近处也有

最佳视角

黄连盂顶

两张穿梭大环的纯野路


长草的石头,可见水汽之充沛。

返程遇到满天云彩

福建多山,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目前只去过黄连盂这一次,尚未足够认识闽地。
今年四月份才开始徒步香港,感觉不错。山海天绝美配合的戏码还是第一次见,加上港府对户外运动的重视,其设施比较完善,规划到位,指示牌清晰,山中几乎看不到什么飘带。野生动物不少,牛,猴,野猪等常见。其中牛应该是家养的然后放野了,也没人管,让它们自由自在,经常能遇到这群憨憨。
钓鱼翁、清水湾——经典路线,海景无敌,注意防晒防中暑,补水及时。
站在钓鱼翁顶看山下与海

林间再看

桅杆船出太平洋

过山石岩角

扭纹洞

沿海极速公路

三张人物拍摄



一艘帆船

龙脊线——亚洲最美城市徒步路线,不过去的那次赶上大雾,未见其全貌。难度不大,老幼皆可,适合团建、亲子游、情侣游等。全程无补给,晴天有些路段暴晒。
龙标

大浪湾

石澳村的雾海

海边的小鸟

石澳村内

半岛之半岛

八仙岭、大美督——经典路线,难度不大。
登上旷野山脊远看八仙岭最高峰

停泊密集

大美督水坝

水坝上远看八仙岭诸峰

破边洲、船粮湾、白虎山——经典半山半海路线,夏季小心中暑,冬季值得再刷。大名鼎鼎的破边洲必须去一次,如有第二次则大概率是陪人去。
出发之前

破边洲

破边洲山

山坡行走


海蚀洞

行走在海边村落之间

鸡公岭、大刀屻——前者是经典草甸路线,后者属于顺带。鸡公岭有长距离的山区草甸,港版武功山之称,值得有空就去刷一遍。
全貌

鸡公岭上看福田市中心

三张鸡公岭核心区



大刀屻顶,海拔跟阳台山差不多。

黄石、湾仔线——经典海岸山林路线,夏季刷更美,做好防中暑,结伴而行,海景无敌。
三张海中的船



列队海岸小路

两张宽景


蓝绿山海

湾仔合影

穿过海下村

月亮下的飞越山脉

最近几周台风轮番来袭,哪哪都去不了,刚好有这机会整理,两千海拔的山就这样了。
盛夏早晨的向日葵

相关帖子:惠东大南山
给万里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