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九江> 月影随行——中秋庐山之行暨阿杰的半年度爬山小结

月影随行——中秋庐山之行暨阿杰的半年度爬山小结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月影随行——中秋庐山之行暨阿杰的半年度爬山小结

2022-09-15 17:52:11 7569

相关轨迹:2022-09-11 23:17:30


多年以后,站在某个崖壁前,我准会想起那个借着月光下绝壁的中秋之夜。


上次提笔应该是很久远的事情了,时间一久很多事都会随记忆消退,丛林的催促还是有些道理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算是一篇标准的户外活动的作业,因为啥内容都会有,有的浅述辄止,因为更深入的咱自己也不懂;有的信马由缰,把无关紧要的碎碎念展开聊很久;有的则实事求是,将自身经历结合想法与读者(特别是几位追更者)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或者益于我个人进步)。而看作业就像爬山,不要对内容有太高的期望,怀着遇到最坏情况的心态去准备,结果可能会稍好于预期,至于惊喜,有待慧眼自行寻找。


鄱阳湖草地视频镇楼

中秋庐山行有些偶然,老早就报名了西光头的活动,但忌于丛林新进的“神圣身份”和近期国内各地疫情形势不明朗,活动没能成行,而上次老鸦尖见识过绝对实力的风禾小姐姐恰巧发布了庐山的活动帖,虽担心中秋可能存在的加班,最后也成功搭上了活动末班车。


鉴于不久前老鸦尖的惨痛教训,活动发布的伊始就默默关注着小群里的一举一动,大佬们的交流总能有些许收获,尽管还间或夹杂着零星次新驴听不太懂的业内黑话。周五加班到家已是晚上九点,收了刚到的迪卡侬登山鞋,胡乱买了点小云云爬山最喜欢的面包和云南蜜桔,路餐就这样简简单单了。先把老鸦尖疏忽的重点装备进行了盘点:充满电的高亮头灯、半指手套、应急小可乐、过滤器垫圈及滤水袋,以及上次拉垮后有适度锻炼的体能,甚至得知要攀石头后还在大悦城后面的工地上试翻了两扇铁门来加练一下攀爬技术…


整好包已是晚上12点,丛林建议是尽量轻装出行,也许是老鸦尖缺水后遗症,近27斤的包在带了净水器的情况下装了4L(功能饮料+水)和1瓶小可乐,权当顺带重装拉练了。节假日的地铁要到6:30才开跑,住在乡下纯地铁赶7:30的高铁显然不现实,权衡(最省钱方案)之下,决定采取小巍建议的  踩单车+赶最早地铁  的方式出行。而事实证明,尽管5:30出门留够了交通时间,共享单车的渣渣配速也还在预期中,狂踩40多分钟后也算如期上了首趟2号线,但十多分钟一趟的4号线真的绝望。于是为了不拖累队伍行程,果断退票打道回府过中秋,连地铁站也不用出,想到自己把钱省在了刀把上竟有些得意。准备转身下地铁的时候,出站的闸机口离我只有5公分,2分30秒后,我接到了一个电话,10分钟后另一个人跟我一起出现在了襄阳牛肉面馆(友情排雷,这家热干面不好吃,慎入),而1小时30分后我们将乘坐另一趟动车前往庐山,因为领队也没赶上车,哈哈哈。

到达进入爬山起点的公路旁边已是中午12点,庆幸一路畅通的同时,因忘了及时提醒司机大叔靠边停车,导致下车后往回走暴晒了几百米,倒也无妨。以为这个点能在山下随便找户人家吃顿较之路餐稍好的午餐再上山,未遂,又想到这样的烈日相比老鸦尖几乎同一时间上山的情形也不遑多让,草草吃完午餐就进山了。活动行程一共7人,有蛙鸣所在的另外5人准点坐上了高铁,已按约定提前我们约摸1个半小时进山,计划我们在后面追赶,然后在某处汇合。


进山小插曲,今年因炎热少雨,进山管理得非常严,我们正好撞上枪口。领队小姐姐一出口就知道斗争经验十分丰富,跟登记处工作人员battle良久未果,按要求登记后,只得另觅他径。此时联系了蛙鸣,获得了他们绕过登记处的情报,路网也显示线路可行,便开始参照路网往前边走边探路,并伺机往原轨迹上横切,除了刺多、茅叶(极易划开口子)多,带上手套后走起来也算顺畅。按丛林教导,起步阶段速度放得稍慢,偶尔联系下走在前面的队友,因极少收到回复,也没太在意。


行在山间走的很随性,竹林中斜射入几缕并不热烈的阳光,微风轻拂,没有知了的鸣吟,只有若隐若现的细声流水,碎石垒就的破落石屋,有种电影的风景画质感,别致而清新,脚像陷进了陶醉的沼泽,久久不肯挪动。“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置身其中,彷佛自有心中少年气,面若桃李春风的诗意。一路有多处溪流,领队似乎只瞧得上那汪最大的水池,泉水清冽,之前尝到武功山泉水的甜头便毫不犹豫掏出净水器猛灌了三大瓶,就着山风,饮得畅快,“山泉好风日,城市厌嚣尘”,生活就是这样惬意而美好。

跨过山泉,切回原轨迹后,发现沿途很长一段路蜘蛛网都保持完好,推测前队似乎并未回到轨迹,便开始频繁联系前队,直至上到一小片开阔的崖壁处,信号开始变好,环境也利于通过呼唤的方式传声,得知前队前行遇阻,打算原路返回下撤,且正在山腰悠闲地煮茶。。安全起见,我把轨迹结束并发给了他们,先队伍汇合,走后面更安全的原轨迹路线下山,这样又歇了一个小时,闲着也是闲着,拍了不少照片,领队无聊地用山谷来练声。山谷幽远空旷,五老峰近在眼前,领队嚎叫的洪钟之音在山谷里婉转回荡,像是占山为王的寇首,我就是那个被派出来巡山的。只是歇的时间着实有些长了,竟有些犯困,此时如铺一蛋巢或地垫该多好啊,“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神仙日子。

队伍会合后展现了领队威武霸气的一面!有条不紊地制定下山计划,一会开路,一会收队,高低落差间来回穿插,似闲庭信步,体能是个无底洞。

不得不说,户外队友一定要沟通顺畅,且掌握一定的户外技能,前一晚也要充分休息,不然即使是休闲路线也很难顶。

6:30太阳落山,6点才勉强到达幡杆峰脚下,来都来了,幡杆峰自然还是要爬一爬的,于是前队5人先行下山,我和领队卸包后仅带了一件防风衣开爬幡杆峰。一水的石头路,爬起来很有意思,加之活动前细看了丛林的作业,有心里预期,感觉爬石头的技术提高了不少,很快就来到离峰顶不远处。

已经过了晚上6:35,从站立角度看幡杆峰还是有些险峻,考虑到这段石头路抹黑走确实存在风险,且未戴头灯,替下山的队友拍了几张与幡杆峰的“并肩照”就开始下石头了,嗯,下石头的技术也有不小提高,很是欣喜。7点回到卸包处,稍微休整补给后开始下山之路,6km的下山路,一路急行+小步快跑,闲扯谈笑间便追上了提早出发的前队,整段下山约1个小时,8点十几分在上山登记处打卡留念。此时听着克马哀怨地吐槽着自己的渣渣体能,畅想下次一定要爬上幡杆峰,嗯,下次一定!


虽没想休闲线走到晚上,但挂空的这轮明月很是可人!

第二天的计划是爬汉阳峰,登顶后分为两队,一队沿原轨迹下山,然后我们仨一队酌情走红石崖。


开爬前终于有了一张集体合影,被叫来帮忙拍照的大哥很有兴致,一边指导站位,一边调整拍摄背景,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拍的土。

今天的开局是以一段熟悉的钻林子开始的,刺林十分绵密,依然是熟悉的领队肉坦开路,几百米的距离钻了个把小时,除了领队很轻松,其他人都走的很艰难,克马好像还在此战损了一条82年的裤子。爬完此段,克马对我前一晚跟他吹捧领队的事情已不再将信将疑,彻底变成死忠小迷弟。

队员的体能参差不齐,为了队伍不至于拉得太长,整体速度比昨天两人队伍慢一些。一路上风景甚少,但偶遇了一帮十分友善的村民,闲聊中得知因今年干旱,村子里缺水,全村人协作架水管从上山引泉水救急,男女老幼皆上阵,十分热闹。

假装有开路神斧

来都来了,庐山瀑布源头还是要看一下的。

一小段平缓的景区步道后,是连续的长距离爬升,好在轨迹还比较清晰,虽仍是走走停停,倒也不累。一路沿着溪谷直至银河涧,才决定停下来长歇,泡脚的泡脚,煮茶的煮茶,午休的午休,只有一人,遇到溪流就掏滤水器,生怕水不够。(事实证明真的不够,好后悔在这里只给自己灌了1L。。)

跨过银河涧便直切到了“高速公路”,道路开始变得宽阔好走,几乎没啥险路与岔路,领队再也按捺不住,直接原地起飞,由于前面体力消耗不大,我也开始加速跟上,但仍须领队偶尔慢下来等我跟紧,倒是跟后队越拉越远,中间假借等后队的由头,偷偷休息了几次,而我们的目标是红石崖,所以稍些便继续快步赶路。3:30的时候到了去红石崖的岔路口,领队的决定是放弃汉阳峰,直扑红石崖,我:来都来了。于是卸包开始越野跑,上汉阳峰,看到汉阳峰“庐山第一主峰”那块小气的石碑的时候我们就后悔了,更别说峰顶竟毫无风景,怎么办呢,来都来了,拍照吧,后面也挺后悔拍照都拍了10分钟,宝贵的10分钟。

常常只能拍到领队小姐姐的背影

从分岔口到汉阳峰来回大约1km,跑回来的时候已是下午4:00,此时后队已差不多刚好达到分岔口,话不多说,简单告别后,两人奔向红石崖。因前一晚已跟克马打过预防针,若前面体力没能跟上便不会带他一起去红石崖,此时克马只能哀怨地目送我们远去,自己和大步队按原轨迹下山。也庆幸没跟我们一起,不然这继老鸦尖后我再次突破极限的经历,还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


时间已经不早,且后面绝大多数都是下降,速度还是拉得比较快的,无奈路网极少,轨迹也一直在飘,寻路开路十分耗费时间和体能,在河谷中和河谷两岸反复寻路了几百米后,我的体能下降明显,但好消息是我们切回了轨迹,长舒一口气,稍作补给后,将目标定为尽量7点度过危险的绝壁路段抵达红石崖。寻路也从最开始的“这个能拱吗”、“这里能走吗”、“前面有路吗”,到“我从这里钻过去”、“我直接从旁边横切”、“我紧跟在后面”…紧接着一段较长的平缓路越走越发慌,我深知分岔点的海拔有1400+,而红石崖海拔不到700,分岔点到红石崖不足7km,此时走的平缓路越多,代表待会要走的陡坡必定更多,且事先是知道会途径几处绝壁的,天已渐黑,感觉危险正在逐渐加重。

该来的还是会来,两步路显示等高线开始变密,果然到了几处断崖,每走一步都要做好的心理建设,而每一次领队都给与了极强的耐心与鼓励,言语中察觉不到一丝消极的气息,心中有种少平看到“不要见怪,不要见外”时,内心升腾起的那种说不出的慰藉,明明昨天和今天上午我都还在不停给领队叨叨love&peace…积极心态的感染力真好,恰逢丛林在群里问“杰哥心态炸没”,经历过老鸦尖,心态确实从容不少。可是还没到红石崖,想到从红石崖下到海拔300m的村落只有2km的行程,已然有些胆怯,但管不了那么许多了,只要稳住心态,不受伤,多晚下山都是上上签。由于干旱,泥土沙化严重,加之枯叶堆积得很深厚,登山杖毫无用处,一路上的滑落、踏空、断崖多得已经麻木,疲于赘述,狼狈之态已趋于极点,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状态,小姐姐领队的状态丝毫没受影响,手持手机单手轻松下绝壁早已属于我的认知盲区,强得我搜肠刮肚也找不到词汇来形容,只有感受到的无比幸运,原来满级号进新手村带人练级是这种感觉,虚竹被逍遥子传授80年的内功大抵也不过如此了!


8点的时候终于摸到了红石崖,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这个地方路网和轨迹并不重合,这意味着可能需要探路,大晚上的旁边又都是断崖,已经不奢望几点能出山了,能出就好。背包罩已经在过崖时被枯枝挂下了悬崖,红石崖前方不远处的断崖上,我们就着最后仅剩的几颗小番茄观赏十六的圆月,喝掉了小姐姐背了一天的一瓶椰汁,后面又干完了也是小姐姐背了一天的怡宝,心里想着要不是我,小姐姐一个人早下山了,现在都不敢离开超过10米,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天上没有“清梦压星河”,只有“三分月色”,这三分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

红石崖绝壁,下断崖最后的心理建设


越往后越能明显感觉体能下降严重,歇息的频率急剧提高,最后的时候腿已然发软,有好几次都是直接坐在坡上往下滑,每在逼近绝望的时候,前面总有个声音告诉你:回到轨迹了,思绪才又重新拉回现实。真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几经反复,意志都快消磨没了,但看见领队仍活力十足,从容不迫,遂又打起精神,重拾信心。究竟是怎样的神仙小姐姐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或有夸大的成分,终究还是我太菜了。


接近10点,跨过最后一条小溪后,一片茶园显现在眼前,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轨迹也显示前方不远处就是进山登记处,只是,要翻过一座土坡。此时,我矫情地说了句不想再爬升了,茶园应该能有平路出去,于是决定不走轨迹,按路网多走两三百米下山,充分发扬群里“加量不加价”的优良传统。可就是这两三百米,我们艰难地走了一个多小时,也是这两三百米,险些让我们挂在断崖上过夜,这应该是我全程最坑小姐姐的一段,难忘(此刻文字配乐阿炳的《二泉映月》)。


后面在复盘这段路的时候,觉得在当时情境下头脑已经有些糊了,明显这段是个别人为避开进山登记处而绕行的路,必然会付出更大的艰辛,且抹黑探路已是十分不明智,还是在已经看到曙光的情形下,气口早就泄了一大半。走到这段中间的时候已是进退两难,只有无尽的懊悔,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没出山,就一定要保持清醒与专注。

 

11点爬上盘山公路的时候已是万籁俱寂,也许是爬山时默默承受了太多,领队小姐姐直接脱了鞋瘫躺在了路中央,拿出手机报平安的时候发现克马在群里说遇到了野猪,而后在下山的时候司机师傅说压死了条在马路上爬行的大蛇,不寒而栗,幸运之神有眷顾我们。

 

半夜很难找到车,好在群里有之前包车司机的电话,几番讨价还价后无奈只能跟司机一起回到他家所在地附近住宿。夜宵吃到快凌晨3点的时候,一致决定明天睡到自然醒,然后摆烂逛景区。这个季节凌晨的小县城还没有什么凉意,只有旁边桌上的美团小哥互诉着城市的烟火气,已经困到不行,也就没为第三天做什么线路计划。

 

醒来的时候已是中午,昨天就已知道住处正好在远离景区的一侧,已做好胡乱逛逛早点回武汉的打算,却在看地图导航的时候意外发现离落星墩离住处竟不足2km,或许是命运总在你遭受完困苦后赏赐一点甜头,感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鄱阳湖大草原作为活动的收尾也算神来之笔,回忆满满。

酒店里收获的来自山野的馈赠

下面是一些观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与读者分享与探讨,也权当今年自“清洁山野”活动以来大半年的一个小结:


个人觉得爬山最重要的是心态,遇到困难首先要心态稳定,冷静判断,量力采取最有利的方案去做,而心态的良好建立在根据地形、路线、气候、天气、水源等有充分了解,并按最坏或较坏的情况去准备装备、食物、保暖衣物等等,体能只是基本要求,技能(如攀爬、下陡坡、踩松软沙土、湿滑的落叶林、下岩壁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沟通方式,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决策的果断执行等等实际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而这次经历包括上次老鸦尖也让我知道,户外能力并不在于你走了多少户外强线和体力有多棒,而是你有没有每次都吸取到经验,是否经历过多种地形、路况,是否有事先查好天气以及当地气候,是否有稳定的过溪实力,受否有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断的执行力,是否有熟练且正确使用辅助装备的技能,是否能在遇到自己能力之外的情况时及时认怂,是否能在自己体力就要耗尽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专注力…(或正确叫救援的能力…)这些都很重要,甚至更甚于体能。


再者,会看轨迹、路网、等高线,携带手台,根据情况合理使用头灯电量,以及不管什么情况,出门前带头灯并保持满电也是很好的爬山习惯,要是能再备一块头灯电池是极好的,爬山的细节非常的多,需要在长期的活动中养成好习惯。比如,爬山前充分休息好,是对这次爬山活动和队友的尊重,再比如,有余力的情况下主动承担一些团队工作。而一个好的同行者,就好像是在一路撒种,一路开花,使你踏荆棘不觉着痛苦,落泪却不含悲凉。


月光如水,柔美的中秋佳节,愿疫情早日退散,让可爱的户外人早日回归自由的山野!


                               阿杰于2022.09.15凌晨

112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人已赞赏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桃_白白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桃_白白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