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深圳> 梧桐山“时迁”

梧桐山“时迁”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梧桐山“时迁”

2023-12-08 09:55:05 10611




“大雪”节气,深圳的气温没有太大变化,早上温度比前两天略微下降,但也有十五六度。坐在漫长的公交车上,薄薄的速干长裤,还是没能让双腿保暖,所以我用防风衣包裹着双腿,以防感冒。而上山的好长一段时间,直到山顶,我才脱去防风服,没法跟几个短裤短袖的小哥相比。岁月不饶人,出走多年,不可能再是少年。

看到白杨的帖子,“梧桐山盘龙线十签”,我很自然想到了“时迁”。时迁,是《水浒传》第一百零七条好汉,地贼星,人称“鼓上蚤”。能飞檐走壁、攀高上梁,就像一只跳蚤,在光滑的鼓面上,也能行跳自如。不过很多人诟病作者给到时迁倒数第二几乎垫底的排名,他给梁山做出的贡献,比排在他前面的很多人都大。

这里,我们暂不讨论小说。我要说的是白杨给出的梧桐山“十签”--
一签百米崖;二签大梧桐;三签老虎涧;四签正坑右支;五签正坑左支;六签五亩地;七签废弃公路;八签猿粪路;九签大燕子崖;十签小燕子崖。

而要完成这十签,我们一行人,都得多少有点时迁的基本功,即便不能飞檐走壁,至少得身手敏捷。队长白杨给出的节奏要求是:野路要准、狠、快;平路要越野跑;爬坡要快;下坡要速降。天呐,这哪里是我等小白眼里的爬山,这简直就是突击队嘛。果然群里一片“瑟瑟发抖”,个个冒充小白,到了山上都成了带头大哥。

我以为自己预计了富余的时间,却没想到还是几乎掐表到达集合点。深外高中站C出口也非常奇葩,走楼梯至少爬了六层楼的高度,也耽搁了时间。赶紧做拉伸,没几分钟就集合出发。出发就是土路,紧接着就是溯溪,而且时间不短。好在是冬季,很少下雨,溪谷很是干燥,涓涓细流只在石头缝里流过。最明显的水流,就是有落差流下的平坦溪底,能大抵感受到一点溪流的味道。

不过,通往第一个签到点十米崖的溪谷,相对还是好走。干燥的石头,不至于脚下打滑。总有突出的石块,可供踩脚。泥坡上,也大抵有可以抓手的树木,或者是灌木杂草。也都可以费点力气上去。名不虚传,这一溪,最难攀爬的还就是十米崖那一段。刀刻般的河床,像竖着放置的长条纹木柴,纹理清晰。仅靠一点岩石的凸起做抓手,攀爬在上面,就像一只只蝉附着在直立的树枝上。

“下来,下来!”白杨吹着口哨喊着散布在丛林密树中的人。因为根本没有路,按他规划的轨迹,“路就在脚下”,需要自己去走出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陡直的山坡密林里艰难穿行,常常是攀爬了好一阵,看看轨迹又走错了,需要折返。返回来后,还是接着攀爬。脚下密布的藤蔓、松软的落叶,手边枯死的树枝、松动的枯藤,都给每一步的行走带来艰难。一不小心,还抓到带刺的灌木,手上是伤痕累累,甚至被削去了一小块肉。

听到白杨命令式的口气,不熟悉的人,以为他脾气不好、素质不高。其实恰恰说明他负责任、热心肠。因为他不想你脱离轨迹迷路,又不想你错过关键的景点。就好像正在攀爬的十米崖,如果不听从他的命令下去,再顺着轨迹上,就错过了这样的惊险刺激一环--白杨的活动,虐是特点,刺激是高光。莽莽森林中,他只能“命令式”的口气。如果他换一种商量式口气“你们要下来,不然要错过刺激的景点哟”,语句太长,广阔的树林里没法清晰传达。就算别人听到了,心想“错过就错过吧,我都爬上来了,累死了”。一句简单粗暴的“下来”,言简意赅,还带着悬崖勒马式的提醒:你不下来,前面一定有危险。

十米崖,我就是放弃了这份刺激,并没有直接在、劈开的木柴纹理一样的岩石上攀爬,我在半米的距离旁边抓住灌木一点点挪上去的。

十米崖上去,一段开路的山林后,接秀桐道,而此刻已经是超过八百米海拔。这一段长长的溯溪、攀岩,是我经历的最漫长而又笔直上坡难度最大的溯溪。可是,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等着。

九点多的阳光,恍如夏日一样直射,照在大梧桐山顶,银光尽染,一扫冬寒。卖水的商贩都还没上来,自动售卖机像丰碑一样矗立,接受补水者的膜拜。一览众山小,急行军一样赶路,我也没心思登高舒怀,照相完了后赶紧找地放水。完事了,我已经是尾队,急急如漏网之鱼,追赶过去。台阶旁边,紧可容身的灌木丛小道,是直下老虎涧,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新冠伊始那年的春夏雨季,我报名走过一次老虎涧。当时尽头接台阶路,并不是这里。

突然觉得,梧桐山登顶的路很多,而盘绕其中的小路更是多如牛毛。梧桐山像筛子,有无数个漏口,人们像地老鼠一样从各个漏口冒出来。曾经良带我走了一天的梧桐小路,生生把梧桐山走出三水线的感觉。如果良带我走的梧桐小路是《三潭印月》,舒缓承传,天外悦音。那今天走的梧桐小路就是《野狼DISCO》,无章狂野,热烈张狂。前者是腼腆邻家女,后者是倚门卖俏妇。前者是小娘子水袖缦扬,后者是舞女热裤大劈叉。

下老虎涧的路,几乎都是七八十度陡坡,还是狭小土路,全靠两手抓着旁边的树枝往下冲。前方扬起的灰尘,后面顾不上只能穿尘而过。曾经以为老虎涧鸟巢只能上去无法下来,却没想到还是战战兢兢下来了,什么树根,什么崖壁,什么滑与不滑,排除一切恐惧,专心脚下。

老虎涧下去切正坑水库右支,同样是没有现成的路,同样是走错了由回头。就是这样的地方,竟然出现了一顶帐篷。联想到后面他们讨论的野兽铁夹,我估计就是他们干的非法行为。当然,我们这一整天,大部分走的都是兽道,若有人放捕兽夹,确实容易中招。想起来都寒毛竖起啊。

切过去,下右支的路,半山腰宽不容足的路,还是陡坡之中,可供抓的灌木又不多,我实在是走不快,几次滑倒。已经十二过了,我饿得不行,可大家都不停下歇息,我也不敢停,不然迷路就更麻烦。后面人还在催我跑,我怎么跑嘛。管不了了,我只能把他们的脚步挡在后面,不然就把我落下。

这途中的一面山坡,风景确实非常美,开阔的视野,一览山谷无尽的绿色,远处海平面安静得像在等待一场约会。而我身处的山坡,满坡齐膝高的灰白枯草,很诚实地诠释着秋冬还有的样子。
满坡枯草不成芳,往昔青碧遂成伤。
欲住脚,感流光。拾魂聚神蛤蟆响。

下右支的路走错了好一段,上去再下来。路况同样是不忍直视,陡直的土坡,没法着力的草丛,旁边的悬崖,一脚踩过去滚落的石头。一路上写满了危险,但我也习惯了这样的小心翼翼。只是无数次的“屁降”,让我担心薄薄的一层速干裤子,会不会就这么被撕裂啊!落石,从早上一开始上山就出现的,每次听到有人大叫石头时,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一身冷汗。原来衣服不是热出的汗,是吓出的冷汗湿透的啊!

以为再跟不上前队,终于在蛤蟆石追上了在休息吃午餐的他们。我几乎饿晕过去,而且路上还把一瓶水给弄丢了。十分不愿意喝山泉水,我也只能灌了两瓶带上,狼吞虎咽吃了起来。听说到蝴蝶谷才有下撤,我也不敢吃太多,留着点。没吃几口,落石阵阵,心惊肉跳。

见前面几个人一声不吭就走,我怕又被拉下,赶紧跟上去。溯溪下山,石头,石头,无尽的石头上跳来跳去。害怕冲击到膝盖,我往往是手掌撑石头坐着下去。而被划得千苍百孔的手,每次磨在石头上,就感觉到痛。后面五六个人又过去了,我有些心慌。好在队长追了过来,我知道要跟上队长那是不可能,我怀疑他是蜻蜓转世,双脚点石而飞。

只是试着问白杨,下一个下撤点在哪里。白杨一句话像撕开了黑暗的布袋口:“顺着溪水下到底,就是大马路,出去就是沙头角。”

这幸福来得太快了,我马上表示要下撤。没想到有六个人一起下撤,其中的查理斯我很熟悉,几次像今天这样相遇在户外队伍,又都能同行一段路聊聊天。白杨的活动虽然都很虐,见他们彼此的称呼和聊天内容,显然很多都是白杨的拥趸铁粉,我这偶尔客串的人,还社恐,就显得有点局外。不过没关系,户外活动就像“one night stand”,完了谁也不认识谁。

每一次户外,都有新的体验,有新的感想,有不一样了后怕。怕过了,再重来。

27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何子衣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何子衣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