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福鼎> 穿越千年古道(第6集)--从霞浦至福鼎,穿越20KM

穿越千年古道(第6集)--从霞浦至福鼎,穿越20KM

已行进路程: 福州-->连江-->宁德-->福安-->霞浦-->福鼎------
本次徒步路径是:从霞浦杨家溪出发--》经枫树林--》通津古桥--》钱大王岭--》前楼村--》田楼--》八斗--》龙亭村--》福鼎界牌村--》杜家村。
日期: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天气晴朗
起终点:霞浦杨家溪--》福鼎杜家村
路程:20KM历经站点:10站
交通工具:徒步
历时:8小时40分
最高海拔:333米
探路指数:70%
难度系数:★★★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由于越向北,则从家出发的距离越远,所以不得不前一天晚上乘动车到达出发地。2020年12月26日晚上乘动车到达霞浦,然后打的来到杨家溪住一宿,然后第二天从杨家溪出发。霞浦滴滴司机非常的友善,不但帮我安全载到目的地,而且还主动帮我用当地的方言联系住宿,联系好了他才放心回城,在此感谢好司机。晚11点多到达杨家溪,晚上住宿农家,房主是一位八十多岁的啊婆,阿婆非常热情还询问我有没有吃晚饭?真是一种感动。走了这么多古道,真的很多发自内心的淳朴和善良,更多的来自于农村农民,越接近大自然的地方,这种纯朴、善良和热情越容易被发现。第二天一大早,啊婆就帮我准备好了地瓜稀饭+加蛋+油条等,吃饱喝足打理好行装,准备上路了。

1.杨家溪出发
杨家溪一带,在古代称之为饭溪驿,是一个闽浙来往的重要驿站,从史料记载中便知福温古道开辟于秦汉时期,而驿道的修建始于唐代。位于福建省霞浦县牙城镇境内杨家溪至钱大王段的福温古道,就是在这个时期改建为官道,即驿道。而王头陀岭、钱大王岭和上六都岭三条岭在驿道必经之地钱大王村前交集 形成了易守难攻的驿道要冲。
1158年(南宋绍兴二十八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赴宁德任主簿,从家乡会稽(今绍兴)途经永嘉、瑞安、平阳,越过闽浙分水关,经杨家溪古道,夜宿饭溪驿,次日南行到宁德。这是诗人政治生涯的开始。
杨家溪前面有条河流,由于海拨较高(当前海拔24m),这条河流并非淡水,而且海水倒贯进来的溪流,在此处海水与溪水相汇。
到了杨家溪,800多年前的古榕是必看景点,也是中外游客摄影取景的福地。在这分布着一些年代久远的榕树,高柯成排,古朴怪异,被称为全球纬度最高的一片古榕。其中岁数最大的那棵已有800多年历史,而且与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有关。据当地传说,晚年的朱熹曾到过杨家溪村,这位智慧的老人对周边环境审视一番之后,出于臻善其“风水”的想法,建议村里栽种榕树。第二年,这棵小叶红皮榕就落户溪边。如今,它高29米,冠幅占地3亩多,堪称榕树之王,且因历经沧桑,树干中空,出现可相贯通的7个洞,成了当地一大奇观,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
本人一大早起来,再加上天公作美天晴,则有幸拍到了经典的摄影画面《牧牛图》,这种光线能抓拍到的时间也就那短短的100秒,错过了则要等第二天,所以运气还是非常不错的。


2.枫树林
从杨家溪出发,行走大约1公里左右,就到了枫树林,恰是冬季,一大片枫树林非常漂亮。




3.通津古桥
从枫树林再向前行进一小段,便看到古官道重要的通津古桥。


通津桥是座古桥,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明天顺四年(1460年)、清雍正十年(1733年)先后重修过。其东西两边各建一座塔,高3米半,内设神龛,供奉泗州佛(唐代西域碎叶人,法号僧伽,一生传经弘法,为民治病。李白写有《僧伽歌》一诗,反映其生平。民众对他的信仰主要流行于福建等南方各地),佛像基座上分别镌刻建造的年份。老陈说,通津桥已不存在,只剩下岸边的《通津桥碑记》以及对岸的一个残墩。在通津桥被冲毁100多年之后,即清同治九年(1870年),当地的乡绅在通津桥原址附近修建了一座石板大桥,并冠以“杨家溪”之名,时任福宁知府周懋奇还亲自撰写碑文予以表彰。



4.钱大王岭古道
945年(后晋开运二年),吴越王钱弘佐,趁闽国内乱,与南唐一起,分水陆二路发兵攻闽,其中陆路由永嘉(今温州)入境,经杨家溪古道南下,占领福州,消灭其国。这支**拓建的山路称“钱大王岭”,至今仍在。




南宋状元王十朋在赴任泉州与返回乐清均经这条古道,途经王头陀岭时,赋诗二首,《宿饭溪驿》:门拥千峰翠,溪无一点尘。松风清入耳,山月自随人。《 自泉返至王头陀岭》: 凌晨饱饭渡秦溪, 要上青云九级梯。不使瓯闽隔人世,头陀力与五丁齐。由于状元王十朋留下诗句,因此,王头陀岭又被称为“状元路”。




继续前行,则看到一个清代嘉庆年间所写的摩崖石刻“通浙桥”。


登山半山,则看到一个新修建好的“钱王寨”。



5.前楼村(念正锵将军故居)
沿着钱大王岭古道一直往上爬(海拨152m),爬到山腰则看到一个村落---前楼村。抗日将领念正锵就出生在这里,为了纪念他这里修建了纪念堂作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6.田楼村落
沿着通京古道继续爬山,见到两户人家,属于前楼村的一个自然村落--田楼(海拨263m),以种稻子和载种白茶为生。虽显偏僻,但水泥路已修到家门口,向外联系也方便了许多。由于有的古道已被水泥路覆盖,已找不着古道了,所以不得不向村民问通往下一站的古道。



随着海拨的升高,群山尽收眼底。虽然海拔不高,但似乎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7.八斗
行进到八斗,当前海拔333m,徒步到今天海拔最高地。


古道已基本荒废,但古石桥依然孤独地坚守岗位。


8.龙亭村
到达龙亭村


新旧道路交相辉映,正如现代的文明与古代的文明总可以找到诸多交汇点。

古祠堂,从前面的八卦图来看,当地居民信奉的主要是道教。

9.界牌村
从龙亭村再一路前行,古道已很难匿迹了,主要是沿着村镇水泥路行进,下一站就到了福鼎界的界牌村。虽是进入福鼎界,只是行政区域的管辖不一样,但两县隔壁村民的口音和风俗基本一致。




10. 终点(杜家村)
走了一段古道又接水泥路到达杜家村,下一站则是蒋阳。由于天色已晚,准备本次行程到此结束,乘车打道回府。


大漠书于福州
2021年1月10日
给文哥探古道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