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元旦黄石大浪线第一次试走
相关活动:大冶群山重装连穿
武汉周边没有合适的长线拉练线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以往走长线还可以去武功山或是船底顶拉练一下,疫情之后跨省有些尴尬。近两年走了不少黄石一日线路,觉得可以串成个小长线试试。找了几个轨迹拼接了一下,串连了大箕山、龙角山、太婆尖、荷叶脑、南岩峰、七峰山、白浪山七个主要山峰,累计路程接近60公里,爬升4000+。因为线路强度较大,有很多攀爬点,且一半路线没走过,最终拒绝了不熟识的报名者,只喊了东江老哥一起。
轨迹发给东江老哥的时候,他看了一下分析图说“如此浪”。这个线路虽然最高的南岩峰海拔也只有八百多米,但因为都是相对独立的山峰,海拔曲线如惊涛骇浪。于是干脆起始山峰各取一个字,就叫“大浪线”吧。
海拔走势图

线路图

原计划是3天行程,D1扎太婆尖看日出,D2扎南岩峰下的青山水库。临出发了老哥突然说3号没时间,2天刷完收工...1号早上8点20来到五里界村委会,简单整理了一下背包物资,8点半出发,开启今天的残暴之旅。
五里界村委会

四峰古刹牌坊

六字真言石碑

水泥路直行

四峰寺,看起来有些凋零

寺庙旁台阶正式进山

四峰古刹的“四峰”,说的莫非是眼前这四个尖尖

山不高,石头倒是不小

临近山顶的地方,有两块凸出的大石头适合摆拍,俯拍效果应该更佳,可惜今天要赶路,匆匆掠过。


登顶前的陡坡,有点庐山野线的感觉

爬累了,遇到大沙发赶紧坐一坐

上到山顶,居然出现一条石阶步道

石中树,倔强的生命

山脊线上有明显的步道,这个山头早个把月来看黄叶应该不错

石阶虽好,却伤膝盖...

路遇凉亭,小休片刻

路过一座漂亮的宅子,世外桃源的感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的就是这种生活吧...

沿步道继续走几百米到达公路尽头的停车场

路过马石头硅石矿

11点到达山下的马石头村,到这里大箕山算是结束了,6公里耗时2.5小时,比预期的慢一点

沿马路向西南方走几百米,拐入小路

进山小路在房子后面

山谷路段杂草丛生,不过路径还算清晰

大约1公里后进入九古奇村芦尚境景区步道

步道休闲游

六角亭,名字很亲切呀


望龙亭,下面还有个天池懒得去了

拐入土路

路过不知名村落(地图标注何福,也许就叫何福村吧)

李家龙烈士墓

蓝天生态园,这里的鸡应该是真走地鸡,上土坡跑的贼快

谢方村,这个篮球场扎营不错

路上很多这种栅栏,可是没见几头牛

1.5公里后到达港沟山村,这里是龙角山一条有趣溪谷的入口

不知道这边在搞什么工程,时有大车经过,却未见修路,两年前就是这番景象

机耕道拐弯处就是溪谷入口

这一段人迹罕至,所以路况比较原始,偶有攀爬点


大长坡没带绳子就不尝试了,旁边有小路可走

1公里后走出溪谷

豁然开朗

站在龙角上远眺群山,今天的路还很遥远

龙角山有多个攀爬点,新手和恐高者慎入


龙角回望,龙角山最高点和下方的龙角古刹,因为不想走回头路舍弃

十八拐

回望龙角,走的时候植被遮挡了视野,回过头来看还挺险的

进入龙脊路段暴露感较强,恐高慎入



仙人桥

攀爬点



下午3点10分走完危险路段,这也是谨慎选人的原因,务求在天黑前完成危险路段。攀爬线路比较消耗体力,速度差距会非常明显。
回望龙角

3点半到达水竹林林场,到此龙角山告一段落,路程15.5公里,用时7小时,后面平路较多,要提提速才行。

不知名寺庙

去往太婆尖的路是水泥路和机耕道,没什么风景可看。走了一会儿左大腿肌肉莫名其妙的开始抽动,运动过量?似乎为时尙早。缺盐?补充了运动饮料不见明显好转。可能是今天裤子穿的比较厚,加上龙脊路段暴晒体温较高,腿上汗湿了,下到公路后气温明显降低,腿部肌肉受凉造成的吧。小休拉伸了一下继续前进,四点半到达太婆尖,路程20公里,用时8小时。还剩8公里下山路,计划2小时搞定,可惜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太婆尖这个海拔848有明显蹭热点的嫌疑,跟猪峰的8848就差了一个数

太婆尖西侧的防火带,两年前来的时候还是康庄大道,如今已经完全荒废。灌木丛生,茅草比人高,不知道这山林防火工作是哪个机构来执行,又是哪个部门来监管。山下的高墙村19年底还搞过登山大会,修了很漂亮的步道,如今也荒废不少。
灌木丛生

茅草过顶

夜深不知归路

附近有个鸡心寨,这山洞莫不是土匪藏宝的好地方,幸好我灯够亮,万一掉进去再见天日不知要等几百年...

披荆斩棘,跌跌撞撞,终于下到轨迹与公路交汇处,却惊觉落差好几米,旁边的房顶与我们的脚底平齐。找不到下去的路,只好继续往下走寻找安全的切入点,终于在赵石楼切入公路到达安全区域。4.5公里,走了3个半小时,全程野猪模式,新手勿入,分分钟叫救援...
下到公路后继续前行,今天的营地是董家口水库,还有4公里。2公里后到达董口村,在小卖部补给了可乐和功能饮料,马路边有个水龙头打了几升水,就地煮食。
董家口景区

2022年第一顿晚餐,别人在吃大餐,我们蹲在路边啃干粮


吃饱喝足,继续沿着水泥路往水库方向走,明天的爬升比今天还多,所以今天要尽可能多走点为明天争取多一点时间。公路与轨迹分叉处恰好有一片空置房屋,也没见人,干脆就在空房子里扎营。第二天早起才知道这里叫龙山柑桔场,已经荒废几年了,只有一位老人在这看场。
龙山柑桔场

早上7点40出发,可能是昨天钻惯了林子,刚出门就往茅草深处走,差点走到沟里去了,正确的路径是这条大道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

8点半到达北山村,早知道环境这么好昨晚就来这边扎营了

登山步道入口

今天的路线只有荷叶脑没走过,看到这路况心里踏实了许多

今天两腿如灌铅,看到爬坡就腿软,见了亭子赶紧坐一坐

海拔500米后进入野樱花观赏区,虽然花期未至,看着这些粗大的野樱树干已经可以脑补一波

路边有个故意遮挡的山洞,看起来挺深的,不知道有没有宝贝

这个步道修的有点搞笑,离山顶还有几十米海拔呢就立个牌子恭喜你登顶了...轨迹显示的登顶线路完全看不出路径,东江老哥还想往上拱,几次被我拉回来...算了...昨天野猪路拱累了,今天求放过...下次再来盘你。沿着步道切入机耕道,转向南岩峰。
这边机耕道经常会遇到铁丝网

机耕道去往南岩峰

钻竹林抄个近道

11点一刻到达南岩峰路口,路程9公里,爬升765,用时3个半小时,比预期的多了半个小时。东江老哥一直催着要3点下山,后面的路线都走过,所以也懒得拍照了,埋头苦干赶早下山。
上南岩峰的路也挺陡的

石林

一个小时上到山顶,却发现后面还有很多起起伏伏

远眺对面的太婆尖,今天空气太糟糕了

远处最高点才是南岩峰主峰

山脊乱石区

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还有更高的在前面

这个枯枝还蛮艺术的

爬过这片皱皱巴巴的石头就到山顶了

山顶有好多人,匆匆掠过

下山的路线很清晰,也很陡,有一些贴着悬崖、山谷的路段比较险,好在是路有那么宽

1点半到达牌坊,到这里南岩峰告一段落,15公里爬升1350,用时6小时。后面还剩超刺激的七峰山和白浪山。东江老哥说要3点下山,他视力不好,晚上开车回程比较危险。可是不刷完全程终究带点遗憾,刚好海天也在黄石休闲游,于是联系海天帮忙开车。
牌坊

亭子

回望南岩峰

左拐小路上七峰山

刚开始比较友好

没过多久就露出了它狰狞的一面

这一段等高线比较坑,等高线显示很平缓,实际上是连续几个陡上陡下

下午3点到达七峰山顶,转向白浪山一侧下山

走过三条七峰山上山路线,南岩峰过来的那条,怕是最友好的...来感受下大陡坡

山道中途被公路挖断,形成小断崖,可以从左侧小路绕下来

不要以为到了公路就结束了,还有更陡的下坡等着你

回过头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来感受一下

下午4点结束七峰山的大陡坡,只剩最后一座白浪山了。走到这里已经22公里爬升1700米了,本以为体能即将枯竭,没想到有回蓝**的趋势。
白浪山

白浪山的大陡坡同样简单粗暴,深得我心

相比七峰山,白浪山的陡坡有更多细小的台阶,没那么滑,所以走起来要快一些

回望来时路

筋斗云,你是来接我的吗

快要登顶了是不是很激动?

其实还有一百米,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5点到达白浪山顶,回望今天走过的路,真是疯狂啊


白浪山顶本是摆拍的好去处,可惜今天霾太重,不必流连速度下山。

上山有多陡下山就有多陡

天色渐暗

天黑前到达台阶

6点下到公路,刚好天全黑,点亮头灯往外走

水泥路走到白沙洲大约三公里,走出不远后面来车,司机大哥很热情带我们到镇上。本想坐班车或打滴滴回起点取车,等了二十分钟也不见班车,滴滴也不接单,的士也踪影,无奈拼了个黑车过去。取车后直奔海天队所在的餐馆,那边的胖友们已经点好菜等我们去狂吃狂吃了,至此本次行程圆满结束。
【总结】
关于线路--本次线路除了太婆尖下山这段路迹不明显,其他均有较清晰的路径。这一段作为密林穿越的专项拉练路段也未尝不可,除此外太婆尖其实还要其他下山线路,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需求调整。危险路段主要集中在龙角山附近,轻装攀爬娱乐性较高,但是重装背包会对平衡性造成一定影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砍掉龙角山又觉得可惜,所以装备尽量轻量化、小型化,负重控制在20斤以内为佳。强度方面实走57公里,爬升4063米,下降4031米,已经足够吊打武功山武穿明全程。周边还有一些500+山头可以串连进来,距离提升到70+公里,爬升提升到5000+,下次有机会再尝试。
关于行程--本线路作为标准3日行程比较合理,2天行程对体能要求较高,当然体能极佳者也可以考虑1天速刷。中途多次经过村庄和公路,补给或下撤还算方便。
关于交通--网上得到的信息是早上大冶去往阳新的早班车是6:30,下午阳新回大冶的末班车是17:30。中途经过起点五里界村委会和终点白沙镇七峰山路口。所以公共交通出行要掐算好时间,误了班车就只能拼黑车了。
关于装备--因为有较多攀爬点,装备务求轻量化,小型化,不外挂。吃的比较简单,炉具仅带了一体炉头1个、气罐1个和750毫升钛杯1个,晚餐冲泡米饭+速溶豆浆,早餐泡面+豆浆+压缩饼干,两个路餐主要是麦片饼干+葡萄干+红薯干+小鸡腿。基础装备42L背包+单人帐篷+400克充绒睡袋+半身蛋槽垫大约7斤多点。水包含功能饮料每天2.3L。鞋子考虑到大量爬坡和部分硬化路面穿了越野跑鞋,防滑和舒适性俱佳,防护性不足,如果走太婆尖后面的野猪路还是建议轻量一点的中邦鞋。
关于队友--所谓无兄弟不登山,高强度高风险线路,要想达到较高的完成度和愉悦感,还是要相熟的队友才好。
最后,此线路不适合新手和恐高人士,参与者需对线路强度、风险和自身能力有清晰认识。其实七个山头都挺有意思,每个山头又有不同的线路可供选择,没把握的可以分段完成,不必强求。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丛林漫步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