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峨眉,畅游四川


出发,打车到广州白云机场,坐飞机去成都。第一次坐飞机,心情很激动,机场规模非常庞大。由于飞机延误一个多小时,12号晚上到达成都已经是凌晨将三点钟了,累得已经困成狗,打车到了酒店很快就睡着了。


13号,第二天起来,已经提前做好了此次行程的攻略,所以目标很明确。上午杜甫草堂,武候祠和锦里,下午晚一点宽窄巷子,玉林路的小酒馆,这些都是成都最有名的景点。
打卡杜甫草堂,杜甫草堂说通俗一点就是杜甫住过的茅草屋。 为避 “安史之乱”,杜甫辗转来到成都,经友人帮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

杜甫作品集。

工部祠。因为杜甫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人称杜工部。所以这座供奉他塑像和供人祭祀的享殿就叫工部祠。


草堂生活大事记。

万佛楼



杜甫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两百余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诗中"床床屋漏无干处",可以看出杜甫当年的窘境。但此时的诗人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无房可住的"寒士",甚至表达了这样的意愿,当寒士们有了房子的时候,"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陈列室展出了包括许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人士参观游览草堂的大量照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首感人至深的诗,杜甫草堂决不会受到后世朝圣般的关注。

唐代遗址陈列馆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复存在。五代前蜀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不过,后人对韦庄所找地址存在争议。
2001年底,在草堂内发掘出大面积的唐代生活遗址和一批唐代文物,它印证了杜甫当年对居住环境及生活情景的描写,澄清了对草堂位置的争论,增加杜甫草堂的历史厚重感。


汉昭烈庙

据《三国志》的记载,蜀汉先主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并建“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却始建于唐代,与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武侯祠”时,将昭烈庙、惠陵和武侯祠三者并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君臣合庙的景象。现在的武侯祠主体建筑是清朝康熙年间修建的,文物价值极大。

惠陵的石刻像,非常生动,雄浑厚重!!





第一次知道成都有个武候祠,是源于杜甫的诗歌《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果然找到了这首诗。

游完武侯祠,来逛锦里,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2005年锦里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2006年,锦里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锦里街道全长550米。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


锦里戏楼





夜游宽窄巷子。成都有句老话,“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便是所谓宽窄巷子是也,这里是平民生活和成都慢生活的代表。宽窄巷位于成都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宽巷子、窄巷子起源于康熙五十七年(公元 1718 年),清廷动员全川力量修成都城。并在成都城西建满城,以驻八旗兵丁,满城当时亦称为少城。大街(宽巷子)居住满族文武官员,小胡同(窄巷子)则住满族士兵,等级森严,汉人严禁入内,两巷平行相邻,是清朝遗留下来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街道。







来到玉林路,成都一个普通的街道,但是一首歌足以让它出名了。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喔…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 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 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找到了传说中的小酒馆,大家都在排队,成都这首歌唱响了全中国,带动大家来到小酒馆门口。

我也在小酒馆门口坐坐!!

14号,早上,来游览都江堰,到了南桥,是一座四川特色的古建筑!!




逛西街。



都江堰全景图,在都江堰的治水过程中,秦国蜀郡守李冰的意义和地位与大禹等同。
成都平原在李冰建都江堰以前,因水旱无常而灾荒连年。自从修建了都江堰,成都平原就成了自流灌溉、水旱从人的人间天堂。《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冰乃壅江作堋……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史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所以,都江堰在建堰之初,就惠及了川西平原。"天府之国"之美誉也是由此而得来。







都江堰治水三字经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都江堰水文化,其内涵深刻,是都江堰工程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则,是治理都江堰工程的准则,人们称之为“八字格言”。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经,更是人们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和行为准则。“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

邓小平同志还亲自为李冰父子俩题词:"造福万代。"

后人建造了缅怀和歌颂李冰父子的"二王庙"。李冰功绩超过大禹。大禹治水是把多余的洪水排入大海,而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但可以防洪,而且可以抗旱、运输,是一个综合水利工程,功效持久。李冰实现了做官为政的理想 : 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名扬千古!!



安澜索桥,走起来摇摇晃晃!!

天下爱情第一桥

安澜索桥又名珠浦桥,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区西北约2公里的岷江上。清嘉庆八年(1803) 重建。邑人何先德倡建索桥时,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建桥时其妻杨氏出力不少,民间又称其为“夫妻桥”。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伏龙观中以东汉李冰石像最为出名。李冰石像于 1974 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是一座直立全身的大型圆雕,身高 2.9 米,肩宽 0.9 米,肩至足高 1.9 米,用灰白色砂岩筑成,重约 4 吨。石像的底部有一个方榫(sun)头,残长 18 厘米。石像头上戴冠,面部肌肉丰满,微带笑容,神态自然。身穿长衣,腰间束带,两手袖在胸前,衣袖宽大下垂,双脚前部露出衣外。整个石像造型粗壮稳重,线条简洁有力,这是四川发现最早的一座大型圆雕人像,也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优秀作品。

打卡都江堰,世界有名的文化遗产,值得一来,学习古人的治水智慧。

青城山位于成都都江堰西南,距成都市68公里,青城山属世界文化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西蜀第一山。

青城山四季长青,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青城山四周群峰起伏环绕,环境幽雅静谧,树木苍翠油绿,空气清新宜人。素有“问道青城山”之说。

上清宫系青城山重要道观。相传蒋介石两次青城问道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前次由士兵抬滑杆上山,上清宫道长拒之门外。二次徒步沿阶而上,道长赠予八字“胜不离川,败不离湾。”直至蒋介石到台湾后方解其意。后赐“上清宫”予青城山。
“上清宫” 蒋介石所书
两边对联为民国元老于右任所书。内容为:“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当然,这是对当时“蒋委员长”的奉承!再外面对联为当时冯玉祥将军所题。

大画家张大千,徐悲鸿都在青城山住过,在此留有遗物,今建立了纪念馆。

青城山最高处就是老君阁,于92建,94年落成,95年开光。位于青城山的第一峰顶峰海拔一千六百多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山上偶遇可爱的松鼠。

朝阳洞,青城山第一缕阳光照射这里而得名,冯裕翔题写

青城山第二大道观“天师洞。”相传当年张道陵在此创立了天师道,被老子封为四大天师之一“张天师。”流创至今。

15号,打车从成都到峨眉山。开始初步游览峨眉山。峨眉山,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闻名,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报国寺,门匾三个字报国寺为康熙皇帝亲自书写。

伏虎寺,里面罗汉堂有500个形态各异的罗汉。


16号早上,早早起来乘坐大巴车上山到雷洞坪,走到接引殿来坐缆车上金顶。

缆车周围的风光。

起得早不如来得早,很幸运在山顶看到峨眉后山的云海,雪山,连绵起伏的山脉,甚为壮观!!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安徽的九华山、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的峨眉山,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所以峨眉山到处都是吉象(吉祥)。


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

华藏寺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金佛是峨眉山的标志。其最高峰海拔3077米。四方十面普贤金像矗立在金顶,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典雅庄重,登临此处,可观"金顶四奇"~~日出、云海、佛光、圣灯。
金顶金佛,集天地灵气、映日月光辉、俯世俗百态、圆众生心愿!

打卡金顶。



游玩金顶,山雾太大,下山。

大雾朦胧,树林茂盛!!

古树粗壮。

挑山工,赚点辛苦钱不容易啊。


洗象池。

峨眉云海,常年云雾缭绕的神奇地方。


遇仙寺。

仙峰寺。


峨眉的溪水,特别清凉!!

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嬉闹顽皮,憨态可掬,见人不惊,与人相亲,与人同乐,给游人带来无穷的欢乐。成为峨眉山的一道风景。




18号晚上,游览洪崖洞。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北临嘉陵江,南接解放碑沧白路,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通过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集餐饮、娱乐、休闲、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购物等为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立体式空中步行街”,成为最具层次与质感的城市景区商业中心。


洪崖洞拥有2300多年的历史。“洪崖洞民俗风貌区”项目是2005年重庆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之一,总面积4.6万平方米,是“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和“AAA级重点旅游项目工程”。


夜幕下的洪崖洞,华灯若天河群星,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如梦如幻,是重庆夜景画面中一颗璀璨明星。令人流连忘返,可谓“不览夜景,未到重庆”。




打卡洪崖洞,夜景太美了!!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亮亮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