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庐山> 庐山三日行

庐山三日行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庐山三日行

2025-08-04 22:13:53 3861
知音(小提琴)

相关轨迹:7.31阳明路好汉坡

江苏 七星楼主

有道是:巍峨匡庐,天下名山,避暑胜地,百去不厌。

此语不虚,诚不我欺也,盖因在下亲身经历已然证明之。

1

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天朗气清。

余与二猫于上午8:30左右到达九江站,整装待发,然后打的前往阳明古道登山入口。

9时左右,余二人到达目的地——云雾茶场防火岗亭。依规扫过防火码后,余二人开始上山。

阳明古道原称九十九盘。明太祖洪武26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为了从山下运送御碑上庐山,下诏修建此路。

后来,此路被蒋委员长改名为阳明路,并沿用至今。

阳明古道为就地取材修建的石头山路,古朴沧桑,依山傍水,两次跨越锦涧,蜿蜒于峡谷之中。

山路崎岖不平,怪石嶙峋,走在上面甚是硌脚。虽然大部分路段皆在树荫之下,但是,因为天气极为炎热,不多时就挥汗如雨。

相继路过一道水、二道水、甘露泉、天然石观景台、庐山高石刻和牌坊、收费处、圆佛殿、大天池,阳明古道徒步结束。

实地测算,阳明古道只有大约3公里左右。余二人一路走走停停,却耗时接近两个小时。

阳明古道结束后,余二人前往锦绣谷。

余以为,庐山诸胜,以自然景色而论,锦绣谷首屈一指。

锦绣谷不长,大约2公里,可谓移步即景,诸如:御碑亭、仙人洞、谈判台、好运石、断桥、天桥等,不胜枚举。

与阳明古道上门可罗雀不同,锦绣谷步道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来来往往,门庭若市。

二者相比,竟有天渊之别。

出锦绣谷,余二人决定前往观云亭,以遂多年之心愿。

余此前来庐山多次,听闻观云亭之名多次,也在牯岭街街心公园那里远观观云亭多次,却从未上得观云亭。

今日得此良机,岂可再次失之交臂?

按照手机导航,经过如琴湖、花径广场、大林路,几经周折,几番问路,终于寻得观云亭。

观云亭是小众景点,人迹罕至,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座凉亭建于危崖之上,一层四柱结构,中有石桌石椅。亭北有一块平坦的巨石,下临悬崖绝壁。

这里视角甚宽,实乃观景之绝佳场所:东北之虎背岭、西北之望江亭、西面之剪刀峡、西南之街心公园均可尽收眼底。

观云亭游览完毕,余二人原路返回至牯岭街,又先后游览了诺那塔院、小天池上的无住亭、庐山抗日纪念碑和望江亭。

诺那塔院原名法海寺,为无染和尚创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因坐落于小天池上,法海寺也称小天池寺。因院内的诺那塔内供奉着藏传释教密宗一派的爱国教徒诺那活佛呼图克图的诺那祖师舍利塔,该寺又称诺那塔院。

庄严肃穆的诺那塔是典型的白色吐蕃造型喇嘛塔,塔前左右各有四尊白色的小塔。在汉传释教几乎一枝独秀的内地寺院中,这种情形确实非常难得。

从望江亭上下来,按照计划,余二人从好汉坡下山。时光飞逝,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左右了。

好汉坡全程大约5公里,大致呈现南北走向。与阳明古道相比,好汉坡路比较成熟,也更宽更平,沿途尽在树荫之中,而且有些路段明显维修过。

每每觉得山穷水尽之时,却又总是发现峰回路转。时不我待,只顾赶路的我们已经无暇欣赏沿途的风景了。

一路北下,经过半山亭、好汉亭之后,余二人终于到达山下的好汉坡零起点处。

走完好汉坡,今日活动结束。天色已晚,这时是下午6点钟左右。

按理说,下好汉坡应该更加容易。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下好汉坡也耗时大约两个小时,而且走得汗如雨下、气喘吁吁。除了体能耗费巨大已成强弩之末之外,那大约3公里的连续下坡台阶也让膝盖吃尽了苦头。


今日庐山之行从庐山之西的阳明古道上山,经过锦绣谷、花径公园、观云亭、诺那塔院、庐山抗日纪念碑、望江亭,从庐山之北的好汉坡下山,累计里程大约17公里,累计拔高大约1200米,累计耗时大约9小时。

这是第一次从阳明古道上山、第一次从好汉坡下山、第一次到达观云亭。总地来说,还算轻松。

上午8:30左右从九江站出发,下午19:30左右回到九江站附近,早出晚归,不负光阴。

2

2025年8月1日,星期五,艳阳高照。

由于二猫体力不支,我独自前往庐山。今天的计划是:从庐山东门进山,游三叠泉,登五老峰,抵含鄱口,过太乙景区,最后从观音桥景区出山,结束行程。

事不宜迟。为了早去早回,余早晨5:30左右起床,5:40从下榻的宾馆出发,5:50到达63路起始公交站“长虹立交桥东”。大约6:00左右,开往庐山三叠泉景区的63路公交车首班车缓缓驶来。

上车刷卡后,车辆一路向南风驰电掣般驶去。6:45左右,到达末站“庐山三叠泉景区”,下车步行。经过一个水库、一段公路、一座桥后,到达庐山三叠泉检票处。

这时刚过七点,可是售票处的工作人员已经上班了:闸机处守着三四位女性验票员,旁边的座椅上坐着一位年纪较大、领导模样的男性工作人员。

他们见我健步如飞、大汗淋漓、来得如此之早,先是惊奇地上下打量着我,继而在心里暗暗喝彩

验票过后,我进入景区。

这时已经急行军似地步行了大约3公里了,上身所穿的速干衣已经被汗水浸湿得如同在水里捞出来一样。早晨为了赶时间,尚未早餐。又累又饿又渴的我决定在此歇息片刻,顺便解决早餐。

见我汗流浃背,那位领导模样的老者主动、热情、友好地指出了水龙头的位置,以便让我洗把脸。我洗把脸后对老者连声称谢,觉得他这样的高素质才配得上庐山这样的名山。

我一边路餐,一边与这里的工作人员聊天起来,十分钟的时间过得飞快。路餐完毕,作别这里的工作人员,我继续独自赶路。

从这里到三叠泉几乎都是台阶。沿途经过李白草堂、铁壁精舍、天门潭、铁壁峰、骆驼峰、鹰嘴峰,到达三叠泉大瀑布下方。

只见三段各自长约数十米、宽约数米的瀑布自上而下从崖顶倾泻而下,水花四溅,宛如天女散花。不少游客摆出各自造型,在此拍照留念,不亦乐乎。

离开三叠泉,继续前行。我一边上台阶,一边在心里计数。让我暗自心惊的是:从三叠泉瀑布到三叠泉验票处的台阶竟然有1300多级。

出了三叠泉景区,步行大约2公里到达五老峰景区登山口。歇息片刻、补充水分后,登顶五老峰。

从五老峰登山口到五老峰第五峰大约2.2公里,台阶大约1800多级。我一鼓作气,登上了第五峰上的凉亭。

在凉亭稍事休息后,再次启程。依次经过第四峰、第三峰、第二峰和第一峰后,到达五老峰登山门。

这里有个卫生间,水量充沛。在此洗把脸降降温,打开雨伞,继续赶路,前方目标是含鄱口。

在似火的骄阳下打着伞沿着植青路步行大约1公里之后,我发现路左一条山路依稀可见。我大喜过望,当机立断,对原定的计划进行微调:不去含鄱口了,就近在此下山。

这段路大部分是石头路,而且好多年没人光顾了,左侧不远处就是大口瀑布,从含鄱口到大口瀑布的缆车在头顶上空来回穿梭不息。

过了12点之后,路过一个废弃的亭子,饥肠辘辘的我决定在此路餐。

路餐后,沿着轨迹继续前行,经过月亮池,大约1公里后,山路结束。进入一个石门,发现是一个庭院模样的地方,两旁停了不少小轿车。看来,这里就是太乙景区。

太乙景区以国军将领的别墅群著称。可是,目前的景象清晰地表明这里废弃已久,让人大失所望。几栋硕果仅存的老别墅形单影只地矗立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

由于这里在修路,路况与轨迹大相径庭,轨迹只可参考,不可照搬。经过询问一个过路的老者,方才得知要沿着这条尚未完工的太乙公路步行才能到达观音桥景区。

这时是下午一点左右,一天之中最为炎热的时段拉开帷幕。没办法,只能打伞步行。

迎面遇见一个清瘦的老者。一番交谈得知,他正是从观音桥景区上来,准备前往含鄱口。

沿着盘山公路下山时,五老峰就在左侧,观音桥就在正前方。

半个小时后,到达一个值守卡口。这里有一个铁皮亭子,里面有三人,负责对上山的车辆进行检查放行。

打过招呼后,我麻利地钻进亭子散散热。聊天中得知,太乙景区的衰落与发生在2005年5月7日的那场特大交通事故有关。

在那场惨绝人寰的车祸中,全车44人当场阵亡22人,挂彩22人,天下震动。

车祸之后,太乙公路也被称为死亡公路。受此影响,太乙景区的生意也一落千丈,日渐衰败,不复往日繁华。

天气渐渐闷热,似乎有下雨之迹象。看来,此地不宜久留,必须尽快下山。告别这三人,我加快脚步。

下去三点左右,终于到达观音桥景区外东侧,行程结束。

我原本以为要纵穿观音桥景区,后来才知道根本不借道观音桥景区,只是从观音桥景区外围过境而已。

在距离终点大约5公里的地方,我远远望见了位于观音桥景区内的栖贤寺,欣喜若狂,向着目标切去。进去一探,才发现是一片菜地,而且找不着通往栖贤寺的路,最后只好返回到太乙公路上。

这一趟往返,不仅是无用之功,而且多耗时至少半个小时。至今想来,犹悔不当初!

太乙公路大约有13公里长,有大约18个弯道,走得几乎让人崩溃。难怪当地民谣唱道:“这里的公路十八弯,这里的风景美无边。”

今日庐山之行从庐山东门上山,经过三叠泉、五老峰、太乙景区、太乙公路,到庐山之南的观音桥景区游客中心结束,累计里程大约27公里,累计拔高大约1500米,累计耗时大约8.5小时。

这是一趟独行,这是一场修行,这是一次旅行。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谨以此行向人民子弟兵致敬!

3

2025年8月2日,星期六,晴朗依旧。

为了不走寻常路、不走回头路,我和二猫商定后制定的计划是:从白鹿洞书院东门上山,沿着下载好的轨迹步行到五老峰登山口,然后经过植物园、含鄱口、芦林湖、三宝树,再到牯岭街上的赛珍珠纪念馆参观,然后从小天池停车场乘坐景交车下山。

为了节约时间,在二猫的建议下,我们打的到达登山起点——安舒民宿附近。

到达时,时间刚好是上午8点整,今日这场全新的登山正式开始。

我原本以为上山的路是条野路,其实是一条成熟的盘山公路。这条盘山公路很友好很安全,道路宽阔,弯道不多,汽车也少,两侧草木茂盛,一派盎然生机。

可是,天气炎热,气压很低,体感闷热难当。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衣服也湿透了。

大约2公里后,路的右边有个亭子。亭子的周围是一些茶园,亭子的北面不远处有一排房子,那应该是茶厂的办公楼。

气喘如牛的我们决定在亭子里休息片刻,补充水分,顺手拍照。

5分钟后,从亭子上下来,继续赶路。又步行大约1公里后,在茶厂办公楼的西南方,根据轨迹的指引,左切进入山路。

沿着山路步行大约1里路,切换到防火道上。

沿着防火道步行大约2公里后,到达防火道的尽头,进入密林。在这里就需要时刻关注轨迹了,以免走错路。

路迹清晰,不难找。但是,密林里几乎密不透风,体感与刚才走在盘山公路上一样难受。为此,我们只好走走停停。

在密林中沿着地上的小路步行了大约1公里后,竟然偶遇了两个年轻人。观其模样,他们不像父子,不像兄弟,更像是结伴的队友。

交流后得知,他们从杭州自驾前来,为了省几两银子,才从此上山,准备游览五老峰和三叠泉。由于他们人生地疏,觉得前途未卜,渴望求带。

我见二人一片赤子之心,拒之不忍,不置可否,算是默认了他们的请求。

于是,两队人马合二为一,向着五老峰登山口胜利进军。

从这里到五老峰登山口还有大约1.5公里的路程,但是有些路段损毁严重——应该是被山洪冲垮的;有些路段是在悬崖边上,险象环生;有些路段两侧草木疯长,暗藏毒蛇猛兽;有些路段湿滑异常,走在上面容易东倒西歪。

走在前面的我要不停地提醒后面的三位队友小心走路,以免跌倒或滑倒。

由于我的登山杖在昨日的徒步中已经一分为二断为两截,为了免于跌滑,没有登山杖的我只好向其中的一个小伙子借用一根登山杖,并向他庄严承诺在五老峰登山口附近的公厕旁将登山杖还给他们。

小伙子二话不说,慷慨地借给我一根登山杖。

小伙子与我素昧平生、萍水相逢,借给我登山杖时却毫不犹豫、毫不迟疑。这种无条件的信任极为难得,让人感叹、感动和感谢。

这段大约1.5公里的路程部分路段是台阶段,处于五老峰第一峰西侧的峡谷之中,而且是连续拔高,更加耗费体力。

五老峰第一峰近在咫尺,壁立千仞,森然高耸,需要仰视。

当我好不容易走出谷口时,一阵久违的凉风终于扑面而来,让人顿感惬意无比。

上午11时左右,我们一行四人陆陆续续到达五老峰登山口。我将登山杖还给那位小伙子,与他们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这段不足七公里的路程竟然耗时近三个小时,实在不容小觑。原因不在于难度,而在于闷热的天气——这是徒步的大敌之一。

一番走下来才知道,这段不足七公里的路程根本不需要攀登悬崖峭壁,这与我起初的设想大不相同。

我和二猫沿着植青路继续前行。经过植物园,到达含鄱三亭——忘归亭、望鄱亭、含鄱亭。

在含鄱口广场,我决定分头行事:二猫在此等待,我去犁头尖和天合谷景区转转。

之前我上过犁头尖多次,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下方的含鄱口,可以仰观西南方的大汉阳峰。

与太乙景区一样,天合谷景区也废弃已久,惨不忍睹,简直浪得虚名,有辱“天作之合”真义。

往返犁头尖和天合谷景区后,时间已经是下午2点钟左右了。刻不容缓,我和二猫马不停蹄,前往庐山博物馆。

大约4公里后,途经芦林湖,下午3点钟左右,我们到达庐山博物馆。由于二猫之前到过庐山博物馆,这次她不想再去了,我只好独自前往。

庐山博物馆与**在一起,占地面积不大,分为好几个展厅。由于时间不允许,只能走马观花般地匆匆浏览一下。

从庐山博物馆出来,时间是下午四点钟左右。看来,原计划的三宝树、赛珍珠纪念馆无暇光顾了。非但如此,连近在眼前的**词苑也只能遗憾错过了。

继续步行,沿途次第路过玉阶旧居、少奇别墅、庐山石刻博物馆、美庐、伯承别墅、会址、庐山国际会议中心,出日照峰隧道后,在“街心公园”公交站乘坐庐山景区公交车1路到达“小天池”公交站,行程结束。

今日庐山之行从白鹿洞书院东门附近的安舒民宿上山,经过五老峰登山口、含鄱口、庐山博物馆,到“街心公园”公交站结束,累计里程刚好18公里,累计拔高大约1500米,累计耗时大约9.5小时。

这次庐山三日行,累计总里程大约62公里,累计拔高大约4100米。

踏遍青山人渐老,风景还是匡庐好!屈指一算,这已然是我第10次来到庐山了。

(郑重声明:1.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2.本文图片全部来自本人或队友亲摄。)

10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七星楼主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七星楼主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