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南京> 老山西东线穿越~~雨后山道湿滑,苦中作乐,泛若不系之舟

老山西东线穿越~~雨后山道湿滑,苦中作乐,泛若不系之舟
前言:
心中期盼的老山西东线全程,因为连绵的冬雨,多了些朋友的牵挂,昨日教主兄劝我们说,如果明日有雨就放弃吧,老山西东反穿本来就是石多路艰,好天气里贯穿都是个不小的挑战,何况这还断断续续下了好几天的雨,安全的确是个问题。要不要放弃呢?


非极端天气,户外人一般不轻言放弃的,村上春树在书里说:“运动对我来说,不独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今天退却了,明日呢?长此以往,这户外还怎么走的下去呢!不纠结了,期待给心灵放个假的,约好和好兄弟结伴巡山的,只要大版没说取消,那便风雨无阻,向着美好明媚前行!
明朝张岱《陶庵梦忆》里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也就是说,人不可无癖,无癖则无情。一个人如果一直用理性处理问题,缺乏情感上的记忆与眷恋,就没有任何真情可言。对人对己皆是如此。好吧,我们索性就任性一回,听从内心,约伴老山,反正老天爷又不是下刀子。
老山西东反穿之旅的挑战和困难先从连绵的一场冬雨开始了。晚上担心明日仍旧有雨,顾虑山道湿滑~迷迷瞪瞪睡着了。
清晨醒来,淅淅沥沥的雨居然停了!也没有接到大版取消活动的通知,欢喜之余,匆忙洗刷吃早饭,拎起行囊奔D15而去。冬至刚过,天还是亮的晚。

花絮:
6:30,江浦客运站686路,偶遇大版,也是本次活动的策划者,腼腆随和的领队。

上车伊始,我在迷瞪着补觉,听到后面熟悉的声音在和大版打招呼,天哪,古月也来了,(没想到两步路上的古悦也是古月),正调皮的带着小红帽,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言谈之余方知:是来圆老山西东线之梦的。预祝她圆满穿越,我们会一起陪你圆梦。

小鱼、春雨等四人组的图片,后文另表。

正文:
老山穿越为南京经典十大户外徒步线路之首。老山有爬山,有徒步,经典的东线和西线是入门级的户外线。老山自然景观素以“林、泉、石、洞”四绝著称。高峰奇险俊美,曲径通幽访古,禅房悟道听经,非常适合徒步,专治各种不服和寂寞。徒步老山山脊线,全程约30公里,体力好可以轻装一天走完,一路要翻越大小山峰二十余座,山虽不高,但路不好走,强度也很大,比较自虐,因而深得户外驴友的喜爱。近几年老山越野跑,自行车山地赛也是愈来愈热,更使老山成为户外人常常萦怀的佳处。
橘红色的太阳穿林而出,为我们今日的行程洒满阳光。连续的阴雨,猛然看到这一轮红日,大家心情乐开花!

离7:30出发还有些时间,个个对着初阳忙着取镜头。

准备出发

11人7:30准时集合打卡

大版说后面还有驴友正在赶来,推迟一会出发,比较随和、人性化的组织者。等待之余,大伙兴奋的摆poss了~
强驴老纪

强驴--故意

热心有担当的玉米

帅气强悍的阿龙~这么湿滑的山路,这哥们一路玩的是徒手穿越,还贼快,佩服啊!

沿雨发生态园对面的防火道进山~阿龙和古月。

隆兴寺牌坊开始往龙洞山拔高。

沐浴着晨辉,泛着金黄,小伙伴们玩的不亦乐乎。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背背包,行走在崎岖的山路,翻山越岭,攀悬崖,过断壁,趟小溪,一路气喘嘘嘘,累的迈不动腿,风刮的睁不开眼,有时候风景也顾不得赏,边走边想,我来干什么,口渴、饥饿、臭汗满身。可是,不知为啥,走了这一趟,还想下一趟,像是中了毒,像是成了瘾,就想一直走下去。——百合
大约二十五分钟到达龙洞口,纷纷取景留念
老山新28景之龙洞观云
老山的群山中分布着众多的喀斯特溶洞,有龙洞、天井洞、观音洞、文殊洞、祖师洞、白筱岭洞等,在众多的溶洞之中,以龙洞最为壮观。龙洞位于龙洞山西南麓山腰处,相传洞中有一小蛇,为神龙之种,故名龙洞。洞口上方奇石峭立,形似龙首,洞口向东,形似龙嘴,进洞有一敞厅,高约35米,两厢石壁数丈,巍巍峻峭,可纳千人。

下了龙洞山就是去往大刺山。(爱心做成的指路牌,名字起的有意思~服不服户外)
一路泥泞,我基本和阿龙走在队伍的最后,山路再难走也是不停的用手机记录美好,虽然这牺牲了一些速度。想想又不是参加比赛,我向往的是户外安全前提下的率真随性,不想再入一个江湖。

雨后的山道特别湿滑 ,满是泥泞。

红果上的雨珠还未干透,晶莹欲滴。

松枝上也满是薄薄的水滴

背着行囊,在这枝枝丫丫的林间穿行,还未落尽的树叶泛着青黄,时光流淌,这算不算是你要寻找的远方。没有任何世俗功利的捆绑,泛若不系之舟,快乐而自由。



不为那越来越高的山顶,只为这已经画下的曲线,爬。
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
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
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余秋雨

晨曦中的树木青山

大刺山的标志物--航标铁塔。这也是江北的最高峰(海拔445米)。

老纪威风凛凛,有点统帅三军的味道了。

穿行茫茫山野林间的背影

大刺山下来经珠峰向狮子岭进发



又是爱心路牌

跳起欢快的脚步,踩着洒落林间的晨光,好不逍遥。

走在我和阿龙前面的玉米,这上镜率是不是高了些。
下了珠峰,轻松飘过狮子岭一峰,从这里登上了狮子岭二峰(360米)。

关键是人家出彩,造型优美,阳光自然。

大版这会不知道啥情况,加入我们的后队,莫不是担心我们几个掉队呵。

拍照是要付出代价的,一路奔跑,追上中腰,忍不住又给伙伴们拍了一张,个个都是开心的模样。服不服户外!

狮子岭眺望大慈塔

美不胜收

大慈塔显然还是一座未完成的建筑物,塔内没有旋梯,从塔底可一眼望到塔顶。

绕过大慈塔,登无名峰(380米)。无名峰的山顶的路不好走,很多地方像走梅花桩,要十分小心,注意安全。
身手矫健的古月,笑容满面,这一切,其实都源自于你开始攀登的那一小步。
你若不离大伙必不弃!陪你圆老山西东之梦。

山路险峻,还是这么开心!
一路走来,跋涉涉水,翻山越岭,也许风光无限,也许很平淡满身泥汗!
路在脚下延伸,天在眼前开阔,越是艰难,越是磨练,越是险恶,越是考验,越是愿意听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让烦恼在喘息中丢弃。
所以,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信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也许你会发现我们有一个真正的爱人其实是自己,我们所有的忧伤、孤独、喜悦都是在跟这个自我之间发生的。

老山西线足够野性,这段铁链路很是磨练意志!
这是一个身体在抗拒,而心却向往的地方。

到处都是欢乐的身影

这是鹰嘴山(360米)的标志性景观~鹰嘴岩。


有夜视功能的陶老板,夜晚老山东线后半段一直在前探路。

故意头顶金阳,坐在鹰嘴岩上,潇洒自若,这是要在天空遨游吗?好是羡慕!

出于安全考虑,胆小如我,竟没敢上去。(不建议大家涉险,安全为天!)

此处风景秀丽,石奇林深,一览众山小,为这美好的山水沟壑点赞。

下了鹰嘴山再登上大横山。

过大横山再上伏龙山,伏龙山的下山路比较陡,泥地易打滑,一定要稳步走好,不然极易摔倒。

陶老板结实的盖了次章,边上的红豆和我刚刚说起这么湿滑的路面,不盖次章,怎么好意思说来老山西东穿的呢。(陶老板居然笑得那么开心)

中午12:30,行程5小时。老山森林公园门口休憩,路餐,等待后续队友的到来。

盖章的合影了!

有酒有肉有故事,欢声笑语。
登山的魅力就在于它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单纯,个人交情被淡化而沟通协作得以增强。爬山充满了神奇的吸引力,他所蕴涵的那种坚韧不拔和无拘无束的随***理念,是对我们文化中固有的追求舒适与安逸的生活态度的一味"解药"。它拒绝怨天尤人,拒绝意志薄弱,拒绝缓慢而乏味的生活。

下午1点,所以队友集合完毕,结束休息,向老鹰山进发。


阿龙为读高中的公子加油祈福,我也送一份金榜题名的祝福给小征。

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即将胜利会师,老纪调侃自己是装备不足的一方面军。

森林公园入口至老鹰山顶有一条5.2公里的盘山公路,又称“老山十八盘”。为方便游人登山,老山的建设者在陡峭的山崖上开山劈石,从状元广场修建了一条直登老鹰山最高峰的登山游步道,有数千级台阶,蜿蜒曲折,串联景点,称之为步云天梯。


老鹰山标志性建筑

山顶的云端小店,每次登东老山的补给点,春夏有西瓜,秋冬加热水(热水可能不是人人都有,来的次数多和老板成朋友了)

补充寄养之后,继续向大椅子山进发。在里黑路与早晨等朋友的鱼、春雨四人组惊喜汇合,大家开心地欢呼雀跃!真佩服鱼、春雨,这么湿滑的路面硬生生地追上了我们!难不成他们没有休息吗!又是一帮中毒不浅的户外人。

一起开登石婆山。
我们从日出走到了日落,在落日之前登上了大顶山
,摸黑走过了猪头山和馒头山,快晚上8点钟才出山,来到了林场地铁站。
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故意和红豆相互竖着大拇指!
你们都是好样的,为你们的精彩!点赞。

一路马不停蹄间歇记录的美好














防火道上大伙的身影,为了登瞭望塔观景,一会又要奔跑追赶队伍了。







从日出走到日落


不一会,月上树梢。本来五点多可以在定山寺下撤的,大伙默契的跟着大版、老陶披星戴月的往林场赶去,这又多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夜路。山路!

明月拂山岗,清风伴我行。
猩红之月斜挂林间,我走在队伍的最后,记录下队友一路向前的背影。天地祥和安静,踩着山脊的落叶,悉悉索索地前行。



终于看到山下的万家灯火!

老山西东全程反穿结束。因雨后山路湿滑,行走不便,除了中途有事主动下撤的,其余队友毅然走完全程,后半段轨迹由于天色已晚,路网看不清,误入一所驾校,因此有兴趣老山全程的朋友不建议使用该轨迹循迹,谢谢理解。

后记
冬至刚过,数九伊始,一行12人穿行老山西东线,最后7人完成全程,他们是玉米,红豆,老陶,小鱼,古月,云中漫步,老桥。
每一次同行,不能重来,每次结伴都是为遇见最美的风景和最温润的你。 一起行走在山脊,林中, 前面有你的背影,后面是我们一起走过的群山众岭。 每一张照片,留给回忆, 每一步前进,留给自己。 此刻我们没有辜负这片天地!
用网师园的半幅联字做个回顾吧: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
待时光老去,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经一起走过的山?(文中部分图片系队友拍摄,版权归其所有)
给老桥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