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关古道的白鹃梅与梦幻仙境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今日要去的,正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被贬潮州,冒着大雪赴任,途经的蓝关古道。在唐代,从长安翻越秦岭,通向荆楚江南的官道,是经过蓝田关、武关的蓝武道(武关道),蓝关古道是蓝武道的北段,蜿蜒在秦岭的群山之中。如今的蓝关古道遗址,全长15公里,海拔1100米左右,我曾多次驾车穿越过,但最近才听说,蓝关古道上有一段的山梁上,开满了白鹃梅,漫山遍野,十分震撼!蓝关古道是很美,但我很难想出,那一段开满白鹃梅的山梁究竟在哪里?而且,最近西安市遭遇连日的降雨,我十分担忧雨水打落了那花朵,错过今年的花期。翻看天气预报,只有周四(4月22日)是晴天,但我还要上班,经过艰难的抉择,向老板请了下午半天假,打算单车独驾,前去探个究竟,不想车友聂峰也打算前往,于是,我坐了聂峰的朗逸,于周四下午13:30,匆匆而往。



我俩都不知道徒步登山的线路,大约开到了蓝关古道的中部,忽然发现路边停了一串串车,显然,这里就是登山口,留意了一下,四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参照物,估计下一次再来,还得抓瞎。停车,开始徒步,几分钟就走到了山梁的垭口,本来应该沿着山梁走,我记得别人发的图片中,那漫山遍野的白鹃梅也似乎是开在开阔的山梁上,但我俩却发现了户外队留下的路标,于是想当然的就顺着路标一路走了下去,越走越觉得不对,因为是往下面的沟里走,过了一会儿,聂峰说他不走了,他因为走的急,没有来得急换鞋,还穿的是皮鞋,他在原地等我,我就一个人继续往下走,大约下了20多分钟,到达一处,散落着几户破败的农舍,无人居住,感觉阴森恐怖,我忽然觉得似乎有几双眼睛,躲藏在暗处,盯着我的一举一动,令人后背发凉!我故作镇定,坚持往前,忽然,不远处地上蹲着一个人,我赶紧搭话道:“总算见到人了,请问你看见过白鹃梅了吗?”,那人竟然不知道啥是白鹃梅,他说自己是从环山路上来的,一路上没有见到什么花花。这下我彻底明白路走错了,可是,再返回往高处爬,可要费力费时的多,没办法啊!只得原返。

我错误的下到山谷,走的一处破败的农舍
大概用了30分钟,我又由沟里返回了山梁上,见到了等候的聂峰,他也没闲着,不断地在用手机联系他的业务,感觉他的生意红红火火。这时,恰好我们碰到了一些热情的驴友,打听好了路线,走上了赏花的正轨,我俩攀爬不久,就见到了大片的白鹃梅,于是高兴地拍呀拍的,下来的又一波驴友对我们说:“上面的比这里好的多”,我俩赶紧停下来拍照,继续往前,攀上一个高地,走在前面的聂峰忽然惊呼一声:“哎呀!”,我还以为他摔倒了,或者见到了稀罕的飞禽走兽,等到我奔跑过去,立即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但见正前方的山梁上漫山遍野的白鹃梅,正在怒放!密集、紧凑!它们占据着每一寸山野。

这就是正路!注意:是在山梁上行走!

80后的聂峰,走在前面








不久,聂峰说他不走了,他穿的皮鞋,走山路,实在不得劲,而且,他还在感冒着。于是,我一个人独自前往。在蓝关古道山梁的最高处,浓雾、流云从下面的深谷中飞腾着、弥漫着,时而快速、时而缓慢,不停的涌上来,连绵不绝。站到崖边,什么也看不到。忽然,我感觉西面的云里泛着亮光,似乎太阳即将出来,我感觉会有云海,但等来等去,始终不见浓雾散去,我知道不能再等下去,聂峰还在等我,于是,下撤了。












打卡蓝关古道最高点。
我和聂峰走着走着,忽然天晴了,但见南面的云层很低,似乎有望形成云海,但我俩望了望,没看到什么,聂峰就继续缓慢下撤,一边用手机联系着他的生意,我往高处走了几步,惊讶的发现,这么低的海拔(1200米左右),竟然形成了云海,我赶紧拍拍拍了一番,十来分钟后,我追上聂峰,他走的很慢,我告诉他刚才的位置往上走几步,就可以看到云海,聂峰一下子来了兴趣,说道:“来都来了,还在乎多待一会儿,走”,于是我俩返回去,往高处走到山梁上,欣赏最美的风景。

















回到停车处,穿越到312国道出山,
时间已经太晚了,我俩都饿了,在半道吃了老陕最爱—羊肉泡馍,回到家都已经夜里9点多了。
帖毕!谢谢浏览!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独步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