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上海> 静安区的一些老房子

静安区的一些老房子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静安区的一些老房子

2021-10-24 13:55:47 629

5月份与朋友会面,找了酒店附近的一些老房子看看。

松江区泰晤士小镇一角。

北京西路1526号韩德勤1948年在沪寓所。

据资料,韩德勤(1892-1988),字楚箴,江苏泗阳县洋河镇人,中华民国**中将。早年入南京**小学、河北**学堂、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1918年毕业后分发北洋**任下级军官。后入川军第一混成旅,任旅部参谋、第一团团副。1925年负伤归故里。次年到广州,入中国国民党,得顾祝同保荐任国民革命军新编21师司令部中校副官处长。后随顾的升迁不断晋升。抗战期间任江苏省**、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参与徐州会战、策应武汉会战、参加冬季攻势等,又与进入其防区的新四军发生多次冲突。1949年1月任南京政府国防部联勤总部副总司令。时年3月退往台北。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53年退役。

胶州路148弄3号宣景琳旧居。

为中国无声片时期红极一时的明星宣景琳寓所。这是著名的西班牙建筑风格的里弄花园住宅。

据资料,宣景琳早期的几部影片,如《上海一妇人》《盲孤女》《姐妹花》《女儿经》都是由郑正秋编剧的。郑正秋还有一段给宣景琳改名的故事。据说,宣景琳从影前叫田金琳,明星公司嫌这名字太土气,劝她改名。她想到原来有个姓宣的女朋友,此时已远嫁法国,就要求改姓宣。编导郑正秋用了“金琳”的谐音,改名为“景琳”。宣景琳的名字从此随郑正秋编剧的影片,传遍了上海滩。

胶州路149弄7号(三义坊居民区内)著名儿科医学家 富文寿故居。

富文寿 (1901-1971)江苏苏州人。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民国十四年,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波士顿麻省总医院、传染病院医师,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儿科讲师。民国十七年回国,任上海医学院、上海女子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儿科教授及西门妇孺医院儿科主任等职。曾参与创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前身)及儿科专业。抗日战争爆发,多方筹款组织难童医院,免费收治贫病难童。后又将难童医院与国际红十字会婴儿医院合组私立上海儿童医院,任院长。

建国后,历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系第二主任,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副理事长、儿科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胶州路125弄5号木偶戏大师虞哲光故居。

虞哲光(1906-1991)美术电影编导,无锡人。1925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后师从陈旧村习国画。1927年起,先后在中、小学和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32年,他开始研究木偶戏的制作和演出。1942年,创办并领导上海第一个木偶戏剧团--上海业余剧团,任团长。首次演出他编导设计的《原始人》,对儿童进行人类进化史的教育。1943年,编导了根据安徒生名著改编的《黑天鹅》。

1950年,参加美术电影工作后,共导演了《掌中戏》《东郭先生》《打猎记》《红色信号》等九部木偶片,其中《掌中戏》于1964年获澳大利亚第13届墨尔本电影节奖。1960年,经过他的研究,试制成功了折纸片,并先后导演了《聪明的鸭子》《湖上歌舞》等五部作品。

他对我国的木偶和皮影艺术颇有研究,曾出版过“木偶戏”专著。先后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木偶协会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理事、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组组长等职。

(2021-5-10)

31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延边太极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延边太极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