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再登大东山
写在前面:笔者太久没有动笔,写起游记来行文生涩是必然,此篇大东山之行游记,笔者根据视频照片回忆进行撰写,或详或简或写得隐晦,表达全是笔者的感受,请谅解这不是行程攻略文
去参加同事的婚礼,随了礼,入席就坐,等了一个小时婚礼仪式才正式开始,在经过婚礼司仪垄长的铺垫式开场后,新郎官同事在老丈人的手中接过新娘...
接下来的故事我引用发朋友圈的文案进行概述:
10月3日19点40前1分钟
宴席的头菜烤乳猪刚上桌
1分钟后我起身离开
选择了3小时车程外的山野
得与失都不重要
因为已成过去式 改变不了
如果能重来一次
我选择10分钟后离开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别留恋烤乳猪。

3个小时后,我们一行7人抵达了山脚采石场营地,扎好帐篷,队友们心疼我没吃到烤乳猪,提议煮点宵夜吃,于是大家把锅炉碗筷,月饼水果鸡蛋小汤圆以及茶具都拿了出来,一起围炉夜话

这里远离城市,远离光污染,虽然此时不是好看银河的最好季节,但一抬头依旧能看见满天繁星,队友们都拿出手机对着星空咔咔一阵拍,可是他们不懂调参数,只得靠我这个半吊子水平的教

来张星空下的合照,左起依次是:正富,万马奔腾,彭彭,阿洪,林子,宗宗,我

夜深了,留给大家休息的时间不多,收拾一下东西就各自进帐篷休息

凌晨3点40许,队友们都陆续起床拔营,把不需要的装备放车上,公共物资分摊着背,原计划凌晨4点出发,实际上晚了20来分钟

沿着树木茂密,杂草丛生的烂机耕路摸黑进山。我走在队伍前面带队,走了大概半小时,彭彭可能穿的衣服比较多,而且我把队伍行进的节奏带得比较快,她状态有点不佳

放缓节奏又走了大概20分钟,我看见眼前出现了一颗高大的松树,路边正好有几块大石头,我知道这是个可以出片的地方,于是停下拍照
队友们与大树合照,背后的天空星光点点



给他们拍完就接着往前赶路了,我只架着手机自拍,由于没有人帮忙补光,拍出来的照片只看到背包的橘黄色防雨罩,东方的天空出现了属于朝霞的红光,星光变淡了不少

此刻已经快凌晨五点半,而我们还在机耕路上,离山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正富提醒道:如果不加快脚步,很可能会错过山顶日出。于是我提速了,追上前面的队友,丢下一句:我要去赶日出,便头也不回的向前冲,正富跟我说:“还是上到那个位置。”我们去年来过一回,我知道那个位置是哪里,机耕路结束后是爬升的山路,随着海拔的上升,我的心率也在加快,呼吸也变得沉重,路边的草木上面凝结了重重露水,冰凉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裤腿,但我无暇顾及,只顾埋头赶路。翻上一段坡,看见东方的天空已经发红,我知道时间不多了

天色渐亮,黎明冲破黑暗,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开始在我面前展开




终于赶在日出前抵达石笋岭预定位置赏日出位置,身后方一些巨石上那些在山上露营的驴友早在上面等候着日出

日出东方

站在熟悉的地点等待日出,看着眼前的景象,我陷入了回忆,导致日出的延时视频和照片都没拍好。队友正富和阿洪紧跟在我后面,他们都在日出前上来了。正富站在大石头上催促在垭口的队友上来,但喊不动,他们体力消耗过大,已经摆烂了。太阳完全升起来时,还在下方垭口被景色迷住的队友林子正一遍又一遍的大声感慨:哇,好漂亮啊!!声音响彻山野,把我硬生生从回忆里拽出来,吵!吵得让人生厌!我忍不住低吼道:你好吵啊!
这也是后面几次林子叫我拍照,我总是下意识的拒绝的原因
等全体队友到达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我们从包里取出炉具食材要煮早餐了,彭彭给大家煮了一锅鸭血白菜粉丝汤,美景配美食,一锅粉丝很快就吃了个精光




接下来煮汤圆,有人表示不爱吃甜的,有人表示可以煮咸的,有人对咸汤圆表示不接受,于是汤圆的咸甜之争一触即发...
队友问我:“煮甜的还是咸的”
我豪不犹豫地说:“咸的”
队友质问道:“昨晚你还说喜欢吃甜的!”
“啊!?嗯~虽然我喜欢吃甜的,但昨晚煮的甜汤圆腻得慌,吃得我胃里直胀气”我避开队友幽怨的眼神,紧接着跟队友介绍起家乡阳江的一种美食--咸圆子:
糯米小汤圆+汤料,以海产为主,一般配有鱿鱼丝、干瑶柱、虾米干、贝类,煎香的马鲛鱼、猪肉、鸡肉、萝卜等等,熟后再撒把葱花香菜,就成为了阳江特有的咸味圆子,甚为鲜美。
此时此刻的我们以上食材都没有,那就煮一锅低配版咸圆子吧,说干就干,架火烧水!

小汤圆煮熟至浮起,倒入打好的蛋液,直接加入榨菜搅和搅和,咸汤圆就好啦。队友们尝过都表示比甜的好吃,很快一锅圆子分食干净,彭彭和阿洪开始煮第二锅,这次彭彭特意少放些水,相比上一锅味道更足,彭彭先盛了一碗,尝了一口,直呼比上一锅好吃,众人忙着开动,我亦是吃得肚子饱饱的

彭彭小姐姐很会摆姿势,身材又好,让我拍得很有成就感,于是也想拍几张酷酷的单人照



于是手机交给了小姐姐,小姐姐边拍边说好看,我心满意足地跑回来看相片,一看才发现照片里要么人与山重叠在一起,要么人在画面边边都变形了,终究是错付了...


被小姐姐伤了的心还没愈合,老阿姨笑眯眯都端着碗面上场...好吧好吧我拍,1 2 3“咔嚓”

看看风景治愈一下


阳光明媚,收拾好东西,继续游玩,走过草丛总能惊起一大群蝗虫,之前在多座一千多米的海拔高山看过成群的飞舞蜻蜓也就见怪不怪了,但这样的海拔,这么大密度的蝗虫真是头一次遇到,脑子里一阵瞎琢磨,然后联想到今年南方普遍干旱少雨,脑海里就崩出一个词:久旱必蝗




风景很美,给队友们拍下许多照片,队友也拍下我尬舞的视频,这里我就不一一展示了

宗宗吃完早餐喝了几杯热茶,晒着暖洋洋的太阳表示想睡觉,并没有跟我们一起继续游玩打卡拍照。阿洪因为5年前来这边玩过,加上是穿的鞋子不方便的原因,玩了一会就往回走,没去爬更高的山。对了,阿洪穿的是洞洞鞋,登山鞋出门时忘了带,真是神一样的队友...看着他那辣眼睛的脚丫,我们调侃道:你这样回去坐地铁,安检都不给你进站!

我们在这拍完照,就准备爬对面最高的山峰

林子表示太危险,不去,于是我和正富,彭彭,万马奔腾一行四人,赶往对面的山峰。由于我怕其他队友等得时间太久,便加快了赶路的速度,结果觉得必须要背着包拍照才酷的彭彭在山峰脚下就累的气喘吁吁,我让她把包给我,她不答应,但没拗不过正富。正富背着彭彭的背包走后面,我依然是走在前面带路。山很陡,很多地方几乎垂直,还好生长着的小箭竹高山杜鹃等植物可以抓住向上爬,攀登的难度并不大


经过几番努力,还剩最后一块巨石就是最高点了,
正富哥让彭彭和万马奔腾调整好状态,他先徒手爬上顶扔绳子下来,让她们抓住借力好爬上去。光秃秃的石头有条的石缝,在千万年的风化下表面很粗糙。只要不恐高,徒手在石头的裂缝上找到借力点,可以轻松爬上去,但是下来的话风险太大

富哥在上面拉着绳子,我拉着另一头在下面保护,并指导,很快两位女队友顺利登顶,我最后背着彭彭的背包攀登,刚开始是徒手,后面几步拉了绳子借力,毕竟逞强好胜不是明智之举
安全登顶,拍照留念



下撤点在西侧(哪里是西?自行看影子辨方向)

下撤路线长满了野草,原来的路迹完全认不出来,于是乎我们只能强行拱路,在草丛在竹林中杀出一条出路。拱完一个人高的小竹林,来到草丛中,走在队伍后面的正富哥突然大喊一声:惨啦!我们闻声皆是一惊,只见正富哥反复摸着空空的口袋说:车钥匙丢了!
众人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车钥匙在哪里丢了?找不回来的吧?要试试吗?还是先联系开锁的?
万马奔腾首先反应过来,她说:“我记得从早上拍照的时候口袋都是扁扁的,钥匙应该是放包里了”
正富哥表示没印象只记得揣兜里,彭彭掏出手机翻相册确认钥匙是否在拉绳索时遗失。正富哥打电话给在等我们的队友让他们帮忙确认车钥匙是否在背包里,但打不通;于是把彭彭的包递给我,他先走一步赶回去亲自确认。当我带着彭彭和万马奔腾赶回去,正富笑着说:车钥匙没丢,真的是在包里。没丢就好,虚惊一场
回往山峰,两位女士感慨自己真登上了这么险的山峰

此时的太阳高照,另外三个队友受不了太阳的灼晒已经先走一步,我们四个喝了几口水也背上各自的背包向东岳山方向追赶队友,最终在大爬升处追上了他们。大爬升前有个岔路口,那条路是往下走的,我记得在大爬升前是有一段横切路的,正富说不是走那个岔路口,在追上队友时我仍对此表示怀疑,虽然那条路最后会在横切路汇合在一起,但事实上,当我继续往上面走二十米后,我确定是记忆出现了偏差,眼前树根盘错且陡峭的山路瞬间唤醒了我的记忆...

攀登,攀登!宗宗一路不断感慨道:当年重装走这里,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下来的...

时间来到中午12点,队友们在爬上山脊前的的树林子里吃东西补充体力,我嫌地势不平又没有风,便一股作气爬上山脊,在一颗低矮的松树下吃路餐。打开背包才发现水袋里的剩余水量已经不足200毫升,吸了一小口,润润嗓子开始吃馒头,哪里吃得下,幸好带了冬枣,于是一口冬枣一口馒头。吃完一个馒头不敢再吃了,这次就带了1.5升的水和350毫升的宝矿力上山。因为出门仓促,背包提前放在正富车上,饮用水便麻烦正富帮忙买。正富买了8升水,但8升水在昨晚和今早的两次开炉时早就超量消耗,以至他自己也不敢大口喝,全程努力控水。
顶着烈日在山脊继续前进,好在山脊上还有树林,进入林荫,宗宗从包里掏出一瓶橙汁,大家分着喝,我也喝了半碗,坐在地上端着半碗橙汁,我幻想着如果是冰镇的那得多好啊
多亏了这碗橙汁,才让我在下山后剩有一口宝矿力没有真正弹尽粮绝



回望石笋岭

望岳

回望小狗背包石

翻过巨石,穿过密林,来到了茅草花盛开的草坡,这里有个路口,可以直接下去东岳殿遗址,林子的膝盖疼,她放弃登顶不去东岳行宫

到达东岳行宫,行宫遗址还是老样子,只是今日是九月九重阳节,有很多人来此登高望远,以及上香。正富放下背包,跟蹲坐在行宫墙边的村民确认可以烧香之后,取出从山下镇上特意买的蜡烛进入行宫,点燃,我帮他点着香
正富转头对彭彭说:“一会儿你也上柱香吧”
彭彭说:“不上,我不信这些东西”
正富坚持说:“要上”
正富没有明说,彭彭并不明白什么意思
我明白正富的意思,但我沉默着,没有去解释
阿洪提醒彭彭道:“别站在门槛上”
一旁的万马奔腾从我手里接过香上完了,正富还在手机里翻找着什么,正富把手机放在石桌上的转身从我手里接过一柱香,拜了三拜,目光虔诚...
我手里的香还在燃烧,烟火气熏得我眼泪直打圈,但我看见手机上显示的是一张在这里拍的照片...
正富上完三柱香后我也去上
他说:“你看手机”
我说:“看到了”
尽管手机已经自动息屏
两个人短暂的沉默,我转身出门外将另一柱香插在山崖前,抬头只见青山妩媚,山风轻抚,游云聚散,阳光不燥,就一个词“晴天”
“去年和她就这个时候来的”
“嗯”
我先是疑惑又马上明白,指是10月4号,今年恰逢重阳日

我断断续续用视频或照片记录着,队友表示庙宇等祭祀场所举起镜头拍是对神明不敬,负责盯着游人烧香用火安全的村民们说没那个讲究,随便拍;我也不认为拍摄记录就是亵渎,不管诸君观点如何,我只知道如有明确的禁止拍摄标识,就不别挑衅别人的底线,坏了别人的规矩
香已经烧完了一大半,确认过不会引燃周围的野草,再跟村民们确认用火安全后,我们一行人开始下山,后面的下山过程会经过几个打卡点,其中的见闻感受就不再此表述
回程我将记录的一段视频发上朋友圈,配文如下:
“重阳,再登东岳山,往昔历历在目,曾经的队友就像这天上的浮云,有的常聚集,有的去了远方,有的悄然消散...”
完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2号机械员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