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泉州>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石牛山,石笋尖,蜂仔面山户外大环线圈越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石牛山,石笋尖,蜂仔面山户外大环线圈越
2025年1月1日 石牛山
成员:般若、杨总、杨理、珍惜、阳光、冰风、南璜华、悟、小游、天然

石牛山位于福建省德化县水口镇境内,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有"天下第一奇石山"、"八闽日出第 一山"的美称。石牛山海拔1782米,因主峰巨石像一头仰天长啸的牛而得名。石牛山是典型完整的放射状火山塌陷盆地,拥有潜火山岩地貌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是中国两处放射状古火山爆发口之一。







今天路线是圈越石笋尖、蜂仔面山、石牛山三座山峰,路线呈“骆驼峰”走势。参考轨迹:全程 13.09公里,运动耗时8小时35分,累计爬升1157米,累计下降1130米。我们十人两部车,6点35分 从厦门岛内出发,导航到枣坑村上洋集合点,183公里。在德化高速出口下高速,到集合点大约还有50公里路程,这段车程有省道、乡道,乡道路窄弯大坡陡,车速慢,9点35分才到达集合点,集合点有大块空地,停车方便,到达时这里已经停了几部小车。空地上方有一座土坯平房,为中共闽南特委德永特派员活动旧址。整顿完毕,9点45分开始爬山,从集合点到石笋尖垭口2公里的路程,一路爬升,没有半点喘息的机会,其间穿越灌木乔木林、毛竹林等,树林中夹杂着许多椎树、亭亭玉立的松树、杉树等树种。小路宽敞干净,明显有人打理。山脚处比较平缓,越往后,越陡峭,鹰嘴岩这段,坡度60-70,最为艰难。 10点半到达垭口,到达垭口,已是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垭口左侧是石笋尖,右侧通往蜂仔面山。站在垭口仰望石笋尖,百米石笋一柱擎天,巍峨矗立,登顶道几近垂直,需要绳索才能上去。考虑到今天行程很赶,杨总放弃登顶石笋尖,省去来回一个小时时间,只在一凸出观景平台放飞无人机,拍照打卡。沿峰仔面山方向徐徐上爬,当到达海拔1600米的高度时,是一条大约500米长的环山小道,在这里我们可以卸下满身的疲惫,释放紧绷的神经,贪婪的呼吸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美景。驻足眺望,眼前视野开阔,无限江山,一览无遗,山河秀丽,如诗如画,刚刚还在仰望、高高在上的石笋尖已在我们的脚下,成就感油然而生,苦尽甘来,这种体验非常美妙,正所谓大山虐我千百遍,我待大山如初恋。






接着登顶蜂仔面山,此时山背上植被是另一番景象,满山遍野尽是低矮的高山松,高山松生长在岩石上,状如伞盖,稀疏层叠,枝干曲折无度,千姿百态,变化万千,走在这片松树林里,仿佛置身于园艺师精雕细琢的园艺盆景之中,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登上1700米的蜂仔面山,石牛山清晰可见,山腰奇石遍布,排列有序,气势磅礴,仿佛千军万马,整装待发。在蜂仔面山顶没有过多停留,急忙下山,在山谷里我们看到一奇石,象骨头?象手指?也象梳子?
片片风叶,光滑细腻,造型奇特,疑为天上飞物。没几步,又看到一飞来石,横卧于一锥顶石上,只靠中部支撑,边缘整齐排列竖直凹槽,远看象琴键,近看像美女口中洁白整齐的牙齿,非常神奇。还有乌石层叠形成的天然洞壑,金黄色藓苔涂满整块石壁,画面感极强。此时已过12点,才走了4公里,为了不耽误行程,在平路和下坡路况好时,我们选择小跑。开始爬石牛山后,我们在接近景区的半山腰上,解决了肚子问题,把食物消耗掉。
由于要穿越景区,我们把自己打扮一番,收起登山杖,脱下手套、护膝、胸包等户外用品,尽量把自己装扮成像一个普通游客,杨总还千叮咛万嘱咐,就怕有个意外,我们三三两两,像贼一样,东张西望,看到自己人也假装不认识,想想就好笑。景区毕竟是景区,设施完善,安全有保障,今天的游客不少,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我们匆忙在石牛山主峰、观牛台、问天、石壶洞、石牛洞、骆驼石。。。
浏览一番,像惊弓之鸟逃离,当大家在景区入口下方水库边汇合时,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地,平安了。下山路是穿越大片的细竹林,“之”字形土路迂回曲折,山陡路滑,好几次险些屁降。下到山脚,走出竹林,进入原始森林,山高林密,峡谷幽静,阳光穿透重重屏障,没有云雾缭绕,绿野仙踪。




以为就这样一直走下山,没想到,在经过峡谷后是一条机耕路,还要缓慢爬升,想死的心都有。今天后面我感觉状态不错,就试着加快速度,慢慢地追上杨斌,我们两个到达停车场时是3点33分,后续大家都到了。本来杨总预计可能要到6点半-7点才能到,今天我们整整提前3个小时,这也说明我们团队的战斗力。今天实际行程10.55公里,运动耗时4小时21分,累计爬升1079米,累计下降1051米。今天的路线还是不错,先苦后甜,沿途美景不断,美中不足是没有登顶石笋尖,匆忙赶路,一路美景无法细细品味,天气晴朗,没有云海,也没有雪景。
备注:摘自杨老师之手。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杨子冉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