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2023.04.22:京郊第三虐线-延庆四顶连穿

2023.04.22:京郊第三虐线-延庆四顶连穿
相关轨迹:阅徒-延庆四顶规划A线
你想酸爽么,那么不妨走一走四顶连穿。实际轨迹不过26公里左右,爬升1800,被定义为大强度,开始以为是缩水版大强度,最后才知道是货真价实的大强度。
所谓四顶是位于延庆县刘斌堡乡北部的一系列山峰,依次经过“老虎坑-暴雨顶-太平顶-佛爷顶”四个山峰,徒步线路多为野路,多段碎石路线特别虐脚,超级不好走,犹如戴着脚镣跳舞。据说是阅徒新开发,第一次发团队的路线。

(领队大芳轨迹,自己轨迹断未记录完整)
虽然身体欠佳,但是一下车踏上野外的土地,立刻感觉恢复元气,充满了撒欢的渴望。一路紧走紧赶,走了大概三四公里,通过一段碎石堆积的烂尾长城,第一个站在了碎石堆积的平台处,后面前队领队咣咣喊暂停,等人多一点上来合影。刚开始起步,大家都走得欢快,不到十分钟,前队、中队一半人上来了。合影处捡到一个贴了阅徒标志的催雨大弹壳。三张合影,一张比一张人多。



爱徒步的人总是爱徒步,看谁都感觉面熟,仿佛在哪里都见过。↑↑上图戴黑色遮阳帽的赫敏,总共三次大强度徒步,每次都遇见,每次都是同样的标志性装扮,是一个看似柔软实际经验丰富、体能强悍的资深驴,用领队大芳的的话“再陡的坡她叉个腰蹭蹭就上去了,追不上”。一般人杵两个登山仗都跟不上。还是一个特别有才而幽默风趣甚至搞怪的女孩,公众号“我发誓我没干好事”一些文章,堪比偶像作家三毛文采斐然。外语也极好,文章偶尔出现几个词,大二高分过六级的人很多词不认识。
22年10月5日,第一次徒步,就是阅徒百花山—白草畔路线。因为第一次,所以前半程走起来很欢快,紧紧跟着前队领队大芳,其中就有赫敏,她也是除了领队之外前队中唯一的女孩,不巧因身体不适提前终止行程。后面看她没跟上前队,自己追到大芳领队跟前提醒,说那个黑衣女孩落单没跟上来,领队说赫敏没事儿,她很强的,不用管她,她身体不舒服。
↓↓下图我第一次徒步百花山合影

去年11月份,报名第二次中强度线路“四座楼—梨花顶”。第二次碰见赫敏,前半程与她同行走在前面,跟着她的步伐和节奏。中午休息午餐时,赫敏继续前行,而自己体力消耗严重补充休整。后面路有些难走,体力透支。到了卡点的村子,虽然还有二十多分钟才到关门时间,但自己跟不住前队,后面看不见来人,一个人独行心理倍感煎熬,又没有头灯和手台,怕迷失在夜晚的深山里,果断选择躺平。放弃攀登梨花顶,在终点等了近三个小时,赫敏是第一个下来。让我感觉她真的很棒………↓↓下图四座楼合影

第三次大强度徒步又遇见赫敏,故作轻松的打了招呼,说今天争取跟住她后面走下来。内心其实卯足了劲,不想再遭遇梨花顶第二。合完几次影,自己已经多歇息了几分钟,迫不及待的在第一梯队出发了,不时还会回头扫描下谁跟在后面。比较轻松的过了第一座峰海拔1134米的老虎坑,山脊有燕残长城蜿蜒而过,西北方向可俯瞰白河堡水库,向南遥望暴雨顶。
过了老虎坑接近中午,前队几个人找了稍微平坦的地方吃午饭。自己还不算饿,快速的吃了点零食、补充了水分,就告诉大家自己先走一步,要不后面跟不上大家。这是真的,因为自己已经感到有点腿累了,后面速度会越来越慢。自己一个人独行,走到一个岔路,看轨迹没看明白,先往一条路走走感觉不对,又往另一条路走一段感觉路太难走似乎不通,又撤回来再走另一条路,折腾半天发现两条路都不对,还有第三条不明显的路。一折腾前队过去了,遇见对面过来的驴友才知道。
在老虎坑到暴雨顶这一段路的非常难走,除了看不见路迹的树林和灌木丛。好长一段路自己一个人走,中间竟然碰上大芳领队带着一大袋垃圾赶上来,自己速度下降,跟不住她的步速了。眼睁睁的看着她过去了,自己又是好长一段路瞅着轨迹孤独前行,有的林子里无路可寻,到处看见有野猪刨的土窝。


老虎坑以后,第二峰是暴雨顶海拔1228m,一说山高坡陡,迎风坡一侧夏季多暴雨,故名,另一说山势从南往北看颇为雄伟,有雷霆暴雨之势,故称“暴雨顶”。
暴雨顶后面就是太平顶,是一顶部平坦的高地,海拔986m。在通向太平顶的路上,竟然追上了同行的四个驴友,他们前面还有前队五六个人,我们算是中队了。一问竟然没看到领队大芳领队过去,自己在穿越丛林的过程中又稀里糊涂的反超大芳,可见林子里的路比较复杂,至少我们没走同一条轨迹。
这段路最大的特点是碎石堆积的烂尾城,石头也不是很牢固,一路小心翼翼的前行,怕踏不稳扭了脚,速度根本别提了。


过了太平顶,远远的望见佛爷顶了,但是中间还隔着三四座小山峰,每一座都可能让你绝望。唯一好处是这一段没有了碎石路,速度可以适当加快,前面走的太憋屈了。当然有几处断崖,可能需要费点心力。与四个驴友同行很嗨的走起来,交替走到前面开路,有两个女生是大学户外社团学生,碰见行李看着面熟一问是去年一起走过前面的四座楼。那一次,他也止步在梨花顶前,放弃最后一攀。
↓↓下图是女孩拍的夕阳西下同伴的背影。远处隐隐可见的大圆球即是佛爷顶大球。


在往佛爷顶爬升的过程中,最后几百米自己战斗力爆棚,一直前面奋力前行,越爬越有力量,三个伙伴被我拉开一大段距离。回望走过的山峰,最近的时候看到大芳一行在后面一个小山峰处,空山灵透,彼此喊话竟然清晰听见。走到佛爷顶山顶前寻不到轨迹,干脆瘫在地下歇息,等三个小伙伴也跟上来了,竟然都找不到路,手台联系后原地等待大芳她们上来一起走。

佛爷顶海拔1253m,妫川盆地周围第二高峰,又名缙云山、缙阳山,整个山顶建有北京海拔最高有人值守的气象观测站,这里处于北京天气系统的上游,冬季通常是第一个感知到北京寒潮的气象站点,山顶的雷达基站非常显眼。
徒步到佛爷顶,整个平顶、大球区域被铁丝网实的包围。等大芳带领的A线后队上来,一阵激动,发现蚂蚁、赫敏在列。他们三个人一块,三次大强度徒步,都碰见他们!自己竟然跑到三个老驴前面去,不管是不是侥幸,感觉特别的开心😃……在大芳、蚂蚁的带领下,一行人小心翼翼地沿着铁丝网的右边缘绕了过去,等下到集合点,差不多天完全黑了,大概七点半。这次与大芳汇合的过程中,还有一位背单反爱摄影的朝阳,巧合的是五一又一起走了更虐的大五线,他给大家留下了特别精彩而宝贵的瞬间记录。
非常完美开心愉悦的一天,尽管路途很虐心。据群里自述,至少有五六个人的衣服被划破了。这应该也是第一次有团队完成四顶穿越。主领队洸洸说,再也不带队走这条路了……
确实是有些虐心的一条路,走完了你会感觉特别的舒心,而佛爷顶的大球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难得一见的风景……同行的两个大学社团女生,我本来开个玩笑,被恐吓的把本来近距离拍摄的大圆球给删除了……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山 羊🐐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