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从伊犁到阿勒泰——我的北疆三部曲(中):赛里木湖

从伊犁到阿勒泰——我的北疆三部曲(中):赛里木湖
驱车向前,巩留到赛里木湖车程3小时,跨过网红景点果子沟大桥,上升到海拔2000米的湖区,天空开始飘雨,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见我们到来,象征性地滴上几滴以示欢迎,傍晚8点抵达赛里木湖。


按计划,我们夜宿景区西北角一户牧民家。导航到附近,拐上土路却找不到人家。电话联系,牧民汉语生涩,沟通不畅。关键时刻,叶师傅接过电话,一句“哈萨克?”瞬间打开局面! 同族语言的热切交流后,位置立刻确认。几分钟后,老板骑着摩托来迎接我们。


刚安顿好,叶师傅进来说:老板邀请我们共进晚餐,免费的! 想来是叶师傅路上那几句亲切的哈萨克语,瞬间拉近了“一家人”的距离。




走了一会儿,看到北边有个不高的山头——爬上去看看!阳光变得明媚,草坡在光影交错间明暗分明。蓝色与黄色的花海在或明或暗的光影下熠熠生辉,和缓的高丘上树影斑驳,赛里木湖的清晨是温柔的。


野兔在沾满露水的草丛间倏忽跳跃,两只闲鸟掠过湖面,停驻突兀的岩石上,静观万物苏醒。




但同时,我开始口渴,不知不觉,已走出4公里,爬升700米,早上出门前只喝了半杯水,此时,我不知道今天能走多远。


西侧,一座圆锥形山峰占据C位,大坡向东、西、南三面倾泻,像一顶大斗笠。其北侧垭口与主山脊相连,残留着积雪。目光越过垭口,远方的雪山似乎也并非遥不可及。有雪,我想,口渴也许并不是问题。

前面的那个顶,也就1公里,看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就能爬上去。


接近主脊

回望支脊

攀爬碎石

越来越高

一览无余

玛尼堆

背阴处积雪

挖雪解渴

主峰在西侧







越过斗笠峰垭口上方,西侧连绵的雪峰完整呈现。近处,几座赭红色的锥形山同样夺目。同时,也看到了便于下山的河谷。视野开阔,路线清晰,虽无轨迹指引,但方向了然于心。



回望来时山脊

右侧河谷均可下山,主沟清晰可见



穿过碎石山脊,11点登顶主峰,海拔3254米,出乎意料地刷新了个人此前五台山3061米的最高海拔。

南侧的几座锥形山像英姿飒爽的大斗笠;北侧的石头坡被积雪抚摸过,变成一道道温柔的细沙;山顶散落的木架如古老的剑戟,在这荒凉神域中宣示着信念;西面的雪域也许藏着一些更为古老的传说,留下无限的遐想。



沿着山脊似乎还可以往前走,但山脊狭窄,我并不打算再向前探索,选定从左前方的锥形山下山,要穿过斜坡的石海到前面垭口。






由于今天本来是打算景区休闲游,所以我出门仍然穿着那双斯凯奇一脚蹬,但一路走来,诸多复杂路况,这双鞋居然也都能应对,这着实出乎我的意料,走过这大石海,这双鞋可奉为神鞋了。在以后回到北京的日子里,它一直陪伴我爬山钻林,直至前后破洞,四面漏风,才告退役。





半小时后,来到垭口,西北侧可见更加陡峭的山脊,稍远处有一座双乳峰,高耸傲立,虽然能到,但我啥都没带走到这里,已经达成所设目标,这座神峰,就让它静静傲立吧!

回望石海

神峰屏障

凝视神域

开始下坡

局部略陡

黄花卷瓣花

紫花马先蒿

右侧下沟

走上小道

回望高山

走入峡谷

泉水潺潺

牧民未归

云遮来路



四处的水流在主沟汇成大河,滔滔作响,流向赛里木湖。有个地方需要过河,好在河道很宽,支叉处有浅滩分流,水面较浅,踩着石头可以通过。

接近出山,拉了隔离网,在河西牧民的注视下,我找了一个低矮处翻身越过,顺利出山。中午2点回到景区公路,烈日当空,晒得发晕。
裹着羽绒服和抓绒衣、灰头土脸的我站在路边拦车,活脱脱一个“逃难者”,与周围光鲜亮丽的游客格格不入,无车愿停。

湖边漫步半小时,天空转阴。取回充了些电的手机,谢过小妹,终于接通海涛。他关切询问是否需要接应。我盘算时间还早,就自己湖边溜达走回去。





浓云已遮蔽来时天空,只留出山脊线那一个小口子,仿佛特意让我回味,想想我刚才还在那山尖上游走,现在回到地面,竟是如此奇幻。


奇怪的是,刚才出来的河谷花草盎然,现在所处海拔更低的湖边草地却一片枯黄,也许是广阔湖面的冷风不如河谷温暖湿润吧。



今日徒步路线


我踩着湿地玩泥巴,海涛和叶师傅则在湖边比赛打水漂,叶师傅感慨:“以前常来这湖里游泳,现在不让喽……”重拾童年闲趣,却不禁生出“终不似,少年游”的淡淡怅惘。



湖心岛的亭子建得很漂亮,但也许西北分水岭上的枯木更有生命力。出景区,车子驶向戈壁,去往奎屯。

车窗外的雪山和夕阳渐渐远去,我们的行程继续向前!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给D低调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