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广州> 从化狮象岩探洞

从化狮象岩探洞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从化狮象岩探洞

2022-09-06 06:22:10 4384

来广州多年,孤陋寡闻不知道从化有溶洞,在小红书上偶然发现,在微信上搜索有零星文章介绍。
简书有位作者探索狮象岩**十年,慢慢品读他的文章得知,现在看到的狮象岩,因周围农业开发破坏了石灰窑遗迹,狮象岩长300多米,高80米,石灰石山体有溶洞天坑多处, 比较有名的有狮象岩,大岩(林彪七0一工程洞),人字岩、穿心岩、出水岩、麻风岩等。洞内遍布钟乳石,用石块敲一哈钟乳石像敲钟一样。
狮象岩遗址位于吕田镇狮象村东村社迳坑,是广州已知年代最早的古人类遗址。1984年10月,一石质刮削器在此被发现,刮削器的中央厚平,以便于持执,直径约5厘米,中间厚2厘米多,四周坚利,打凿成鳞状片。从它的器型判断,打造这一石器时的制作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年代为新石器晚期。在发现刮削器周围数百平方米的地表零星散布一些陶片、砺石等。2002年底至2003年初,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员在狮象岩前坡地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清理出古代遗迹,包括灰坑25个,墓葬1座及柱洞数十个,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锛、石镟、石环等各类磨制石器39件,以及可复原的罐、釜陶器、支座、纺轮等50多件。

两次探路,准备不足伤痕累累,看似不高的山,山顶太多野刺,走完全程手上全是划痕。路线简单适合一天线,从12吕田交警支队落车手机导航狮象岩,经过酒厂,村庄种菜基地就到了。
出发的那天天气好,天空中的一片蓝,山里的一片绿

黄茶园看鸡枕山,流溪河看鸡枕山,今天换一种角度看鸡枕山。

狮象岩象鼻子风化掉了,两次分别拍摄的图片。

寻找洞口还算顺利,长约三百米的山体矗立在菜地中间,走一圈⭕预估第一个洞口,不敢走进别人家的菜地,怕人说是来偷菜的,哪知种菜阿姨好热情,问我从哪里来,还问我你们不用工作?对户外人这么大的误解,又不是中了大奖,又不是有人养,哪有不工作的。

洞口一枝花,有清晰的路迹走到第一洞口,洞内休整个可能住过人,有石阶石路深坑以及形态各异的钟乳石,还有乱写乱画的到此一游,爱情💑宣言。



   



听说有六个洞,走完一个洞,另一个在哪里?继续探索。从洞里走出来,环线出发见到了传说中的大岩701工程洞,洞里的钟乳石都敲掉了,据说这里是放军用物资,洞里面三个出口一个封了,两个出口一个到山顶,一个到人字岩。



  



人字岩,其实是山缝,上面有巨石穿插,布满树藤,可以走向山顶,但是用砖石封了,只能望洞心叹。

   为了到达向山顶开路前行,徒手攀岩很快就到了山顶,斜阳西下,视野开阔,四面环山,村庄田野,忙碌的人群尽收眼底。

山顶探路困难重重,常年没人走,草比人高,走一段路返回,走一段路走返回,以为能走过去,下面是被树藤遮住的坑,真的是步步惊心。从树藤攀爬而下,寻找下山路口,找了半天看到一座坟,心想有坟就有路下山,但是前路漫漫艰难险阻。用随身携带的锄头开出一条路,看到前方一座坟和被草丛覆盖的水泥台阶直通701工程洞口。
找到了下山的路,决定走一个环线,山顶全程开路,顺便逛逛山顶溶洞。

全程开路,脚踩刺,手扒藤,没有路找出路,300米居然用了8小时,大汗淋漓已经能量不足,顺带休息补充能量继续前行去看蝙蝠最多的溶洞。

蝙蝠洞内湿滑,还好带了小洋镐,主洞内蝙蝠聚集,支洞矮小需爬行。
沿着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来到了最后一个洞口,洞里左手边有一个没有观赏价值的洞太小了,进去爬上来不容易几次不成功,用石头垫高才爬出来的,直接朝里面走爬上去有个洞口,带上绳子进入。优点风景好,缺点太窄了人太丰满难以进去。

48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山水自怡然*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山水自怡然*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