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日喀则> 壮哉——珠峰东坡

壮哉——珠峰东坡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壮哉——珠峰东坡

2024-09-08 00:17:24 7548

相关轨迹:珠峰东坡嘎玛沟

     已经过了两个多月,回想起嘎玛沟环穿珠峰东坡,心中还是不免激动。
     关于这次徒步 发过动态,做过小视频,終是没有写游记这么详尽,游记可以描述的更身临其境。
     遥远的将来爬不动山了,可以看今天写下的游记,重温经典,会再一次心潮澎湃。



D1(6.26)优帕村登山起点(海拔3800—晓乌措营地(海拔4650)徒步9.4公里 累计爬升1024米 最高海拔4692米

     优帕村
     出发前来个集体照。
     黑鹰领队,23岁到**,16人组队,轻装露营,7天6夜完成徒步。

     开始三公里水泥路,中间一公里土路。
     之后爬升一公里到达第一个平地 海拔4200。
     此线路特点是直接进入高海拔,没有适应阶段。

     继续缓慢爬升,大约7公里处海拔4400米,出现河套湿地。
     水边一片一片黄色花朵,山坡上一簇一簇紫色矮杜鹃,马儿悠闲自得。

     一路缓慢爬升  全都是石头路  大大小小的石头 其中夹杂着很多不知名的野花  一团团  一簇簇

     9.4公里处到达营地——晓乌错营地  海拔4600米以上。
     这一天全天阴雨,营地周围鲜花遍地,晓乌错在云雾缭绕中,仙气飘飘。

     营地有石头房,藏民住在中间屋子,我和小戴(我的伙伴)住在旁边牛棚。清理一下地上湿牛粪,在干牛粪上铺防潮垫,防潮垫上铺蛋槽,蛋槽上面放睡袋。虽然有很浓郁的牛粪味,但是省去了搭帐篷,收帐篷的劳累,对我们俩来说是遮风挡雨的安乐窝,我们非常满足。
     随行的驮队藏民有五位,热情的藏族同胞来我们的屋子,他说他的藏语,我说我的汉语,我完全听不懂她的话,他大概也是一句也听不懂我的话。但是不影响我们俩开心的聊天。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最后一起哈哈大笑,大家都很开心。


D2(6.27)晓乌措营地(海拔4650)—卓湘营地(海拔3980)徒步9.2公里  累计爬升376米 最高海拔4905米

     第二天  清晨的营地
     在房后高处往下望  我们就在云雾同高处
     周边山坡上有很多土拨鼠  淡黄色胖胖的圆圆的 

   绕晓乌错四分之一开始爬升 离晓乌错营地1.1公里处,海拔4650米。
   前进方向右侧遇见一个湖,湖走左侧是陡坡向上,是我们要走的方向。

     离晓乌错营地2.24公里处,海拔4861米的晓拉垭口。
     翻过之后有一小段平路,然后又是缓慢上升。之后开始陡坡爬升。
     上坡时碰见五位巡边员,加上两头牦牛拉物资。据说一个月巡护一次。他们健步如飞 超过气喘吁吁的我们, 不多一会就翻过了垭口,没有了踪影。

     离晓乌错营地2.8公里左右,海拔4820米的高度 有三处这样的水池  可能是雨季下雨多临时形成的吧  我想过了雨季干旱的时候,这些小水池会消失的。

     翻过垭口之后,离晓乌错营地四公里处海拔4660米处  ,远远的看见一朵大大的从未见过的稀奇花朵 。 我很兴奋奔跑过去 。 我喊:小戴小戴,快看快看,这是雪莲花吗?她比我还兴奋:是啊,是的是的 !周围还有很多一大片  有长得高高的,还有刚鼓包的  我们俩手舞足蹈,兴奋异常,穿梭在这些花朵之间  免不了一顿拍照。
     这时,驮队的一位藏民跑过来,撕下一小片浅黄色花瓣,放嘴里吃起来,示意我们也吃。我们也尝了一口,微酸清爽味道非常好。
     晚上到营地给领队看这照片,他说这不是雪莲,叫塔黄。管他什么雪莲或者塔黄呢,对我来说都是珍贵的,都是初见美好。

     在塔黄的附近,又看见这样稀奇古怪的,当时我俩不知道是花还是什么植物。对我俩来说是特别稀奇的,是初见。
     后来到营地问藏民,他们说这叫雪莲,领队却说这叫雪兔子。

     路途中碰见不少我不认识的稀奇古怪的花,个个很有特点。

     过4800米垭口 后一路缓慢下降,降到四千米,全是碎石坡路。
     然后是一段石头阵,大石头像石林一样,怪石林立,路途泥泞,又是石头又山水,雨季的水很多。
     山上的溪水泛滥,漫山遍野,都是流淌的水。阴雨连绵,能见度有限,朦胧中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晚上我俩又住石头房,今天的住宿条件好极了,居然有半米高的炕头,实在是太享受了,开心开心。



D3(6.28)卓湘营地(海拔3980)—汤湘营地(海拔4500)徒步7.3公里  累计爬升685米  最高海拔4533米
爬升很累,一直阴天阵雨

     早晨还是阴雨连绵,我们俩出发比大家晚了半小时。
     从营地的后山直接上去一直爬升。这里是原始森林,植被非常茂密,树木参天,天然环境保存完好,未被损坏,破坏或者被打扰。

     爬升200多米的时候,前进方向的左侧,突然出现一座大山,在云雾中露出山顶。
     巍峨壮丽只维持十秒钟左右,只那么一刹那,瞬间消失不见。

     全天都在4300到4500米高度上下起伏,累计爬升虽然不多,但是在高海拔缺氧环境徒步,真不轻松啊。不急不躁的小碎步适合高海拔徒步。

     穿过第一个垭口时的经幡。
     离卓湘营地四公里处,翻过一个4400米的垭口。
珠峰东坡的徒步线路,比较原始,没有人工修路,只有徒步者走出来的痕迹。

     翻过垭口之后一路缓慢下降,依旧是大石头路。
下降5公里左右海拔4350米到达一处宽阔的草地,足足有十个足球场那么大。这里有两户牧民。两家帐篷之间隔着一条清澈的滔滔流淌的山河水。
     在这里看见这只小牛犊。只因我多看了几眼可爱的小牛犊,只因我靠的太近试图抚摸它,母牛凶狠地向我扑过来,吓得我边喊边跑,跑出老远老远。
所有的动物,最强烈的情感应该就是母爱吧,最值得尊重。

     过了这大草地,又有一个百米左右的小爬升。
     在这个垭口,我们在前进的左前方,看见了大山。黑色巍峨的大山,在云雾缭绕中忽隐忽现,静静地俯视着我们。

     离当日出发地6.5公里左右,海拔在4457米。
     又是一处平地,这里像沼泽地一样,途中平摊上全是水。

然后又开始爬升,爬升不是很大。

下午三点之前到达营地。这里的水源不尽人意,离营地远,而且水量不多。

     我和小戴还是住了藏民的石头房偏房牛棚里。
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
     营地有很多很多的土拨鼠,这里的土拨鼠好动,三三俩俩出洞觅食,但是他们好胆小啊,一点点动静,立刻钻回洞里,好半天好半天才又小心翼翼探出头。


D4(6.29)汤湘营地(海拔4500)—俄嘎营地(海拔4680)徒步8公里 累计爬升550米 最高海拔4675米

     这一天还是阴雨天,上午九点半出发。
走500米左右爬上第一个垭口,抬头突然发现左前方出现雪山,若隐若现神秘莫测,云雾掩不住它的壮观。
     我不知道,这些神山在别的季节会不会露出全貌?
     我看见的都是一瞬间漏一点点某一部分,越是琢磨不透,越发让人向往。

     环切过一座山,徒步两公里左右到达嘎玛沟。嘎玛藏布河(百度查到的名字)像一条白丝巾在谷中飘向远方,云雾中朦胧中更壮观更让人喜欢。
     走进入嘎玛沟,超大灵幻谷底贯穿雪水,涛涛流水声震耳欲聋。
     河边嘎玛沟是热嘎营地,今天我们路过这里。

     过了嘎玛沟,又是一段缓坡爬升,然后进入长长的灌木丛。
     这条路的前进方向左面是冰川河流,左前方有忽隐忽现的雪山。
     这天难得的看见了一片一片蓝天,但相对来说还是云彩多。

     嘎玛沟之后一直沿着河谷逆流而上,尽头是冰川。
     然后开始爬升非常非常陡峭的大斜坡碎石路。
     我们走在碎石塌方斜坡路上,在山的中上段。前进方向的左侧是冰川,峡谷。
     我问同行的藏民,这叫什么冰川?他也不知道,他只说这一处冰川可比以前小了很多很多。

     翻过碎石坡,又环绕横切过一座山,眼前出现这样的美景,大家欢呼雀跃。
     虽然是雨季,难得看见晴空万里,还不得看见神山全貌,但是我们收获了另一番美景——花的海洋,杜鹃花的世界!

     晚上的营地,神仙住的地方。
     这里没有牧民的石头房,我和小戴也和大家一样,在朦胧细雨中 扎帐篷住帐篷。
     这么美丽的地方,有不少乐不思蜀的人,比如我。



D5(6.30)俄嘎营地(海拔4680)—东坡大本营(轻装)—热嘎营地(4260)徒步14.6公里 累计爬升550米 最高海拔5055米

     这天早晨我是被帐篷外的惊叹声,嘈杂声惊醒的。威严壮观的雪山群露出真身,巍峨雄伟无以言表。珠峰 ,洛子峰,马卡鲁峰,珠姆郎桌,虽然没有同时显现,但是他们都在某一瞬间显露山体的一部分;一会儿山尖,一会儿山腰;一会儿此山,一会儿彼山。
     谁先出谁后出,露出哪一部分?这些都取决于风和云。自由的风和自在的云,随心所欲的描绘着雪山  大自然,给我们展现出梦幻般的景象。

     吃完早饭,原计划是再往里走更贴近珠峰的地方——珠峰大本营。远近距离随意。走个往返,然后往回走到热嘎营地。
     本来有些人是想去的,但是早晨吃完饭又开始淅淅沥沥下毛毛雨,没有一个人想去大本营。
     有高反不舒服的,有不那么执着的,有觉得天气不好看见珠峰的几率不高的;只有我一人一心想去。
    不管能不能看到珠峰,不管刮风下雨,如果不去,终究会是不可弥补的遗憾,我毅然决然只身前往。

     朝着珠峰的方向前进,一路缓坡上升,前进方向的左侧谷中冰川化成的雪水滔滔不绝流淌下去,河水浑浊水量很大。
   中间的大石头淹没水中,两边河床大小石头被水冲刷的光滑润泽,河床两边都是低矮灌木 ,期间夹杂着各种野花,主要还是紫色杜鹃。
   前进方向的右侧山坡,整面整面都是紫色杜鹃花,山梁上有几头牛悠哉悠哉的散步吃草。

     离当日出发点两公里处海拔4900大片高山草原,有一户牧民。我进山的时候牧民还没醒来,简易帐篷前有七八头牛,侧面拴着一条黑狗 ,我路过的时候它们两眼惺忪,刚从睡梦中醒来。狗没有吠叫,牛没有动。

     我回来的时候路牧民已经醒来,正做在帐篷前双手摇晃羊皮袋子,里面装了牛奶已经发酵变酸,能闻到酸味。

     走到离当日出发点4公里处看见正前方天空云雾中惊现一座雪山的山尖,在白云的簇拥中,显出正三角形,前进方向左侧还有一排雪山群。当时我不知道是珠峰还是洛子峰,抓紧拍照。仔细认真用心看着望着,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只因为  云端上的风太任性,风口上的云太调皮,天上风云莫测雪山忽隐忽现,每次展现雪山一角,形态各异,一切全凭风和云的心情。
    这一天我从俄嘎营地去珠峰大本营走了4.6公里。领队要照顾大家,我只能一个人前往。我和领队说好,会在下午三点之前回到俄嘎营地。
     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缓慢上升,再加上高海拔,每公里都在20分钟以上的速度。我大概算了一下时间,决定不管远近走到中午12点,就要往回走。
     中午12点的时候,我站在离当日出发地4.6公里处,望着珠峰和洛子峰的方向,久久不肯回头。没看到神山全貌,心里有万般无奈和不舍。又多等了半小时,到了12点半,不能再拖延了,我一步三回头往回走。
     回来都是下坡,比去的时候速度快了很多,下午一点半回到当日出发地——俄嘎营地。
     回来的路上,摇晃羊皮袋子的牧民问我:看到珠峰了吗?我给他看手机里的照片,请他帮忙判断是不是,他放大手机里的图片看一眼,只一眼,马上很笃定的说:是珠峰!
我轻闭双眼,双手合十,感谢神山成全,不虚此行啊!

     一个人奔走在5000米高海拔世界屋脊珠峰脚下;抬头可见雪山,低头满目绿草,满山遍野鲜花烂漫。
敢想敢做,整个山野,整个世界,属我一人,何其快哉!
我大声呼喊自己的名字:李☆☆,我爱你!真的真的很爱很爱你!

     回来时,毛毛细雨浇灌的嘎玛沟的景象,远山朦胧,青山翠绿。

     晚上营地——热嘎营地,没有牧民石头房,扎帐篷。
     水流清澈,野花灿烂,沟谷宁静。



D6(7.1)热嘎营地(海拔4260)—措学仁玛营地(海拔4950)徒步6公里 累计爬升880米 最高海拔4980米

     早晨七点半左右天空一角出现蓝天,显现三座雪山,浓重的云雾中半遮半掩。
     领队黑鹰面向雪山双手抱拳举过头顶嘴里叨叨咕咕说:雪山啊,请现身吧,我给你跪下了!说着他真的双膝着地跪向雪山。对雪山的崇拜热爱之心表露无遗。
     我们12人从遥远的东北吉林千辛万苦风雨兼程来到神山脚下,队里好几人高反严重,脸眼皮浮肿 拉肚子上火的,不是对神圣雪山的真心热切向往  谁会心甘情愿来遭受这份辛苦呢??

     营地出发直接200米爬升距离只有0.81米,足见其陡峭。爬山岭之后是500米平路。
    在海拔4900米的地方,藏族同胞健步如飞,连唱带跳。这里的藏族人民吃苦耐劳,勤奋善良,憨厚淳朴,他们的快乐非常简单。那位女性藏民爱笑爱唱歌,她的歌声悠扬甜美,很有劲道,穿透力很强,响彻山谷。
     每到一处营地,男性藏民各司其职;有放牛马的,有打水捡柴火的,有整理收拾他们自己随身物品的。女性藏民负责做饭,每天晚上都做针线活,缝补衣服。

     过了一公里左右大平地,开始缓坡上坡,有缓有陡。期间横切三个山包。植被如往常,遍地紫杜鹃。

     下午两点左右到达措学仁玛营地。扎帐篷的时候抬头突然发现雪山,好漂亮的雪山尖!
      营地有牧民石头房,但是已经有人住下了。和我们一起的藏民也搭了大帐篷。这两波藏民围坐在一起喝茶吃自制饼,他们真的很像一家人。
     一直阴天,下午开始下雨没停。我们在细雨中搭帐篷,吃晚饭。
    

D7(7.2)措学仁玛营地(4950)—优帕村(徒步)徒步11公里 累计爬升540米 最高海拔5345米

     早晨七点美丽的晨光。
     朝霞,雪山,帐篷,牛马……好梦幻啊!

      出发,开始上坡。离当日出发地0.61公里处海拔4986米处, 超大号高山湖。山坡上一条一条白丝带,是流水形成的瀑布。宁静的湖面没有一丝波澜,宛如一面镜子,湖面映照出  山,云,还有路过的  我们。在湖边山坡上凝望湖面,湖底大石头清晰可见。
      这里会不会有蛟龙藏身?抑或是龙王之子的别墅?碧蓝深邃神秘,让人遐想连篇。

      离当日出发地2.16公里处海拔5260米 。 翻山越岭,全是这样的石头山。整座山就是一块大石头。上面光滑还倾斜,需要小心。
    短短1.5公里左右,爬升300米,确实很陡啊。 爬过这段大石坡时,有一位男队员,不慎跌倒,滑入大石头缝中。还好有惊无险,没受伤。
     还有一位女队员,脚底一滑,直接趴在大石头上,像青蛙一样,四脚着地,一点一点爬过去的。

     朗玛拉垭口
     离当日出发地2.58公里处,海拔5320米。垭口的两个山尖,现场看是很有压迫感的。风很大,抓紧拍照,赶快下撤。领队在上垭口的山坡上,碰见了大片大片的雪兔子,正在盛开。
     雨季雾气很重,能见度很低。我和小戴只顾认真看脚底的路,再加上高海拔上坡很累,无暇顾及周围的情况,很遗憾啊没有发现雪兔子。

   

  翻过垭口之后一路下坡。小戴在头几天都高反,最后这一天,完全没有高反症状。我们俩一路欢声笑语,连跑带颠往下跑,玩的真痛快。
    上坡有多辛苦,下坡就有多欢乐。大气磅礴的景色,叫人心旷神怡。
    不到下午两点,我和小戴到达终点。
     山下的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总能看见,什么国内十大徒步线路  之类的视频。然后再问你,你走过几条啊?以前很把这些当回事儿,数数自己走过几条?现在我不会了。
    
     走在大山中我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快乐和自由。
     登山徒步之旅,如同人生之路,不在于路途的高低长短,而在于沿途的风景与内心的成长。

     珠峰东坡徒步线路,我爱了!值得我回味一生。
    

18

请赞赏鼓励下作者!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花正好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花正好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