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专题> 出行记录> 安徽起风尖-红头岭-牛王寨-小红岭野穿

安徽起风尖-红头岭-牛王寨-小红岭野穿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安徽起风尖-红头岭-牛王寨-小红岭野穿

2022-05-03 02:10:11 4160

“山就在那里。”

疫情中的五一假期,本市起风尖-红头岭-牛王寨-小红岭野穿小记:

很久以来就一直向往行走在山野,然而心底的愿望总是被现实所压抑。

去年终于在所在的城市找到组织,认识了可以一起爬山一起野的朋友,才慢慢又燃起了出去走走的激情。

然而散布全中国的疫情,使得各地防控政策升级,加上工作原因,五一假期也不能出合肥市,只能在合肥市内选择爬山。

放假前一天晚上,快躺床睡觉了才微信里面约好,假期第一天,来一场说走就走野穿。

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到达壮实住的小区,由他开车,导航直达三冲村,路上好鱼和我们联系,约好在三冲那边汇合。


开车路上一路有多处防疫扫码检查,九点多到三冲游客服务中心,想找个地图印刷品,可惜没有


又往前开了一点,一直到巢湖源附近停车,十点钟好鱼赶到,和我们汇合,稍微整理下行装,十点十分正式开始徒步了!

路过景区地图上提到的寨洼古民居,在好鱼的指导下,从一小片茶园开始,直指第一座山头,起风尖,海拔没有查,看地图大概540米多点。

因为常规路线是从红头岭那边过来,所以我们走的这一段路少有人走,高度爬升很快,而且丛林密布,带过去的镰刀不给力,作用不大,后悔没有带砍刀来

不过这些都阻止不了我们一路高歌猛进,很快攻上。

阴天,凉爽,正是爬山好天气,不过能见度稍微差了一点。

稍事休息,继续赶路,起风尖到红头岭。这一段有明显路迹,还有很长一段已经有修路的工人师傅在修台阶路了,我们很快掠过。

不过从起风尖到红头岭的山梁上看向山谷,景色还是很美的,也明白古人为何会有虚怀若谷这个成语了。

红头岭到牛王寨的路,才是真正的挑战,一来我们三人都没有走过,二来之前虽有人走过,但很长时间应该都再没有人走了,植被茂密,而且乔木灌木草丛层次丰富,密密匝匝,路线很难辨认。但决心已定,剩下的就是勇往直前,冲!

遥望牛王寨


看过地图,不管怎样沿着山脊线,总能走到,中间过程十分辛苦,好多地方之前踩出来的路迹已经回归自然,丛林里面我们多次迷路,走岔,但市内的第一高峰就在眼前,指引着我们不断向前。一路上上上下下,我至少有两次都以为已经到了,结果上去了一看还要再翻一个山头,真的是上上下下的享(zhe)受(mo)……

沿途除了远山,也有金银花、野铁线莲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供我们欣赏。

最后我们翻上这座大石头山顶,再向上几十米,从竹林里俯身穿行而过。下午一点,终于成功抵达牛王寨——合肥市最高峰。


牛王寨已经是开发过的景区,从另外一侧有登山台阶上山,但山顶的布置和审美真的是一言难尽,毫无特色影响体验,不过至少有垃圾桶,让我们处理掉了一路上产生和收集的垃圾。

分享了食物,坐下喝了些水,我们考虑回程的路线了(真的是说走就走的徒步之约,完全没有考虑好全程就出来了),有几个选择:继续按听说来的经典路线徒步到老和尚包再找路线回到巢湖源我们停车处,但考虑到可能会下雨,赶回市区时间也不一定充裕,另外我们三人也没有走过这条路线,从地图上看要回到我们停车处绕道很远,遂放弃;第二个选择是原路返回,但是我们仨都是不喜欢走回头路的,一致否决了;从山顶看了下大致方向,能看到两个村庄,沈庄和小红岭,被一条山脉分开,于是考虑从这条山脊下山,到小红岭再绕道回巢湖源。简单商议就达成一致,开始返程。

路过一两个险要的地方,拍出的照片很是能唬人。

过后就是一阵速降,有大片杉树林,间杂一些松树,落叶很厚,缓冲了下坡给膝盖带来的冲击。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沈庄上边,从牛王寨山顶上看到的小小红屋顶房子就在脚下了。为了取捷径回到出发点,我们决定直接横穿到小红岭。

好在此时的山梁高度已经不高,很轻松翻越,途中路过竹园和茶园,横跨了一条不知名的谷底小溪。

小红岭人家不多,但有几处气派的大宅,不知是纯正私宅还是用作民宿或是酒店。

村民很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得知我们的徒步路线,很是惊讶(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说他们就在山脚下住,平时都不爬那么多山。剩下得就是回到停车地点了,都是铺装好的路面,带着满足和休闲放松心情逛了过去。

路过一棵古树,问村里老人这树大概有多大年岁,老人说他也不知道,但是他生下来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有这么粗壮了



大概下午三点,回到停车地点,全程5小时,我记录的轨迹距离应该不甚准确。


原地休整过后和好鱼道别,我和壮实一起驱车回家。一路上由于防疫检查多有波折,但并没有影响这次徒步野穿带来的开心和满足,以至于第二天我俩又去了一次,不过第二天是和我们的组织:行云野鹤徒步登山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而且在团队伙伴的带领下顺利走完了牛王寨到老和尚包的徒步路线。

起风尖,牛王寨,红头岭,老和尚包,这些其实都是些小山包,在很多登山的老鸟眼里可能真的不值一提,但是在疫情防控的当下,她们还是让我体验到了户外登山的乐趣,在大自然山野之间行走的自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山野之间的松涛和鸟鸣,树木的清香,云雾的撩抚,还有好友的陪伴,真的让人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和现实的烦恼。

感谢行野团队和一同徒步登山的好友,在这样特殊的时期里,还是带来了这样美好的体验。

另外我的猫参与了这篇帖子的写作,要是有错别字啥的,都是他打出来的……

11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rayjay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rayjay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