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1段】

相关活动:中山300M+户外【长环征程】
相关轨迹:300M+【长环征程】第四段
相关轨迹:300M+【长环征程】第五段
相关轨迹:300M+【长环征程】第六段
相关轨迹:300M+【长环征程】第二段
相关轨迹:300M+【长环征程】第三段
相关轨迹:300M+【长环征程】第一段
【长环36公里18峰图】

【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简称长环,整条完整线路共36公里、18座山峰,是一条强度极高的登山拉练线路,沿途经过:尖石坑山顶116m、狮头山307m、天葬坟328、千秋岭356m、照天烛280m、白云顶368m、马填岭317m、梅花地顶375m、风吹罗带山431m、五桂山主峰531m、检金顶335m、社公背347m、箭竹山361m、大观音328m、白云仔顶338m、屎缸坑顶234m、破锅山269m、松环山90m、八稔障280m。

【长环的了解】长环,即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了解长环必需了解长江水库,《广东省中山市地名志》载:长江水库,在石岐东南8.5公里处。因地处东区办事处长江坑,故名。1960年1月动工,1963年基本建成。集雨面积36.4平方公里,总库容504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132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结构,迎水坡砌石护坡、水泥沙浆勾缝。主坝顶面长330米,宽6米,初建时为土质路面,1984年改铺花岗岩石块路面。最大坝高20.03米。

长江水库是中山市最大的水库,其水域面积巨大,有众多山溪河流汇聚,中山市最长的山溪河流“小隐涌”又名“宫花水”的水源来自长江水库源头。
《香山县志》载:宫花水,在县东二十里。《申志》云三十里误。为五桂长江山众水所汇,《申志》但言出长江山未悉。翠潋绿波,瀰漫旋折,板桥数处,复设小舟以备潦涨。《祝志》
《中山市水利志》载:小隐涌,发源于五桂山主峰和风吹罗带峰之间,上游是长江水库,主干流向北及东北,流经大寮村汇童子坑水,过旧屋林,出西桠,经大环村,注入横门水道,全长25公里。

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是环绕着长库水库众水源核心盘谷,该谷地包括了整个东区街道东南部和五桂山街道、南朗街道部份区域。“长环山脊”是东区街道、五桂山街道、南朗街道和火炬开发区的分界线,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长环”也就是绕着这4个镇(街)的分界线走一圈。该环线全程36公里,共18座山峰,累计爬升3577米。

关于我们对“长环”较早的了解来自于“8264.com”上的一篇名为“长环梦我的梦~三伏天顺时针穿越长江大环(作业贴)”,该贴由广东用户“ALEXRAIN”在2013年7月22日最后编辑。内容介绍了:长环线路历经山峰,9位成员在2013年7月13日凌晨5点10分从长江浪漫水城公交站门口出发,经过一天在次日凌晨完成了全程挑战。

【长环计划】2017年12月17日,我们300M+户外完成了攀登中山市境内所有海拔三百米以上的山峰的初始目标。踏入2018年,已完成“四十二峰”的我们在与敏君的一次交流中确立了挑战“长环”的计划。结合我们的业余体能,我们制定了“分段完成长环”的计划,户外强驴大神用昼夜走完,我们这些业余菜鸟可以将36公里18座山峰拆分为三段或者更多小分段来逐步完成。这样,我们每次只需行走十几公里就可以完成当天的份额了,剩余的部份逐一安排时间去完成。

【长环模拟拉练】因为长环是山脊环线,起伏落差爬升多,十多公里的山路平均下来可能要攀登五座或以上山峰,在正式挑战之前我们需要找一条等同或相近的线路作为模拟拉练。在2018年1月14日,我们挑选了约十多公里的“中珠分界山脊线”(简称中珠线)作为模拟拉练,该线路从田心公园进入,历经:高子坑、灯心塘顶、米塔山、禾叉坑顶、黄牛寨,共5座海拔300米以上峰后下山。经过模拟拉练,我们对36公里的“长环”有初步攀登计划。

【线路研究】36公里的长江水库山脊环线对我们这种习贯了休闲慢游的队伍是不可能一次性走完的,我们大部份成员的体能根本跟不上,就是体能OK,还有很多人不可能从白天走到夜晚的,大家还有很多事情,难得的周末休息时间,不允许全耗在登山上。所以,分段还是很有必要的!时间足、体能够的朋友们可以挑战一下一天闭环,常年越野跑的健儿们闭环可能不用一天时间。

在长环中,有众多下撤和登山接驳点,从长江乐园城门楼(长环常规起终点)逆时针方向起,分别有:双合山村虎迳(天葬坟和千秋岭山坳,即夺命坡下方)、逍遥谷、风柜口、五峰山主峰塔台、私盐迳(逸仙水库北库溪源,社公背西南山坳)、交剪门(箭竹山和大观音山坳)、小障山黄泥坑水库山坳、福获坳(八簾障凯茵新城山坳)等。在众多山坳口中,我们将“长环”初步计划成三段,即:“长环西北线”、“长环西南线”和“长环东线”。还可以视行程成员的体能表现再细分成六段,合理设置多个登山点和下撤点,这样我们就可以逐一挑战完成。

【长环启程】经过“队徽、队旗和队服”的设计制作,我们选择了秋高气爽的秋冬季节开展300M+户外“长环征程”,在2018年10月20日,启始“长环征程第1段”。参与启程的队友分别是:无欲则刚、豫南、海力、刘僖、卓凡、敏君、嘉敏、君豪、德文、达龙、英伟、静婷和丽琼,共13名成员。早上9点,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长环常规起终点“长江乐园城门楼”进行启程仪式,当然少不了我们300M+户外的航拍。在计划挑战“长环”前,我们除了设计队徽、队旗和队服以外,还准备制作“长环征程”系列活动视频,在比较有代表性的地点安排航拍和行程拍摄,希望通过拍摄,记录下我们的第一次户外登山长线。

【长环第一段】在长江乐园城门楼前完成“长环征程”启动仪式的两组拍摄镜头后,我们从长江乐园城门楼西面250米的“香山体育场馆中心”背后的山路起,以逆时针方向攀登长环。途经:出山虎(尖石坑山顶)、狮头山、天葬坟、虎迳,全程约8公里山路的“长环西北线”作为300M+户外开启挑战“长环征程”的第一段。

【上山】长环的逆时针方向上山路口并不难找,相比2016年以前的旧路口还没现在的好走,驾车者只要从原长江乐园城门外或在长江水世界等周边停车场把车辆安置好就能上山。现在,我们可以从“品小肴”和“香山休育馆中心”之间的小路进入,到达球场尽头边角上左转从“泰国武师总会训练基地”旁边的台阶小路上山。

经过森林区防火区监控提示杆之后遇右转山路要及时右转上山,在下一个岔路口左转继续攀爬,从基地入口至该山脊防火林带约200米,爬升约30米。到达“东防038”防火林带山脊后左转,沿脊主线向西南行走约1公里,到达环第一座山峰“出山虎”的峰肩位置。该山脊线路较平缓好走,是众多东部镇街或凯茵新城一带居民攀登“狮头山”的备选线路。坡顶距出虎山顶约320米,有一块“东防012木熟坑至尖石坑山顶(终点)长度1200M”的铁牌,可能是质量锈蚀的问题缺了一支立管,我们只好拿着进行拍照记录这处地点。

【出山虎】长环西北线逆时针方向五桂山地区大尖山列上的第1座山峰,海拔173米,山顶海拔实测225米,座标113°25’38.73”E,22°29’15.83”N。《中山市标准地名志》载:出山虎,在中山市中部,东区街道境内;属五桂山山脉,因山上长有很多出山虎这种植物,故名。东西走向。面积0.5平方千米,海拨173米。《中山市标准地名录》载:出山虎,在中山市中部,长江三溪居委会境内。面积0.5平方千米,海拔173米。沙石表层黄壤结构。种植松树。《中山市东区志》载:出山虎,高173米,东区办事处东南面5.2公里处,长江村境内,主植松树,绿化面积80%。

高德卫星地图“出山虎”位置有“叠石坑”的标注,经查相关资料并没有叠石坑的记载,也许是个土名,也可能是指《香山县志》中所载:元坛桥涌,源出蟾蜍岭西峡合双合山北峡之水。叠石坑可能对应古书中记载元坛桥涌上游其中小支流,该小溪从出山虎与狮头山之峡谷,经龙贡汇石榴坑(蟾蜍岭西峡水)和药学院西侧溪流(双合山北峡水)至三溪村出库充。

此外,“东方012”铁牌西南290米的山坳附近,在高德卫星地图上有“出山虎”的标注,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地图方的标注问题,正确的出山虎是在该卫星地图标注的“叠石坑”那儿。这些错误信息也不是我们能够纠正过来的,需要大量举证才有可能被修改,在红环线上还有两处需要高德卫星地图纠正的标注,后续“红环征程”的游记上再作介绍。

狮头山和出山虎之间的山坳上有一处较为突显的石头,此处海拔100米,是一处值得打卡的拍摄地点。过去走牛牯石、天葬坟、狮头山、出山虎至长江水库的这条“长环西北线”西段的时候,我们也受此处优美的环境所吸引并拍照留念。今天开启的“长环征程第1段”我们少不了把这里作为航拍地点之一,留下长环征程山上的第1张合照。

接下来,我们离开出山虎,前往下一座高峰“狮头山”,登山的线路会越来越陡峭,相比出山虎低丘会增加一些难度。我们将要从这里沿西南方向的山脊防火林带攀爬约770米,爬升约200米,才能到达狮头山顶。长环的山脊防火带有一点很好的地方,就是防火带上的荷木特别高大且茂密,行走在其中基本不用做防晒,帽子也可以不用戴,只是接近狮头山东侧的山坡比较陡峭,需要消耗较多的体力。

【狮头山】别名:奶頭山,长环西北线逆时针方向五桂山地区大尖山列上的第2座山峰,海拔305米,实测海拔304米,座标113°25’24.03”E,22°28’44.53”N。《中山市标准地名志》载:狮头山,在中山市中部,东区街道境内;属于五桂山山脉。因山形似母亲的奶頭,初名奶頭山;后雅称为狮头山。东至虎狮山,南至虎狮山,西至石子坑北至石子坑。西北至东南走向。面积2.04平方千米,海拔305.1米。

《中山市标准地名录》载:狮头山,在中山市中部,长江三溪居委会境内。面积2.04平方千米,海拔305.1米。土表主要为黄壤,种植松树。
《中山市标准地名词典》载:狮头山,在东区街道东南部,长江三溪社区境内。属东区街道。东、南至虎狮山,西、北至石子坑。因山形似母亲的**,称**山,后为了雅称,更今名。海拔305米。山体由矿石构成。土表为黄壤覆盖。主植松树。有简易路通山脚。

《中山市五桂山镇志》载:狮头山,在镇政府东北4.3公里,长命水东南1.5公里,种有松树。
《中山市五桂山长命水村志》载:狮头山,位于长命水村东南面,因山形似狮头故名。属五桂山山脉之长腰龙山列,主峰305米,东南走向,山体矿石结构,黄壤表层,山上松林茂密,生长良好。

狮头山是中山户外界网红山峰,登山人流量前三的较有名山峰。在近年兴起的户外活动中,登山观日出成为了户外活动中比较炫酷的事情,位处长江水库西北方向的狮头山具有众多山峰没有的山水美景。从顶峰位置的土表光秃层面可以肯定,这里无论风雨都会有人攀登。曾有一些户外登山发烧友在台风最猛烈的时间爬上山顶,感受飓风的来袭,在天青气朗的日子更是人来人往。

由我们300M+户外评价的中山户外二十景里,“狮山日出”和“丫髻日落”是不相伯仲的网红景点。得天独厚的日出美境吸引着中山及周边城市登山爱好者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某年的国庆节前往狮头山山顶观日出的人数超过百人,我们300M+户外在2017年8月13日组织的“旭日东升,狮山耀阳”登山观日出活动当天,山顶之上也有70多人停留在狭窄的山顶开阔处观赏日出美景。当太阳缓缓从东面远处的山海之际升起,山下的长江水库上映天各一方的湖光倒映,让人赏心悦目、值得一往!

狮头山呈西南至东北走势,山顶东南侧山坡地势险要,全是悬崖峭壁树木较少不宜靠近,西北也很陡峭但林木较多相对安全。沿 着长环主线的西南面是通往下一座天葬坟的方向,东北面是刚上山的陡坡,比较开阳适合无人机航拍。我们在长环活动视频的制作计划里,会在狮头山顶航拍一段登顶视频,这是我们与众多户外团队的最大区别,待全程结束闭环后,制作“长环征程”专辑小视频。

狮头山与天葬坟之间有一个小峰,距狮头山西南约430米,海拔292米,座标113°25’11.53”E,22°28’37.19”N。山顶附近立有一块“五防001三钉窝顶至石排山脚(终点)长度:1373M”的铁牌,从铁牌上的信息可以推测,该山顶应该对应文字信息中的“三钉窝顶”,而西北方向防火林带的末端应该对应“石排山脚”才合理。依铁牌上的文字信息,我们有理由相信,此山峰名为“三钉窝顶”,是长环西北线西段的第3座山峰,不过因为书本和各方地图上都没有记载标注“三钉窝顶”的信息,我们只能将它排除在“长环18峰”之外。从“三钉窝顶”下来,我们继续沿西南方向的长环主线走。“三钉窝顶”距“天葬坟”680米,需要下一个小坡之后再上坡,该坡段比较平缓,长度约490米,爬升仅110米左右,是长环线上唯数不多的平缓山坡。

【天葬坟】古名:蟾蜍岭,别名:刘公峰,长环西北线逆时针方向五桂山地区大尖山列上的第4座山峰,海拔340.6米,实测海拔330米,座标113°24’58.93”E,22°28’20.84”N。《香山县志》载:蟾蜍岭,在县东南三十里。南接虎迳,北历得能都虎尾、三角塘、紫马岭、齐东、土瓜岭诸山。西北入良都牛起湾山。俱同上

《中山市标准地名录》载:天葬坟,在中山市中部,南桥村委会境内。面积0.55平方千米,海拔340米。土表主要为黄壤,种植松树。
《中山市五桂山镇志》载:天葬坟,在镇政府东北3.1公里,长命水东南1.7公里,种有松树。
《中山市五桂山长命水村志》载:天葬坟,位于长命水村正南面,其背后为东区的长江村域。属五桂山山脉之长腰龙山列,主峰海拔340米,南北走向,山体为砂石结构,黄壤表层。主植松树,宜林面积已全部绿化,有小路通往山上。

天葬坟的名字听起来有点恐怖,但此山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传说故事。《中山市标准地名词典》载:天葬坟,在五桂山街道东北部,南桥村境内。属五桂山街道。东至长江景区,南至牛牯石山,西至长命水工业区,北至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因古代有一刘姓人在此营葬两位亲人,故名。海拔340米。山体由砂石构成。土表为黄土壤覆盖。主植松树。有简易道路经此。

《中山市五桂山镇志》又载:传说在宋代,有一天,住在香山县城东土瓜岭的一位刘姓村民,农闲时节,带着一只跟随自己十多年的猎犬,到双合山一带打猎。时近午时,太阳正烈,刘坐在一土坎下面日休息。刘刚坐下不久,太阳忽地不见了。突来一阵狂风暴雨。刘无避雨工具,只得紧贴着土坎。由于暴雨的冲刷,直立的土坎忽然倒塌,刘未回过神来,使刘被埋在土下。不久,暴雨过去,天也晴了。跟随主人的老猎犬,见此情景拼命地用双爪去扒泥土,直扒得双爪鲜血淋淋,也没见到主人踪影。老猎便狂奔10多公里赶回家中满眼泪水,用牙叼住刘妻裤腿向外拉,哀不己。刘家妻儿见此情景,惊诧莫名,又只见猎犬归家而未见丈夫回,猜想丈夫可能出事,便随猎犬匆匆忙忙奔向山里。到了出事处,只见一个新土堆突在目。原来是猎犬为救主人扒土时无意间堆成的。猎犬跑到此处,不再行走,趴在土堆上哀吠不绝。 刘家妻知其丈夫已不可救,再加上迷信风水,就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到此左看右看,远看近看,感慨地对刘妻说:“天葬、天葬!你看这地方,两峰夹一谷,谷中有平地,平地即处。妙哉、妙哉!刘妻听信了风水先生的话,没有再移葬丈夫,只是把土堆垒得更高点而己。但那只猎犬,却怎么也不愿下山,结果饿死在山上,刘家人感其忠义,就把其葬在主人身旁。其后不久,刘的3个儿子先后搬出了土瓜岭,大儿子搬到溪角。其后代人丁兴旺。数百年后,仅溪角一带,刘姓已有万人,还没有统计由此迁到海外的其他子孙。这些后人中,有成就者众。据说,直到抗日战争前,每年清明节,溪角刘姓村民,都到天葬坟处祭扫,每次祭扫时,朝天放土炮,声震四乡,其祭扫场面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中山市五桂山长命水村志》也同样记载了这个民间传说,内容大致相同,还记载了刘汝贤(即《中山市五桂山镇志》刘姓村民)之妻年老去世后,其子孙欲在天葬坟建夫妻合葬墓,当抬棺到长命水白兰桥东侧山边时恰遇倾盆大雨,家人连忙觅地躲避,棺木放于地下,雨停时棺木已埋入土中,众人皆说此天意送此堆土为冢,因而该山土名叫地葬婆。

天葬坟沿山列向西南延伸是“红环”线上的“牛牯石”,我们需要从天葬坟山顶向西南偏南方向下一段约200米距离的陡坡,从海拔330米下降至海拔215米,来到“长环”与“红环”重叠线上的起点,在这处立有“五防004石古双合山公路至牛牯石天葬坟(起点)长度1682M”铁牌。从这里开始一路向南历:千秋岭、照天烛、白云顶、马填岭、梅花地顶、风吹罗带至五桂山主峰,既是“长环西南线”也是“红环东线”,还被称为“八峰线”。

天葬坟与千秋岭之间的山坳是“虎迳”,是古代仁良都五桂山双合山村通往得能都长岗村的山迳通道。《香山县志》载:虎迳,在县东南三十里。平坦如迳,北为蟾蜍岭,西为双合山。七十年代初,由于兴建长江水库,宫花水(小隐涌)在横栏山与出山虎之间筑坝蓄水,原长岗(长江)、旧屋林(九曲林)、蔗埔、嵩埔、横栏山、横栏诸村响应工程迁出宫花水上游一带山谷,“虎迳”也失去了两都村落的要道地位,如今只有部份户外徒步爱好者从此迳前往长江水库边上的“煎鱼湾”。

从“五防004”铁牌至“虎迳”约550米,下降约165米。到达“虎迳”已是下午1点30分,由于此行是“长环征程”的首段线路,考虑到接下来的连续几座山峰的下撤点不是十分理想,下一段接力起点又要深入山里,队友们的体力欠佳,继续走下去可能会到傍晚夜间,大部份成员都没有准备头灯或其他照明用具,在疲倦的情况下摸黑下山会有一定风险。所以,我们决定从“虎迳”出山。

虎迳西南面是双合山村,不了解五桂山街道村落的登山徒步者会误认为“双合山”就是“双合山村”东北方向的“牛牯石”山体,很少人会认知山下的小村庄的名字就叫“双合山”(惯性省略“村”字)。据《中山市五桂山镇志》记载:双合山村,在镇政府(街办)北偏东1.6公里处。该村因后门山有两山峰相连竞势,宛如合一,故而得名。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年),邻村汛地李胜葵迁此居住,廖、贺两姓亦随后迁来。双合山村聚落在千秋岭西麓,呈线形分布。

现在的双合山村南面已建起“百万花草园”,成为市民假日休闲度假地点,很多市民在这里组织家庭乐、搭帐篷野餐等小型聚会。近年来,由于很多登山者从“百万花草园”借道前往“长江水库西坑尾”观看落羽杉,对园区的围闭经营造成一定影响,从此登山过客会被拒之门外。现在登山客要从山里借道出来,也会以“私人园区,禁止登山”为由不许自由进出。

给無欲則剛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