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疼痛的自我诊断

在爬山徒步后,能对自己的膝关节损伤进行自我诊断,对症护膝训练或治疗是保护膝关节的第一步,能让膝关节延长寿命,否则户外徒步之旅很有可能在进圈10年就终结。但好多驴友对自己膝关节什么位置损伤,应该怎样针对性保护训练或治疗并不清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膝关节结构

二、膝关节的活动方式
三、常见的膝关节疼痛

1、膝关节上方疼痛:
①股四头肌肌腱炎:股四头肌腱劳损、发炎。髌骨上缘压痛、出现轻微肿胀,屈膝时有疼痛、摩擦、阻塞感。
②髌骨软骨上缘磨损:屈膝位出现疼痛,是髌骨软化的一部分。
③滑囊炎:按压有疼痛,股四头肌在紧张状态下反复摩擦滑囊或受到撞击等,均会导致炎症,伴有轻微肿胀。
2、膝盖下方疼痛:
①髌腱炎:髌腱末端病的一种,发生在经常跑跳的运动爱好者身上。
②髌下脂肪垫炎:髌下脂肪垫由于各种受到挤压而出现的周围炎症,膝关节疼痛,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
③滑囊炎:髌腱压力过大或受到撞击而出现疼痛并伴有轻微肿胀。
3、膝盖内侧疼痛:
①鹅足炎:常发生在跑步运动爱好者身上,“鹅足肌腱”压力过大,而腿外侧力量偏弱而导致问题。
②内侧韧带或支持带损伤:通常外伤可能导致内侧韧带损伤,有过髌骨外脱位的经历可能导致支持带损伤。
③内侧半月板损伤:骨头缝按压有疼痛,因膝关节接收过多的落地扭转力,或是腿型不正而导致损伤。
4、膝盖前方疼痛:
①滑囊炎:一般是股四头肌过紧导致膝前方压力过大或撞击后出现,可能伴随肿胀情况。
②髌骨软化:常发生在运动爱好者身上,通常因为力量不平衡导致下肢力线不正,从而引起髌骨软骨在关节里长时间摩擦而导致损伤。
③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中心,逐步累及整个膝关节,包括软骨下骨质、韧带、关节囊、滑膜以及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等,导致关节疼痛、僵硬。最终发生膝关节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其发病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先天性关节异常、畸形等多种因素有关。
5、膝盖后方疼痛:
①肌腱炎:包括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等,因发力方式不正确,某部分肌群长时间紧绷而出现的炎症,一般放松后好转。
②腘窝囊肿:走路不适,后方有发胀的感觉,常见于腓肠肌、半膜肌滑囊合并到关节囊内形成的肿胀。

四、膝关节损伤的自我诊断
1、下蹲时感到膝关节发胀,下蹲困难。判断是膝关节里面有水(关节液、脓或血),而且多过正常。
2、下蹲后站立困难或有疼痛,爬山徒步时或上下楼弯曲时膝盖骨疼痛,或屈膝久坐后疼痛。判断是髌骨和股骨髁凹陷的关节面受到挤压,有损伤就会疼痛。
3、膝关节经常疼痛,屈伸时有咯噔的响声和感觉,甚至有疼痛。判断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并且瞬间不能活动膝关节。下山、下楼梯时、腿弯曲时疼痛。如果碎裂的半月板不平,滑移时就会产生咯噔感和响声。如果碎裂的半月板缘在滑移的推动下打折,会产生瞬间的剧痛。
4、负重跪倒受伤,膝前有肿包,不能碰触,有疼痛甚至剧痛。判断:髌骨前血肿、髌骨骨折。跪倒时,髌骨在股四头肌腱和髌韧带牵扯下,被股骨髁挤压,容易引起碎裂。
5、负重跪倒时,小腿在外侧,膝关节内侧疼痛或者外侧也有疼痛。判断:内侧疼痛是内侧副韧带损伤、外侧疼痛是外侧半月板损伤,严重的话是胫骨或股骨外髁的骨折。这个动作等于把膝关节向内侧掰,股骨内髁和胫骨内髁的距离瞬间增大,内侧副韧带容易受伤。同时股骨外髁和胫骨外髁过度受压,受压的外侧半月板可能碎裂。力量过大,还可以使骨头碎裂。
6、有过撞击性的外伤后行走时膝关节不稳定,感觉晃动,膝关节无力。判断:可能有前后叉韧带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是限制膝关节活动的中央韧带,如果损伤,会使股骨髁在胫骨髁上活动度加大,引起关节不稳定,容易反复受伤。
7、睡眠中莫名其妙地出现膝关节红肿疼痛。判断是痛风性膝关节炎。爬山徒步,长期受凉、受潮引起。
8、单足站立膝关节痛,行走时疼痛腿软,支撑时间不及好腿时间长,形成跛行,疼痛点膝内侧或膝外侧。判断是胫骨或股骨內髁或半月板损伤,当有损伤时,会出现负重痛。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不会很痛,会出现痠痛伴膝软,所以行走时出现跛。
9、腿弯疼痛,行走加重,休息减轻。有时囊性包快。判断:膝关节囊后壁、膝后筋膜、脂肪血管或韧带损伤。行走的时候,膝关节反复地屈伸,在用力过度伸直时会损伤筋膜和腘窝内脂肪和血管;行走活动过久,会伤及腘腓韧带。

上述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不论其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膝关节过劳损伤。根据上述所列,大致判断后,轻微的损伤,可以制动(不做屈伸活动),局部冷敷,做物理治疗。严重的要到医院去做专业治疗,康复后再去户外爬山徒步。(本文结束)
给江湖强哥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