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样的龙斗峰
【封面 甜心龙尾】
这次是三刷龙斗峰了,其中第一、三次都是常规环线,第二次则是从龙斗峰到黎壁石,简称龙黎线,强度较大,从凌晨三四点走到天黑六点,龙斗峰在这里只算一个前奏。重温了前两次的游记,第一次是个大晴天写的比较兴奋,色彩丰富;第二次赶上云海,景色又不一样,但都是深冬冷哈哈。其实是紧挨着下一周去的,算是连续作战。这种事曾经在第一次去三水线干过,然后觉得不过瘾,也是挨着下一周再走三水。这算不算真爱!俗话说真爱无敌,转瞬即逝。真…..的吗?是真爱的真,还是说这句话是真?真诚是必杀技,因此如果说出这句话时你的表情也非常真诚,那就是真的了,毕竟事不过三。
这次去了满满一大巴车人,会拍的不少,素材非常丰富,图片视频算是捡发财了,封面这张就是。至于既然那么丰富为什么选这张,概因龙斗峰险峻陡峭,破碎刚硬,走起来刺激兮兮,需要一位爱心甜妹来对冲一下紧张的情绪。
这次进山的时间比以前晚一些,登上龙尾时天都亮了,以前是到龙中天才亮,因此去了两次都不知道龙尾到龙中这段长啥样,这次看了个清晰版,只能说巨好无比,才会说是不一样的龙斗峰。
真正支离破碎感强的就是这一段,无人机航拍时视觉效果最为冲击,走在其中也有种沉浸的无感,爬山二字的真实现场版,是真爬,以前都错过了。按此推算,出发的时间以凌晨四点为最佳,最多俩小时登龙尾,赶上看日出。之后在光线的加持下开启龙尾到龙中曲折刀锋山脊的体验感拉爆。
刷一波龙尾到龙中段的视图,以前都是摸黑赶路没见着真貌,这次看到饱:
下图这是刚从龙尾下撤,前往龙中。有几波人,其中我们五十多人为最大的队伍,另一支东莞队人也不少。

左前方为龙中双峰,刚刚日出一半。此时还相距甚远

全部日出后的一个小山峰合拍,姑且称之为日出峰

以下四张为队友行进中的远距离抓拍




下图四张为近距离抓拍



下图为太阳与龙中顶重合

快到龙中时回望龙尾

插播一张首次来拍的龙尾,这次忘了从这个角度也来一张,可惜了,机位知道在哪。

登上龙中峰之一,大家开心合影在开满鲜花的小路

山顶下悬崖的绳索处,上下队友对望

视频版部分从龙尾飞跃龙中,第一次看,很难想象这段路是如此的支离破碎,真如弯曲的刀锋一般狰狞又巍峨,每一刻都在上下左右的爬山,海拔一千二三。
其次是险峰险点的视频,坐实广东第一险峰K2的名副其实。当时一路攀爬着走不觉得有多甚危险,现在一回看感觉又来了。
最险峻的龙中峰,有很多接近垂直的攀爬点,坡度五六十度算起步价。只是说山石的棱角缝隙多,树枝也多,都好抓手。有些地段别看是路面但崎岖且窄,两边深不见底的悬崖,需半蹲半爬着走,开不得半毛钱的小差。龙斗峰的体验感还是比较强的,需要手脚并用全身心投入,这也是她的野性魅力,一段时间不去,真就应了刘半农那句“教我如何不想她”。
龙尾到龙中这段有足够长的弯曲山脊穿梭,路面其实很窄,宽的地方最多三四米,窄的甚至不足一米,两边悬崖。只是因为草木茂盛挡住了部分视线,才没那么恐高感。其中要路过很多转角就是万丈深渊的豁口,肾上腺持续加满。这里是刚下龙尾不久,远处的山坡就是龙尾向阳面。
龙斗峰的险点几乎都集中在龙中段,所谓险在龙中。这里是下长山涧,估计有大几十米,坡度高,陡坎与碎石并存,需要借助绳索才能下来。这次去发觉不少绳索磨损+风化有点严重了,下降到半路突然抓到一段已经发毛的绳子,心里有点慌。
龙斗峰是一整条体隆起的山脉,其中龙尾、龙中、龙头是三个彼此相距几公里的高点,海拔依次为1250米,1350米,1381米,以龙头最高。一般大家都是从龙尾上、龙头下为常规路线。其中龙中是诸多山峰挨着一起,所以龙中是一片区域,龙头龙尾则相距甚远是孤峰。也因此走龙中段时需要在多个山峰山谷之间来回转换,巨石挡路碎石下坡走不快,高大的垂直山体就在头顶压迫感强。下图视频所拍的是其中一巨峰,能攀爬的面只有视频这里相对缓一点,其他面都是悬崖,广东第一险峰名副其实。几乎所有的峰都需要登顶才能过,翻山越岭之字面意思。三峰的连接处最低点也都超过了千米,龙中开始有几个自助卖水点,一瓶可乐15块,自觉扫码。
所以才说,真正的爬山,尽在龙斗峰!!!
另外插播一个关于龙斗峰所在的隘子镇的历史信息,竟然出过两位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一位是唐玄宗时期的丞相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就是他的佳作。在位期间力主处理安禄山,可惜李隆基没听。安史之乱后逃到川蜀的老李同志才想起来张丞相曾经力劝自己早点拿下安禄山,悔不当初。之后追封张九龄各种褒奖,那时张早已去世多年。另一位是张发奎将军,参与了近现代诸多对内外的战争,1980年逝世。
先上一张龙斗峰全景,好图!

下面开始刷一个全流程囊括所有艰辛紧张之美好了。
路过墨江,上上周去酃峰时路过的珠江的支流北江、的支流浈江、的支流。跑了这么远还是在珠江流域。

村头的大黄,半夜三更也不睡觉搁这趴着,见多识广了凌晨一点的热闹吧。

好久不见的拖拉机很能拉

村牌坊

皓月当空,大伙先去民宿休息,四点再进山。

快四点了,先坐一波敞篷车

上一张左拐,这一张右拐,山区特色,前头贼冷

瞬间就开始爬升了


头灯大军
三张路牌



两张路照,前面相对平缓,后面开始渐陡


两张树林之上的月光


三张接近垂直的攀爬段



视频现场版
这应该还是月光,蓝天月,头一回见

巨石小豁口

两张天色渐明,头灯如星

第二张行

爬到拐弯处,右拐二十米即到龙尾,这里有个缺口可以看到等会要走的山脊线和龙中顶峰。

拉近看龙中双峰,有点头挨着肩、夫唱妇随的感觉

到达龙尾,海拔1250米


户外人身材都好

还甜心

空中俯视龙尾全貌

登上龙尾才算正式开始千米之上的山脊之旅,未多做停留,直接左拐下撤,前面还有无尽的星辰高山等着我们。

立马就是一个巨滑的大坡,加上前一天下过雨,不仅滑还弄一身脏泥。这根枯树成了人手一抓的标杆,它就立在坡顶中央。

坡下完没走多远听到有人喊日出了

日出与山峰,单色调单线条,也可作封面

蹲在一个拐角处拍的

鲜花日出,花少了一点,但立意是可以的,等下回

三张龙中的日上顶峰



回首龙尾峰东坡

继续前方支离破碎的山脊线

日出小峰

合个影
再回望龙尾,越远人越多了

拍个合影,山人天日

侧影

背影

三张窄窄的山脊拐弯线


放飞无人机

三张高山灌木红粉花



三张前方远景爬山之人



三张后方远景



完美的山脊线特适合慢摇
远眺龙尾峰,渐行渐远

前望龙中峰,日出正盛

石头夹缝路

路过

攀爬
走过回望三张,一路爬角度提高一路拍



前方半山腰的人

赶到这个位置来拍后方,一直在上下左右曲折

三张顶峰佛光普照



更近了,龙中头峰巨大的破碎山体

成双成对


龙尾峰,离得越远看越开始有味道

开始爬龙中峰之一

抽空拍一张,这路段随时要爬一人多高的坎坡

再加三张回望后队



和一张龙尾

龙尾合影


这一长段山脊线的空中俯视版,弯曲又破碎
登上龙中第一个大山头,特点是开满映山红,拍








合影开满鲜花的小路

飞越映山红之顶,时而郁郁葱葱,时而暴露无遗。
你在拍风景

拍风景的人在拍你

从刚刚到鲜花山顶下来

看看后队还在


长在石头之间的一簇枯枝发了新叶,根部竟然还有一堆腐殖质泥土混合物,天知道它攒了多少万年才有这么点土壤根基。

崎岖山脊顶,比排牙山更险

空中看,这一段大石路其实相当险峻,两边是空的
蹲着走



小哥胆大心细,头盔都带上了

在此找了个位置小合影

山顶的绳索悬崖,五六米高

老哥带头

上下两个视频
空中俯拍此悬崖
近拍


先撤了,后面的兄弟姐妹慢慢下。这地方是个堵口,只能一个个下,碰上几个手脚慢的能堵一大堆人。

视频版绝壁无处不在
高山还在前方

爬上前面这座高峰再回头,看刚下来的绳索悬崖峰


峰左侧的一抹绿

两张远山近叶,没记错的话这棵树应该开满粉红白花来着。角度在,花没来;就像你拿着鲜花,人没来一样。单相思如同一缸米酒,你甚至可以喝个底朝天,偶尔也醉人,但真的可以喝很多。


拉近镜头,全是人,怎么下来的

合影




打招呼视频
继续往前,到达龙中核心区

后面更高远那座是龙头峰

右侧一旁的小顶景点,适合拍照

下图是上次来在这个小顶拍的

准备下长山涧






视频版
飞越长山涧
龙中核心区域全景
下到底之后左拐

三张左拐后的映入眼帘



顺着山边路一直往前,就到了峡谷。这是个斜下的乱石坡峡谷道,容易踩滑石块,坡度也不小,要下去比较深才右拐,但不是一直到底再右拐。有很多彩带指引看着点。这里正式进入更加支离破碎的一长段路程,除了要在山谷山峰之间来回转换,还要随时提防碎石。



这是上次来拍的。明显看得出来虽然都是白色,但云海比白雾要好,因为云是一团团,没云的地方很明亮,而雾气则是全覆盖,透明度不高。

下面已经扎堆一帮人了,不用问,必然有一个只能容纳一人攀爬通过的高崖。

三张对面的巨峰,峡谷道右拐后再左拐爬上去



尾队在峡谷入口合影

漂亮!!

走在峡谷其中两边耸立的高峰



再看看对面山峰的情况

拉近看前队的人





最后一张全屏高清版

开始下撤峡谷道,这是回望峡谷入口,碎石一地

乱石坡

一棵树

树下是个几米高的陡坡,就是这里比较难过

下图是上次取景

中途旁边有座小山峰,爬上去来了看一下对面巨峰
接着乱石坡不尽

快下到底了拍一张对面,成仰视了

谷底一棵猴头杜鹃盛开

另一朵含苞待放

从这开始爬上去,就到了对面那座巨峰主体上,很陡峭,面前的岩壁能碰到鼻子。

排队上

爬到一半看后面队友在对面刚刚路过的山头休息

又看龙中主峰的巍峨

又看刚刚斜下的峡谷道,从最上面那个豁口到最下面的碎石Z路。

下图是第一次的大晴天拍的峡谷道,多漂亮!

三张峡谷道内的细节



拉远龙中,左边那个豁口就是峡谷道顶上

视频版扫描一下
龙中主峰,这座不能爬上去,就是下长山涧时的左侧山体。

队友也爬上来巨峰这边,边坡下是悬崖,特别小心。



与龙中峰的角度合影,还记得在对面看过来时有一块巨石吗,就在那上面。





最后一喵,继续出发

巨峰上第一个补给点,这里是20

爬上来首次正面龙头峰

下图是晴天的视角,巍峨壮观,雄伟壮丽

往前赶又遇到一堆人在这休息

从他们左边下山涧,未做停留

这个山涧接近垂直极限,是个深深V

下图是第二次来大雾天云海的此地

深深V爬上来第二个补给点,可乐15

上来之后跟刚刚一样立马左拐下绳坡

下到底的巨石路

对面小峰有人

回望刚刚的绳索坡

左边的纹理巨石

全貌

继续往前,依然陡峭

巨石挡着窄窄一条路

看起来原本是堵住了路口,后面被人敲开的

再回首看看小峡谷坡道


上次来的样子,那次天蓝

前方龙头,又近了一点

走山脊,路边的映山红吗这是

两堆风化严重的巨石

前面小山头的人

这一段不少路边红花,开的非常低矮,地花。

到达龙中下撤点,左边有个棚子是第三个补给点,右边有条小路可快速下撤回村里。

走一段林中路

到达小峰,回看龙中,适合拍宽屏

下图上第二次来时同角度云山雾罩图

又往前跑了一段,再回首龙中也渐行渐远了

五张春花图,平常拍花比较少,但春天该多拍点。春花夏海,秋山冬雪,按这个来拍即可。





一只飞燕

离龙头又近不少,感觉它越来越高了

对面山坡的采茶人,一开始不知道他们在干啥

下到龙斗大庙,有公路,走不动有电话叫摩托上来拉你,也是第四个补给点。这也是最低点,但也有一千一海拔,去龙头还得爬升二百海拔。


追上早我们出发的东莞前队,深莞经常一体,跟着走吧。

看到这个标示牌才知道这里是茶园区

采茶人

茶树叶

映山红

一路爬坡,队伍蜿蜒

爬完一坡,还有一坡

再次回看龙中,已经很远了。

到达贴近山体的路段



继续爬,开始陡峭起来

更加陡峭

最后一个攀爬点,有点危险,绳子没了


下图是以前还有绳子的

爬上来回看下面扎堆等着攀爬陡崖的人,远处那个房顶就是刚刚的龙斗大庙。

这是右边等会要下撤的方向,更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就是高强度版龙黎线。

继续顺着山脊走马上就到龙头了

回看刚刚这段山脊,路不宽,两边悬崖

到达龙头,海拔1381米

顶上光溜,平平无奇。大多数时候都山顶都这样,你以为的如何气势恢宏等等之类,都是幻想。

龙头遥望龙中双峰,龙尾被挡住了

拉近一点看不太清,两峰中间那个V底应该就是长山涧的起点那里。

一束鲜花

一轮日晕

一张合照

下撤的方向,顺着这条发白的小路

显然这张更鲜花,撤。

路边的野花,开正艳

前方的队友,绕山行

继续路边鲜花

虽然不是大片面积,偶尔点缀也是常态

在前方右拐下撤了,图片的大山脉是通往黎壁石方向,那是一条巨长的路线,留下了深刻印象,重装两日路线轻装一日走完。

就在下图这里,粉紫色是常规环线,伸出去的浅绿色线是龙斗峰到黎壁石延长线,走到拐点这里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后面很多起伏,路况狂野,标识很少,轨迹飘逸,偶尔需要开路,最好结伴而行。

龙头再见!

因为拍照耽误很多时间,一通猛追赶上队友。

贴地的映山红

一路快速下撤到林区。这种高速公路可以跑起来

巨大的春笋

跨过一条溪流

小笋也多排排长

前方村道水泥路


路过陨石坑

警告牌

密竹林

山溪流

住宿店附近的粗竹笋,遍地都是



队伍全部收拢,老板送大家回村头大巴车,摇起来
跑起来

巨大的重阳木

高大挺拔

合影版瑶寨

纯净版瑶寨

高速路上看到春耕已经开始了,活动到此完美结束!

最后谈点感想:
近期开始二刷各经典路线,产生了一个观察,就是同一座山在不同季节的感受也是大不同的,虽然依稀还可以看到其身形,但衣服啥的全变了。人靠衣装马靠鞍,可不就大变样。因此同一条路线去二刷三刷,N刷,不同季节看到的草色花海不一样,同一个季节天晴下雨云海又不一样,哪怕差不多都一样了,同行的人又不一样,尤其还有特会拍照的人同行,随着感受增多心态又不一样。古人总说书可以读百遍,想来活到老学到老的意思是说不定真就可以温故而知新,因为你自己也在变。
所以新是我们最喜欢孜孜不倦的追求。有人说数学是支棱整个宇宙的底层语言,理论上它可以描述一切,跟电脑二进制差不多。如果来描述何谓新,大概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就是肯定一直有但无法被预测,跟七个音符却能永无止境的创造新曲一样。
生活中这种事还少吗?
最后欣赏一首高至豪的钢琴曲,山里再见!
给万里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