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南京> 拥抱四姑娘 我的雪山梦——四姑娘山二峰登顶日记(7)
拥抱四姑娘 我的雪山梦——四姑娘山二峰登顶日记(7)

D3,日隆镇→锅庄坪→朝山坪→打尖包→二峰大本营
2018年4月8日,轻装徒步到二峰大本营扎营,准备明天冲顶。徒步路程总长16公里,海拔3200米-4300米。
6:30,按时起床。
高原睡觉,好像并没有感觉到多困难,只是似乎听到昨晚在刮风。
查了一下天气预报,日隆镇最低温度6度左右,高温20多度。之前担心的明后天的雨雪都没有。
7:30,将装有帐篷睡袋地垫以及换洗衣物等准备带到二峰大本营的驼包扛到客栈一楼前厅。
慢慢地、一级一级台阶地下,不敢用力,怕引起高反。背包也一起放到了客栈外间。


7:50,简单的早餐。台湾花莲的那对情侣也跟我们一起。他们打算往海子沟走,正好与我们一起进沟。


8:15,马帮来了。似乎是三匹马,拴在门对面的路角。
看见我们的行李,马夫(后来才知道他也是我们的向导、三嫂客栈另一位大姐的老公)直摇头,说怎么这么多东西!
看见村长只准备穿浅帮登山鞋上山,我连忙提醒他,最好要穿中帮以上的鞋,还要雪套。
昨天下山的山友说,大本营的积雪很深,有些地方都齐腰,现在在化雪,如果明天过去,会有烂泥,鞋子很重要。
告诉他,就在超市楼上就有租装备的,登山用的从帐篷睡袋到服装鞋帽什么都有,你可以去看看。
果然,他立即就去租了一双骆驼中帮。同时提醒他,自己的鞋还要带上,防备租的鞋磨脚。
只是,哈哈,据村长说,后来才发现,两只鞋的码数居然不一样,却也穿着走了很长的路。
当然,这是后话。
我们都没有准备冰爪。来的时候咨询过,说到了这个地方再租也不迟。
三嫂去找来了五对。
送走我们的时候,三嫂跟我们说,今天客栈关门,她要去亲戚家收土豆,争取在明天晚上前赶回来。
我说,我们的行李都在房间里面放着的,不会有事吧?
三嫂说,放心,有全方位监控,这个地方治安很好,也从没有出过事。









带的氧气,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使用。
9:00,出发。抬头往四姑娘山方向望去,蓝天白云。







9::30,1.5公里处,四姑娘山户外活动管理中心办证大厅。
买进山户外门票,150元/人(包含在团费内)。
填写备案表、签承诺书(免责声明),签字,按手印。
有些隆重,也有些沉重。
办证的小哥也是救援队的,我不知什么心理活动,跟小哥合了一个影。









9:50,广场上,措子为五位队员献了哈达,将备好的龙达分派给了我们。
天使和罗子在互相鼓励。
五位勇士与远处的四姑娘合影,踏上征程!




(摄影:措子)


10:00,翻了一道梁,到达海子沟景区大门。
马帮走不了开始的这段阶梯,从旁边的马道上来。心想,我们比马强,我们能爬上来,而马却爬不上来!
进了大门,向导说我们走慢了,天黑前要赶到大本营。
待马帮与我们同框,请措子帮我们拍了几张照片。







10:40,穿过一片荆棘、翻过一道陡坡,3.7公里处,一下子豁然开朗,我们到达海拔3500米的一片开阔的山脊锅庄坪,高大的群山瞬间填满了我们的视野。
又见四姑娘。
简单休整,继续赶路。







山腰上的一道道土路,就像地图上的等高线,一阶一阶,马道与人行步道混在一起。
向导告诉我们,不要试图与马争道,看见马帮来了要尽快让开,马不让人,加上马背上驼的背包的宽度以及好多路段都很狭窄,很容易将你挤下山坡。
那可是六七十度的陡坡。真滚下去,不知道到那里去捞人了。



海子沟对面的那个山脚上的公路,就是我们前天进日隆镇走的303省道。

实际上,山脚底下全长19.2公里的海子沟,是徒步的主要路线。
沟里面,顾名思义,全是大大小小的海子。除此之外,海子沟还有大片的草甸和遍地的花海。
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非常合适的季节,在清澈见底的海子中看雪山和蓝天白云的倒影,高原黄鸭在水面上飞翔,我们骑着马慢慢往里走,那景象,那感觉!
去二峰营地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先从日隆镇(海拔3200米)到海拔略低的大海子营地(海拔3800米),大约拔高600米左右;休息调整一夜后,第二天再拔高450米,到达二峰大本营(海拔4250米);再休息调整一夜,在第三天凌晨拔高近1000米,冲顶二峰,午后回到日隆镇。
另一种方案,也是我们现在的方案,直接从日隆镇奔二峰大本营,但要一天内拔高1000多米。如果选择骑马到营地可能还罢了,但是如果从海拔3200米的镇上徒步16公里,到达海拔4350米的大本营,高原拔高1000多米,即使轻装,强度也不得了。
最后选择徒步过去,倒不是怕花钱,主要还是为了对高海拔徒步有一个体会和逐渐适应高反的过程,便于第二天顺利登顶。
现在回头想想,如果选择骑马,体力会有节省,可能会令行程顺利一些。
11:00,一路缓坡,到达6公里处的朝山坪(海拔3580米),一处大气磅礴、令人荡气回肠的地方。
近处是大片的高山草甸与坡顶上的桦树林构成明显的分割,远处是傲然耸立的雪峰。
惊叹上帝之手造化出如此绝妙的大自然。
就在这片山脊平坦的草甸上,我和天使将龙达高高撒向天空,漫天飞舞的龙达,带着我们的愿望和祝福,飞向远方,献给亲人、敬给山神。



(摄影:措子)

(摄影:措子)




















这是马道。个头差不多的马儿走着一字步,在道上踩出如此规则、整齐的“轨道”,如同人工修建。

12:50,过“石板热”,逐渐走近一片树林,再一次拔高,看见在山腰中的一栋石头房子。那是打尖包,海拔3740米。
过去,这个地方是专门为牧民修建的。从日隆镇出来放牧的,走到这个地方正好中午,打尖时间。
牌子上写的是“打尖包保护站”,马队已经早于我们到达这里。





拿出路餐,随便对付了。
马夫们似乎都是一碗泡面解决问题。



看着如此美景,怎么可能没有食欲!

村长说打尖包的这位小老板长得很特别,要与他合个影。

“轻松阁”,好诙谐的WC。

13:35,趁马帮还在,下一次再见我们就直接要到大本营了,便将我们的背包再一次轻装。
向导找店老板要来一个蛇皮袋,将我们腾出来的东西一起打包由马驮走了。
再一次轻装出发。
打尖包的这只网红猫一直跟着我们走了至少一公里,还一路上发嗲要人抚摸。



出打尖包,便是又一次的迅速拔高,在不到3公里内拔高了400米,海拔已经达到4000米了。这段路程,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
不知道这个地方叫不叫鸡笼子,在这里休息的时候,我的墨镜不小心丢在了这里,一直走了好远的一段上坡,才发现。
回忆了一下,估计是丢在这里的,但又不肯定。想到要回去这么远去沿路找,真想放弃。
但如果没有墨镜,明天的雪山如何防护?!
走在前面的老村长说,你别管,我去帮你找!
老村长的话音没落,身后的措子放下背包,已经跑下坡去找了。
跑回去是下坡,但要再次跑回来,高原上多走一点都是困难,何况这趟来回有好几百米。
待措子将找到的墨镜递到我的手上时,我强忍住眼眶里的泪水,乘大家不注意,抹掉了。






(摄影:天使)

(摄影:村长)







(摄影:老村长)




15:30,到达岔路口。
直走是二峰大本营,往左走,是大峰大本营。大峰大本营离大峰峰顶要近,登山难度要小很多。
一路都有成群的牦牛和羊群与我们做伴,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人类与动物与大自然是如此地和谐!
快春天了,草儿们应该才冒一点儿尖尖,不知道牛羊们这么去吃,会不会破坏生态呢!
往回走的马队,应该是送装备到大本营后“空驶”回镇上的。一般地,因为难度相对较小,选择登大峰的队伍要多于登二峰的。
一路上,我们就看见有一只五六十人的队伍是去大峰大本营的。
如果迎头遇上,我们会问:登顶了吗?如果同方向遇上,我们会问:大峰还是二峰?
很少有人告诉我们登顶成功了。
下面第四图,措子说这个海拔有虫草挖,便拿着登山杖上上下下地找,说是挖着虫草晚上炖汤喝。








(摄影:措子)
16:25,缓坡拔高到达14公里处的大海子上方,此时海拔4130米。
从山上往下看,大海子犹如一只俯卧在地上的银孔雀。
到了这里,大本营就不远了。






(摄影:措子)
16:50,坡上面就是大本营。
路面有雪了,但是并没有看见他们说的齐腰深的积雪。
我们已经到了雪线之上。
天使说,反正我们就要到了,这个地方风景不错,想照几张照片。
下面第一张照片那座山下的碎石堆底下就是二峰大本营,第二张照片远处的雪山尖尖,就是二峰。


(摄影:措子)

(摄影:老村长)

(摄影:老村长)







17:50,再一次拔高200米,累计徒步15.4公里,到达海拔4300米的二峰大本营,含路餐及休息,全程总耗时9个小时。
这一次的拔高,也可能是爬的急了点,似乎有要呕吐的感觉。
原计划在大本营扎帐,但由于积雪太深,找不出一处容身之地,便决定住石屋。
感觉非常不好,浑身发冷,不敢大动,压着自己,怕稍微的剧烈活动导致吐出来,先找了一间石屋避风。
天使连忙打开行李,掏出厚羽绒和抓绒裤,要我立即穿上身。
措子拿来指夹仪,测了一下血氧,指数只有可怜的43,而正常的应该在100!
一阵悲观袭来,情绪一落千丈。
大本营的石屋有两种,一种是大房间,长长的大通铺,为尽可能利用空间,贴窗子旁边还有一溜石头垒起来的床铺。大房间每位100元。
再一种房间,要小一些,住的人少些,房间里的条件也好一点。每位200元。
我们要了200元一位的房间。我们一家和村长、罗子在一间,老村长、措子和向导住一间。
措子问我感觉如何,我说还好,除了有点想呕吐,没有其它的反应。
他说,血氧浓度这么低,按道理是要连夜送下山的。至少,要密切观察一夜,防备一觉睡过去了。
这个时候,最紧张的,应该是天使了。
她让我靠在旁边,不让我用力,取行李、铺床等等都是她做的。
村长和罗子情况都还好。他们的血氧浓度在70以上。最好的是老村长,80多。








大本营虽然在一片山凹里,但是景色依然很美。即使再难过,我也要留下影像。

19:20,措子在旁边的一幢石屋的厨房里喊开饭了。
包括液化气、高压锅、炒锅以及食材都是马帮从山下驮上来的。厨师就是我们的领队和向导。
就在从住的石屋往厨房走的路上,我再也没有压抑住,往墙角一躲,一弯腰,胃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
没敢让他们看见。
一点食欲都没有,强压着也吃不下去。
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真心羡慕。



都吃完了,我只扒拉了几粒饭。
为了继续观察我,也为了暖暖身子,措子在厨房架起野营炉,烧茶给我们喝。
老村长和向导休息去了,我、天使、罗子和村长在厨房。
这个时候,似乎感觉我的雪山梦应该已经基本破灭。
没有比这更沮丧的了。
天使说起我的梦想,怕我因为高反梦碎大本营,怕我受不了如此的打击,她哭着在自责自己,说下午不应该在路上使小脾气。
措子说,如果晚饭不吃,肯定就没有能量,别谈明天的登顶了。
喝了几杯热茶,身体似乎暖和起来,好像不抗拒吃点东西。
让措子将晚饭的西红柿炒鸡蛋和着米饭,在炉子上热了一下,居然强迫自己吃了下去!
希望之火似乎又点燃。
看见我吃了一点东西,天使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我说,先一切按照登顶做准备,明天凌晨再看能不能。
实际上,潜意识里我从来都没有放弃。
天使和罗子决定明早不登顶了。罗子说,来过了就行了。天使怕失温,她是担心如果真的上去了,怕给我添麻烦、拖累我。

(摄影:罗子)

(摄影:罗子)




回石屋,收拾明天早晨登顶要用的包。
因为非旺季,大本营只有包括我们在内的两支队伍,发电机没有开,用我带来的帐篷灯。
一件件地,天使将我要用的东西理好、放好,并且一一交代。决定用她的小包冲顶。
担心手机低温关机,帮我贴了暖宝宝。
22:00,措子最后再来看了我一下。我说,都吃了一碗饭下去了,现在感觉不错,今晚就不用你观察了。
闹钟定在明天凌晨2点。熄灯、睡觉,但愿好梦。
户外助手记录今天总里程15.4公里,累计拔高1088米,最高海拔4295米;全程耗时9个小时、运动耗时5小时20分钟。

(摄影:措子)
声明:本文所有照片或图片,除有署名外,均为本人手机拍摄,并且未作任何后期处理,完全原片。
给老山鹰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