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 北京> 登泰山求平安,泰山安四海皆安

登泰山求平安,泰山安四海皆安

回复 收藏 正序 只看楼主

登泰山求平安,泰山安四海皆安

2024-01-20 23:18:37 26215
史诗中国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为岱宗,与衡山、华山、嵩山、恒山合称五岳。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几千年来,泰山成为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早在夏商时代就有七十二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后,汉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泰山风景名胜以泰山主峰玉皇顶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从祭地经岱庙到玉皇顶,构成长达十公里的地府-人间-天堂的一条轴线,全景一共有山峰五十六座,溪谷一百三十余条,瀑潭六十四处,寺庙五十八座。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去年三月泰山岱宗坊~一天门~红门~中天门~南天门~西天门~北天门~山呼门、望天阁(因为此门地处泰山东路,多年来都认为这就是东天门)~天烛峰穿越完毕,本想以后可以不再去泰山了。4月26号获悉泰山总投资约1.06亿元重建恢复了东道御上山古道,而且在半路上新修建了东天门⛩️。我们都知道泰山原有正规上山路四条:红门线徒步上下;天烛峰线目前只开放徒步下,封闭徒步上;桃花峪线可徒步或缆车上下;天外村广场线(只能巴士进山到中天门徒步或换乘缆车上山)。现在开放的第条上山路东御道线徒步上下。泰山东麓的东御道,寓紫气东来之意,自上梨园村登山,上于中天门与登山中线交汇,形成一个大山书写的“人”字,是秦始皇当年为封禅泰山专门开辟的登山之路,距今已有2243年。

泰山新建东天门紫气阁对联:日出东海煌煌聖火照耀四方,山起大野赫赫威名雄镇八荒。

先说说上篇游记提到的12306积分换车票。开通会员用户每次购票乘车,完成车次3天左右会按照票面每1元x5的积分增加。首次免费换票必须累计满一万积分,可以根据车次显示有“兑”字免费订票。首次使用过再购票就没有满一万积分要求了,但兑换票不能积分加现金叠加,也不能退票获得现金,只能改签一次,改签还要扣一千分。最近几年火车出行累计了28301分,操作很简单兑换了15号北京至泰山站的车票(148元下铺硬卧),然后16号上山。

出发前两天,朋友查看天气,掐指一算,说早出发一天吧,15号晚上泰山有降雪,景区很可能会封闭。听老师的话没错,立刻改签14号出发,15号一早上山,中午下山吃饭,然后去泰安站看时间买票回京。

我们开始计划走东御道上山,登顶后走后石坞去看姊妹松拜碧霞元君,沿路从天烛峰出山。不成想东御道临时内部维护,无限期关闭了。要是走附近刀刃山上平时还可以,雪后很危险决定放弃原计划。这次我们走的桃花峪~彩石溪~龙湾~桃花源~财神庙~乾隆行宫~北天街~天街~西神门~碧霞祠~唐摩崖~拱北石~玉皇顶~后石坞~古松园~姊妹松~华盖松~元君庙~山呼门~龙脊~仙鹤湾~天烛水库~天烛峰19路车站。

去年写过岱宗坊穿越天烛峰游记,见最下方引用链接,这里就不在过多赘述山上的部分景观了,本游记只简单把过程写一写。

在北京站候车差点闹出笑话耽误上车。听广播我们需要在第五候车室等车。进站安检后上了二楼就看到805检票口,没多想就坐下来静静的等候检票。环顾四周候车编号,心想北京站也搞迷信?全部编号前面还加个8。离发车不到一刻钟,我们觉得不对了,马上去找五号候车室,然后飞奔上车。

一觉醒来到达泰山站,出站就有很多出租车🚕揽客,到桃花峪报价五十元。我查看了手机叫网约车,夜间费用略贵基本在47~50元之间。正在迟疑,过来一位女司机,给我们报价四十元,二话不说上车走人。

开到半路我们说能不能直接开到索道下站,这样我们可以少走很多路。司机说只要栏杆开着就没问题,但需要加点费用。到了桃花峪检查站车不能开进去了,司机这时候小有反悔,说付款五十元吧。我说诚信重于泰山,夜间您肯定放空返程,最多四十五元,随后我扫码结账挥手再见😃。

“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泰”字就有原来的高大、通畅之意引由为,“大而稳,稳而安”。随即出现了“稳如泰山”,“泰山鸿毛”之说。

桃花峪徒步上山公路两侧有迂回步道,步道大部分都是鹅卵石铺设的,起伏台阶而且太硌脚了。戴上头灯我们走了一段就决定走公路缓坡而上。

看满天的星星⭐,今天肯定是个好天气。

春风妙冶彩石溪,红雨俏妆桃花源。这是描述春天的桃花峪景区,满目尽是生机盎然。山谷之中,溪涧之旁,一树树桃花清香袭人,红的似霞,白的若雪,枝头花儿浓淡相间,浪漫唯美。

桃花峪路线主要是休闲赏花为主,纯徒步上山的很少,大部分是坐巴山到桃花源索道上山,沿路隔不远就有小亭子巴士车站以及卫生间。

每座桥都有个响当当的名字。

一路护栏都是木质的,上面还标注公里数。

泰山西麓桃花峪,古时又名红雨川,因“桃林满谷,丹英饰涧,纷飞如雨”而得名。唐李贺曾赋“桃花乱落如红雨”之佳句,元代诗人泰山道士张志纯也曾赋诗曰:“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园知不远,流出落花红。”

泰山螭霖鱼博物馆。

螭霖鱼(泰山赤鳞鱼)为我国五大淡水名鱼之一,生长在泰山270米~800米山溪中,为泰山独有特产。赤鳞鱼长不过20厘米,重不过百克,鳞披全身,细密紧凑,颇具观赏价值。历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对其推崇备至,为历代帝王贡品。

龙湾交通枢纽,这里有溪流和水潭,夏季适合来这里嬉水消暑纳凉。

巴士终点站,走不远就是桃花源索道山下站。

徒步走桃花源盘道上山。

一路拔高台阶~土路~小碎石路,今天无风不冷,走着还算轻松。

泰山桃花源财神庙。

腿脚还是不给力,看样子赶不到玉皇顶看日出了😂。

对面山顶右侧有个房屋建筑🏠,这个位置左上方就是西天门和月观亭。

山上还是断断续续有冰雪。

近期大雪摧毁了很多松树。

一路跋涉走到桃花源索道上站。在这里我们继续商量,走提示雪后山路危险请勿通过的路到北天门,攻顶后在转回来?还是走天街去攻顶在去北天门后石坞?最终结果是踏踏实实走天街先吃早饭,然后去玉皇顶~北天门。

北天街几乎没有游客到此,商业气息也和天街没法比。

走到天街大爬升基本结束,后面去玉皇顶爬升也就再爬一百多米。

天街自助式早餐油条、馒头、煎饼、豆浆(不提供加糖)、小米粥、咸菜,自助餐随意吃管饱15元/人。我带了张烙饼和酱牛肉,肉吃了几口,饼纹丝未动。

等我们补充完,山上看日出的游客也都纷纷下山了,这也算是错峰出行吧😀。

照片正中微微凸起的小山头就是蒿里山。古代就说“泰山治鬼”,泰山神掌管天下生杀大权,“魂归蒿里”,蒿里山就是阎罗殿所在。蒿里山“聚敛魂魄无贤愚”,不管平头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死后魂魄全都到这里报到。蒿里山,又名高里山,海拔仅仅198米,其位置在泰山站东南不远。蒿里山的东边,有一条小河叫奈河,把泰安城一分为二。在这条河的一个支流上有一座桥,就叫奈河桥。古代人认为。一旦经过此处的奈何桥,进到那个区,就属于阴间了。过去皇帝祭地的时候,要去蒿里山,祭地在下面祭,祭天是上山祭。

著名的莺歌燕舞石刻附近三人打卡留念🤗

“气通帝座”四字,为明代嘉庆三年(1798年)泰安知府金棨所题。所谓气通帝座,气,指泰山的灵气。帝座,星名,在武星座,以帝座为中枢,左有十一星、右有十一星,二者呈屏风状。此处指泰山之高,其灵气与帝座星相通。

五岳真形之图。

还没攻顶就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

台阶尽头的建筑,就是泰山著名的西神门。西神门,是登上泰山的必经之地,更是玉皇顶和碧霞祠的入口。

上次赶时间没进碧霞祠一拜。今天时间充裕虔诚的走进去拜一拜元君老奶奶。

碧霞元君是中国民间备受尊崇的女神之一,俗称“泰山奶奶”,“泰山娘娘”。明万历年间《东岳碧霞宫碑》记载,每年进香朝拜者达数十万众。

碧霞祠内防火规定严谨焚香,只能到对面万代瞻仰下。

今天专场了😊,附近没有游客走动,唐摩崖可以尽情拍。

敕修青帝宫。

五岳之尊。

钓鱼台旁边有块大石,像一颗倒扣的大元宝,古称“石舟”,现在叫“元宝石”。

站在拱北石俯瞰山下后石坞元君庙。元君庙民间呼为姑子庙,位于玉皇顶东北,北依天空山,东靠九龙岗,南临石海。元君庙为明隆庆年间宗室辅国将领朱睦木施建,隆庆六年(1572)供昊天上帝像,万历十九年(1591)修建圣母寝宫楼,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均有所增修,同治年间又重修,改称为石坞青云庵,光绪年间重修后称后石坞庙。90年代,泰山景区管委会为保护古建筑群投入大量资金对其进行修缮。

今天看日出的游客下山后,我目测满山只剩不足百人。

五元纸币东岳泰山打卡圣地。

“五岳独尊”,历来被视为显示泰山崇高地位的标志性赞语。尽管唐玄宗《纪泰山铭》已有“五岳之伯”赞词, 但明确以“五岳独尊”称扬者, 却首见于石介《泰山》一诗。其文曰:“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诸山知峻极, 五岳独尊严。寰宇登来小, 龟蒙视觉丸。此为群物祖, 草木莫锄殳。”诗中透露出泰山“独尊”的两个主要依据。一是泰山体量之大。二是泰山存在的时间之久。正是这种时空特性, 赋予了泰山特殊的威严和神圣感。石刻“五岳独尊”四个字是正楷书体,系清光绪丁未年间(公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五岳独尊”景观石群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东南)去往玉皇顶的必经之路上,海拔1545米。摩崖高210厘米,宽65厘米,大字径55x42厘米。在其右侧有楷书“昂头天外”题刻。

泰山的主峰玉皇顶的海拔为1532.7米。不知道什么原因,过去测量的1545标志碑还没更换。有人这样形容,江南“多水多山多俊才”,而北方则是“一山一水一圣人”。而你我站在岱宗之巅,何曾不会发自肺腑为家人祝福?为天下祝福、为家国祝福!祝华夏国泰民安!

五岳之首的泰山,庄严神圣,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历代皇帝多以封禅泰山为最高荣誉。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神圣载体。

泰山丈人峰上有柳田泰云“国泰民安”题刻,字体道劲,浑厚洒脱。柳田泰云先生生热爱中国,他平生最喜欢做的两件事:书法和围棋都来自中国。他仰慕泰山,曾三次访问泰安,攀登泰山,并曾向中国政府提出请求,希望能将自己亲手书写的“国泰民安”四个字刻在泰山上,中国政府答应了他的请求。1990年9月13日,他手书的四个大字“国泰民安”和“李白登岱”诗六首被镌刻于泰山。遗憾的是,88岁的柳田泰云先生已于当年3月25日与世长辞了,柳田泰云先生的遗孀青兰女士率107人的日本书法代表团到泰山参加了碑刻揭幕仪式。按照柳田的遗嘱,他的骨灰一半留在了日本,一半埋在了泰山。现在,柳田家族的人还时常到泰山来拜祭。为了表示对泰山的敬仰,柳田泰云先生还为儿子取名为柳田泰山,与泰山连在一起。柳田泰山先生也不负父望,继续传承其父亲的中国书法情结。

后石坞被称为“岱阴第一洞天”,不仅集中体现了泰山的“雄”,还兼有黄山之秀、峨眉之俊、华山之险、雁荡之俏。这里峰险谷深,怪岩挂松,绝壁环绕,奇峰耸翠,石刻遍布,古庙掩映,景色迥异于泰山其他景区,如同掩映在山林间的一颗明珠,熠熠发光。这次我们北天门直行后右转去东尧观顶和玉女洗头盆附近看姊妹松。

由此北去,摩云岭、明月嶂在不远处矗立着,路旁又有东、西尧观顶,相传,尧帝曾在这里观看过天下。

正前方就是东尧观顶。

古松林立的世界,一松一模样,一松一造化,松松不同,精神却相通,在你惊叹于自然的鬼斧神工时,也深深地惊羡泰山能藏有如此美景,给人以无限启迪。样板戏《沙家浜》中郭建光有段名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把青松精神唱得淋漓尽致。

后石坞又被称为天然氧吧、森林浴场的后石坞,这里植被茂密,空气中富含高浓度的负氧离子,是极佳的养生胜地。后石坞最为吸引人的是世所罕有的天然古油松林,又被称为古松园,平均树龄300年以上,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油松群落。大自然的风刀霜剑,铸就了后石坞松的伟岸身躯,如姊妹松、华盖松、卧虎松、飞龙松、英雄松、青龙松、白虎松、烛焰松、蟠龙松、孟母教子松、情同生死松、立雪松、同根松、绿孔雀松、十八罗汉松、吴刚擒石松、伏羲女娲松、六逸松、擎天松等等,这些古树的名字都很有讲究,还有生动的故事,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每一棵古松无不风姿独具,荡人心胸。

“立雪松”,为一高一矮两棵树,相靠甚近,似二人对话,矮的缺少主枝,目前已经枯萎而死。传说是佛教禅宗二祖慧可,早年欲拜达摩为师,达摩却认为他缺少慧根,不答应,就说除非天上降下红雪,我才收你为徒。慧可并不灰心,侍立达摩左右达二十年。一日天降大雪,慧可望着漫天大雪忽然心生灵感,毅然拔剑断臂,鲜血染红了白雪。第二天早晨,达摩望着地上的红雪深为感动,便接受了这个弟子。

仔细看人民币五元票背面,都知道泰山五岳独尊的图案。在这个泰山图案上还有两棵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的松树,它就是泰山上有名的姊妹松。

姊妹松位于后石坞九龙岗上,与玉皇顶南北对峙。九龙岗一山脊,东南走向,长不过20米,宽不过6米,怪石林立,三面悬崖峭壁,两松一在东南,一面西北,并肩而立,都有300余年高龄,人称“姊妹松”。东南一株高6米,胸围151.7厘米,枝下高2.7米处南伸一枝探悬崖, 粗约25厘米,长5米;再上1.5米,东北各伸一枝,东枝粗25厘米,长6米,与南枝组成东、南面树冠;北枝北探,平顶、盖冠。从树势、树姿看,与前者相似,好像妹妹偎随着姐姐,双干挺拔,凛然不屈,在沧桑岁月中栉风沐雨,笑傲群芳,两松好像姐妹相随相伴。

因为近期大雪,华盖松被压折横躺在路上,看到此景感觉非常遗憾就没拍。

后石坞位于泰山之阴,古称这里是泰山老奶奶得道前的修炼之地,较前山要幽静不少。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建有许多娘娘庙,这种信仰至今仍很兴旺,人们仍不辞劳苦许愿还愿,向其祈祷,香火不断。她的神明称之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泓济真人。因坐镇泰山,被尊称为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她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有了北元君南马祖的说法,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也称其为送子娘娘。碧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是道教女神的尊称。她的原型叫石玉叶。东汉中元二年石玉叶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户,祖母的重男轻女以及母亲金氏的懦弱忍耐,让她从小就懂得身为女子的不易,她发誓要为女子争口气。石玉叶从小偏好读书,自学医理,九岁就开始为人看病,广受称誉。在经历了家被山贼洗劫以及官府压榨百姓的痛苦之后,石玉叶立志要学本事护佑一方。十四岁那年说服父母,入天空上山修炼,历经七十七重磨难考验,眼见着就要修成正果时,却为了救人而坠崖身亡,民间为纪念她的功德,自发立祠。汉明帝亲登泰山,封禅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碧霞元君终成一方山神,人间称她为泰山奶奶,至今香火绵延,而她的故事也一直广为流传,后来人们把她的神庙建在泰山的最高处,泰山是中国神仙的聚居之地。人们普遍认为碧霞元君能保佑人们获得许多的利益,比如赚钱、升迁、丰收、旅行平安、生子以及婚姻、法律诉讼、治病等等,所以对她的崇拜一直很兴盛。

站在元君庙下院中,透过古松枝桠,可看到“华盖”两个楷书大字。“华”字高1.91米,宽1.25米,笔画宽40厘米,此二字是泰山单字最大的石刻,与大殿正脊相映,更显神灵威严。

民间故事传说,当年,沂蒙山里坐落着一个小山村,村中有个青年名叫张三,他父母双亡,孤身一人过日子,二十多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一天,张三吃罢晚饭出门闲逛,他走到村外,突然从山路前方传来一阵毛驴的脖铃声。张三抬头一看,只见朦胧的月色中,一头毛驴飞快的迎面而来。驴背上坐着个年轻女子,好像对他微微含笑,眉宇间透出万般的风情。虽然天色较暗,但因是擦肩而过。张三把女子看得一清二楚,张三一时愣在了那里,心中暗想天都黑了,谁家的女子这么大胆,竟敢独自一人赶路,好奇心驱使他随着毛驴的脖铃声追了过去。走了不远,驴在村后的财神庙前一晃就没了踪影。张三不由自主的跟着进了财神庙,财神庙年久失修,香火衰退,里面除了几尊泥塑,空空如也。张三伸手在供台上摸到了半根蜡烛,点亮后,四处的查看,却发现庙中并没有人。这时烛光照到了财神像旁边的玉女。张三仔细一看,这玉女塑像十分的眼熟,与刚才路上相遇的女子疑似一人,他心中不由得一动,半开玩笑的说,我的媳妇找了半天,原来你在这里,快跟我回家。说着,张三真的把玉女塑像背了起来,一路走回了家中,放到里屋的床上,然后他走到外间,点起油灯,想起了心事儿。此时,张三已经冷静了下来,对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觉得既好笑,又有些难为情。不禁自言自语,张三呀张三,人家娶回的媳妇能洗衣做饭生孩子,你却从庙里背回个泥人做媳妇,这要是让人瞧见,大伙会笑话你想媳妇想疯了。张三正盘算着如何等村里人睡下后把泥塑送回庙里。心中刚这么一活动,里屋就传来一个银铃般的声音:好不容易把我背回来,做媳妇怎么还没成婚,就要把人给休了。张三闻听此言,全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从头到脚直往外冒凉气,一时待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里屋那个声音又娇滴滴的催促道:天色已晚,郎君还不赶快上床歇息。张三心一横,是神是鬼,不如进屋看个明白,他壮着胆子,双手打颤地端着油灯走进里屋,灯光下,只见床沿边坐着个美人,面如桃花双目传情。朱口微开道:新婚佳期,良宵一刻值千金,你还磨蹭什么。看见灯下的绝世美人,什么神呀,鬼呀全让张三抛到了脑后,于是他当夜就同背回来的泥塑美人结成了夫妻。自从有了媳妇,张三真是掉进了福窝里,每天下地农忙回来,不但能吃上可口的热饭菜,家里还收拾的干净利落。早晚也有个说话唠嗑的人了。张三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终日乐的合不拢嘴。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月。这天早晨,张三正准备下地干活,却被媳妇给拦住了,说成婚已满一个月,今天得回娘家一趟。泥塑的媳妇也有娘家?张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又不敢多问,只好硬着头皮到邻居家借了毛驴,媳妇打扮的如同仙女般光彩照人的走出来,她骑上毛驴,让张三一直向西南方向走。翻过几座山,走过好几个村庄,近中午时分,前面出现了一个大村庄,村中有一户盖瓦屋的人家。双扇红漆大门,门庭若市张灯结彩,原来是在操办喜事。这时媳妇对张三说:娘家到了,让张三把毛驴栓在门前的老枣树下。然后领着张三进了大门,只听院内有人大喊:石玉叶回来了。于是张三同石玉叶被娘家人亲热的接到了屋里,张三在媳妇的娘家不敢多言,他发现有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私下议论着什么,可等他靠近,人们又都走开了。因为没有一个熟人,连个说话的也找不到。喜酒虽好,张三却吃不出香味。媳妇同家里人亲热的不行,眼看太阳快落山了,还聊个没完,没有散的意思。张三有点耐不住了,想问媳妇:天晚了,是住下呢?还是回家!好做打算。他刚来到桌前,只听一个面带醉意的老妇人道:石玉叶你不是在一个月前就死了吗?怎么今天又回来了?此话一出,只听石玉叶大叫一声歪倒在桌前,顿时化作一堆泥巴,刚吃下的酒菜淌了一地,石玉叶的变化,弄得大家全愣住了。张三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只埋怨那老妇人多嘴,但事已至此,只有自认倒霉。他只好骑着毛驴无精打采的一个人往回走,上路不久天就黑了。张三突然听到路边有人喊他,正是自己媳妇的声音,但只能听到声音,看不见人。只听媳妇说道:我本是前庄石员外家的石玉叶,一个月前害病死了。只因与你前世有一段未了的姻缘,所以才把灵魂附在财神庙玉女的塑像上,与你结成夫妻。不想今天娘家操办喜事,我多喝了几杯,娘家婶子又多嘴说出真相,破了我的法术,坏了替身,灵魂没了去处,这也是我俩的缘分走到了尽头,你别难过,你的终身大事,我不能丢下不管。你赶快到前面扎纸店里给我扎个替身,我的灵魂有了去处,就能复活。不过我们不能再成夫妻了。随后她又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只要张三照着她的吩咐办,成家的事不用担心,张三本不想答应,可拗不过媳妇,只好赶着毛驴到村头一看,亮灯的地方果然是一家扎纸店,他让扎纸匠给媳妇扎了个替身,拿到外面在路边喊:石玉叶回来吧。说了也奇怪,话音未落,纸人就活了。纸人媳妇在前面引路,张三在后面牵着毛驴向村里走去,走到村中一户人家门前,媳妇停下了脚步,示意张三上前叫门。开门的是位大娘,张三对大娘说:他同媳妇回娘家,天色晚了,恳求大娘行个方便借助一宿。大娘一瞧张三后面那如花似玉的小媳妇,顿时生了恻隐之心,满口答应了下来。大娘家里只有母女两人,女儿名叫玉翠,生的端庄秀丽。大娘安排石玉叶同玉翠睡在里屋,让张三在外屋打个地铺,将就一宿。玉翠在灯下一边做针线活,一边同石玉叶拉起了家常。石玉叶特意向玉翠讲了张三的许多的优点。不料玉翠在用灯头火燎线头时,一不小心把没燃尽的一小截带火线头弹到了石玉叶的头上。这石玉叶本是纸身,哪能经得住火,立刻就燃烧了起来。等玉翠反应过来,大喊救人时,石玉叶早已化为灰烬,消失的无影无踪。张三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他按照石玉叶之前的吩咐,一把抓住玉翠向他要人,任凭玉翠怎样解释。张三一口咬定:大活人怎会让灯火给烧没了?玉翠娘一看势头不对,心想人的确是在自家没的,说让灯火给烧了,这话谁能信?等天亮了,张三若闹到县衙告她拐骗人口之罪,就说不清了。她又仔细瞧张三外表蛮讨人喜欢,人也算厚道,再回头看一眼玉翠,两人恰似天生一对。心头顿时有了竹意,玉翠娘把张三拉到一边,问他这事能不能私了?张三问私了怎么讲?玉翠娘回答:我做主把玉翠嫁给你做媳妇。张三见目的已达到,就顺水推舟答应了。玉翠见祸是自己惹的,眼下也没有更好的竹意。只好听从娘安排,于是张三同玉翠当夜便结成了夫妻。事后两人知道了那个石玉叶就是碧霞元君。张三自从娶了玉翠后,两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不到一年就添了个胖小子。为了不忘石玉叶的大恩,张三请人帮石玉叶画了一张像,供在家中当做神仙,每日烧香叩拜。石玉叶为媒,张三巧取玉翠的故事,也在当地传开了。现在碧霞祠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供奉的就是石玉叶,也就是碧霞元君。后石坞元君殿也供奉的碧霞元君,这里当地每天都有当地百姓走上山供奉香火。

进寺院不敢随便拍照,我认为佛是最慈悲亲切的,只要不诋毁不作恶,怎么可能因为拍照而惩罚咱们呢。按逻辑说,宣传佛祖会因为拍照降罪才是在谤佛。

带上山的烙饼和没吃完的酱牛肉投喂给山里的猫了。

我们离开元君庙,其中一只小猫一路在前给我们带路,走出去很远才折返回去。

元君庙有东、西两院。西院正殿祀元君,西舍祀天官、地官、水官,东舍为万松亭,后改为弥勒殿。宽阔的西院古松参天,泉水叮咚,元君庙建在院子的中央,殿前的青龙、白虎两棵松树挺拔高耸,冠盖庙宇,整个院落显示出一派神仙胜地的威风。

去年和今天带上山的同一张五元纸币,今天供奉给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了,祈求她保佑平安如常🙏。

下山后半场比较艰苦,开始步入冰雪天地需要格外谨慎。

我们带着头灯和冰爪来的,今天状态不错,小心翼翼走就没穿冰爪。

山呼门(望天阁)最后一个小爬升。

天烛峰不但很美,还有冰瀑。

山呼门又称“望天门”,相传秦始皇登封泰山,文武大臣在此三呼**,故俗名“三呼门”。此处两山夹道,原为一天然隘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石豁狭窄,且两侧十分陡峭,为方便游人,世纪初,在此兴建门楼以壮景观。望天门是观景的绝佳所在。玉皇顶遥遥在望,回首来路,山道隐于丛林中;泰山余脉绵延起伏。

龙脊积雪基本化了,不然真要拉着铁链子走下去。

下完好汉坡又臭又长的台阶。

这是第四次走铁索桥了,以后还会再来吗?

下面就是仙鹤湾。

天烛峰声声亭,此处三面临涧,故风声、水声、鸟声,声声入耳,使人怡然。且“声声”、谐音“升升”,言人到此处尚须躬身践行,步步升高。也暗喻登山人事业“升升”,家庭兴旺。

天烛水库。

因为是寒冬腊月,以前在这里卖水的老两口今天没遇到。

顺利走出天烛峰门卡。

大门上锁,喊了一句师傅在吗?嘿嘿,还是去年给我们开门的老师傅出来开锁放行,聊了几句得知师傅明年就退休了。

天烛峰19路车站,两元上车返回到天外村广场附近准备打卡“日火山”标志。

大汶口文化出土陶器“大口尊”,器物上出现的这个著名而神秘的符号,上边是个圆圈,中间像火焰,下边像山峰。对于它要表达的意思,学者们一致认为:这种符号联系到远古时期历代帝王泰山封禅,在泰山上燔柴祭天就可以理解了。可以解读为:上面的圆形部分代表太阳,中间部分代表火焰,下面部分代表泰山。泰山之巅,冲天的火焰腾空而起,熊熊的火焰舔向初升的太阳。

泰山的天地广场等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个标志。最上面那个圆形的图案,人们认为它是太阳的象征。接下来这个半月形的,有人认为它是天上的云气,有人认为它是展开双翼的飞鸟,有的认为他是月亮的象征。底下这五个山峰的高山,几乎没有异议,人们认为这个沟通日月的高山就是东岳泰山。从先民陶文中的泰山日出符号,到当代人欢呼泰山日出的画面,这种对光明的追求与向往,可以说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种感染一直流传了今天。

天外村广场分“天圆”和“地方”广场。天圆广场直径为108米,地方广场边长36米。广场间立12根高7.2米,直径0.9米的龙柱,代表历史上12位帝王来泰山封禅祭祀。天外村核心地界就是“天圆地方”广场,“天圆地方”是“天人合一”之意,古帝王封禅大典即是在泰山极顶设圆坛以告天,然后在山下设方坛以祭地,以示“天圆地方”。广场占地总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方形广场和圆形广场(方形广场边长为36米,面积1000多平方米;圆形广场直径为108米,面积1万多平方米,全部用泰山花岗石材铺装),在两广场连接通道两侧立着12根龙柱,他们气势磅礴、威严挺立,每一根龙柱的柱体上都有着不同风格的雕刻图案。这12根龙柱代表什么了什么呢?每根石柱高7.2米、直径0.9米,据说:这12根石龙柱分别代表我国历史上曾有12位伟大的皇帝登临泰山进行封禅祭祀。这12位皇帝分别是:黄帝、大舜、周成王、秦始皇、西汉武帝、东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和清乾隆。12个石柱分左右2列布置,每列各6根。
右侧龙柱排列自下而上:
第一根龙柱:表现黄帝“会鬼神于泰山之上”黄帝出行,风伯、雨师、凤凰、龙护卫而行,龙、凤、虎、狼前呼后拥,黄帝坐着大象驾辕,六囚蛟龙似的骏马拉车与木神毕方并行,巡狩东岳,会鬼神于泰山之上。九天玄女向黄帝授玄女秘笈、玄女真经及玄女战法。
第二根龙柱:表现周成王巡狩岱宗建明堂,成王坐着用黄金作挽车横木的车子,巡狩岱岳,商周牧野大战。定夺江山,(公元前684年前后)成王在明堂大会诸侯,“柴而望祀”。
第三根龙柱:表现汉武帝“得宝鼎封泰山”,汉武帝得“宝鼎”后从东溪坐用山羊拉的车登封泰山(现东御道);在岱顶汉石表“无字碑”(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以示功高文不能表,在岱下建东岳庙,并手植柏树,万世流芳。
第四根龙柱:表现隋文帝(大业七年611年)“登泰祈雨,敕建四门塔”时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隋文帝在泰麓设坛祭青帝(青帝为泰山最早的神之一,后被碧霞元君代替),求降甘露,并在山阴建四门舍利石塔(今济南四门塔)。
第五根龙柱:表现唐玄宗于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御马登山祭天帝”,浩浩荡荡的御马封禅大军,沿途向群臣公开宣示登泰山封禅玉牒,玄宗撰书“纪泰山铭”,刻于岱顶大观峰,同时刻“丈人峰”于山顶。
第六根龙柱:表现康熙“祭祀东岳大帝,御笔配天作镇”,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康熙祭祀泰山,宣讲《泰山龙脉论》;康熙从刚完工的岱宗坊前御马登泰山,在东岳庙内祭祀东岳大帝,御笔为历时十年重修的东岳庙天贶殿匾额“配天作镇”。
左侧龙柱排列自上而下:
第一根龙柱:表现乾隆御制《古登封台碑》。“祭祀碧霞元君,赠泰山三宝”,乾隆十二年(1747年)奉母命登山、在岱顶祭祀碧霞元君御笔“兹府灵光”匾;赠“泰山三宝”(三宝为后来分三次所赠)。
第二根龙柱:表现宋真宗“封泰山敕建天贶殿”。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宣天书步行登泰山,敕建天贶殿,同时展示了真宗赐丞相王旦珠宝欲行登封之典。王钦若在奉高宫向真宗献泰山仙草灵芝。
第三根龙柱:表现是唐高宗“帝后同封禅、敕建双束碑”。显庆六年(661年)高宗同皇后武则天乘车来泰山封禅;高宗同武后在社首山降坛共祀地神,在朝觐坛接受百官、诸候和各国使臣朝贺,在老君堂敕建双束碑,俗称鸳鸯碑。
第四根龙柱:表现汉光帝得“河图会昌符”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光帝东巡,张纯奏请封禅,并撤吕雉在宗庙之牌位,登封泰山至中天小憩;汉光帝禅地后,凤凰集聚泰山脚下,遂建凤凰台。
第五根龙柱:表现秦始皇“御封五大夫松”。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坐銮驾,登封泰山,在岱顶登封坛祭天,玉女池旁颁布诏书,命丞相李斯篆书刻石,以记功德;下山途中遇雨,在大松树下避雨,因松树护驾有功封此树为“五大夫”。
第六根龙柱:表现舜“东巡泰山,行柴望之祭”。舜帝骑麒麟东巡泰山,在泰山极顶行“柴望”之祭;招见东方诸候和百岁老者,昭告天下,统一日历。
据说,天外村向上,就是可以直通九天,泰山的传说故事,也以此为界,上经黑龙潭天绅泉一跃天界,下沿奈河过蒿里山入人间。
地方广场用大理石铺砌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图案,四周栏板刻制了历代名人咏泰山佳句。

下午两点半了,午饭虽然稍晚,酒可不能少。

丰简随意几道小菜,最后还有饺子,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至此泰山西东穿越顺利完成,我们餐后兵分两路各奔东西。

在泰安人品爆棚,不但遇上好天气,两次打车都是女司机,去桃花峪的师傅叫姚明明,我路上开玩笑说您少个字就是女姚明,今天这位师傅姓王。

抵达泰安站立刻买票,预计当晚九点半就能到家。

今天很灵异,出了后石坞元君庙走过龙脊后手机水印时间就突然消失,上了动车后才神奇恢复。

按照出发前既定24小时内顺利返回北京。

手持GPS记录的数据。

通过BaseCamp过滤掉漂移的数据。

泰山行小结:首先感谢同行的老师一路陪伴🤝,更要感谢同行的老师预判天气非常准👍,如果不提前一天上山,这次就因天气封山行走泰山只能是梦一场。今天虽然没走成封禅古道东御道东天门,但内心收获还是满满的。泰山行走的意义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人生的升华和领悟。在这座大山里,我们可以找回自我认知,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更会不断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期待下次我们合作🤝完成探寻尘封2243年前秦皇汉武的封禅足迹~东御道之路。

34

1楼   回复 举报 收藏

×

给燕巴虎🐯鼓励哦!

  • 1
  • 2
  • 5
  • 10
  • 20
  • 50
×

其他金额

×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20
燕巴虎🐯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 6.66
×

赞赏清单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两步路使用帮助

(服务时间:工作日09:00~18:0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微信扫一扫,咨询使用帮助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商业活动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