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4段】
相关活动:中山300M+户外【长环征程】
相关轨迹:300M+【长环征程】
相关轨迹:300M+【长环征程】第四段
【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简称长环,整条完整线路共36公里、18座山峰,是一条强度极高的登山拉练线路,沿途经过:尖石坑山顶116m、狮头山307m、天葬坟328、千秋岭356m、照天烛280m、白云顶368m、马填岭317m、梅花地顶375m、风吹罗带山431m、五桂山主峰531m、检金顶335m、社公背347m、箭竹山361m、大观音328m、白云仔顶338m、屎缸坑顶234m、破锅山269m、松环山90m、八稔障280m。

【长环征程】2017年12月17日,我们300M+户外完成了攀登中山市境内所有海拔三百米以上的山峰的初始目标。踏入2018年,已完成“四十二峰”的我们启动“长环征程”,准备挑战36公里18座山峰的“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2018年10月20日开始,我们300M+户外结合成员的体能,制定了“分段完成长环”的计划。接下来对“长环征程”户外游记也会结合我们业余游历,以分段的形式向大家做介绍,体能超群的户外大神可以把整段长环连接起来挑战 。

【长环第四段】2018年12月02日,继续“长江水库流域分水岭环线征程”第4段,经过一周时间,我们继”长环西南线”南段结束后,离开长环红环重叠线,启始“长环东南线”南段征程。参与活动的成员分别有:无欲则刚、海力、卓凡、敏君、君豪、达龙、英伟、静婷、德文、颖琳、颖斯、启玉、丰年、健游和山友共15人。“长环东南线”可以分为南北两段,我们第四段走的就是长环东南线南段,计划从“五桂山主峰路口”进入,经“中山广播电视台发射部”、“森防006“、”逸仙水库山谷”、“社公背”、“检金顶”、“箭竹山”、“铰剪门”到“箭竹山水库”。全程去掉头尾约6公里,累计爬升411米。

【启程】经过3轮分段式行走,长环征程的挑战过半,从此行起,我们即将进入稍为轻松的长环东南线路。长环最高峰为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实际可到达高度497米),东南线的山峰都在300多米左右,只要登上主峰,剩余的基本是下降递减式攀登。但此行的过程依然会有大起大落的几处深V,对体能上的支撑依然是道考验。

启程出发点设在五桂山街道翠山路的五桂山主峰路口,这里距山下的桂南村2.6千米,距东侧的田心公园入口600米。主峰入口处设置了森林防火卡哨,对非广播电视台及其余职能部门的外来车辆禁止驶入,自行车及行人在指定时间内进出可不受限制。我们需要从海拔60米左右的路口,沿混凝土通道,途经:毕坑山塘、田寮水库、观音庙大小花园入口,至五桂山主峰海拔约400米的“森防006”起点,路程约5千米。

【毕坑山塘】距起点约700米,《中山市五桂山镇志》载:毕坑山塘,位于镇政府东南8.4公里,桂南旗溪村北。集雨面积1.24平方公里,库容4万立方米,石坝,坝高14.5米。原配有电站1座,1986年后报废。2000年经加固达标后转作对桂南村供水用,原属古镇镇管辖,后由五桂山镇接管。毕坑山塘是下游田心水库上游控水点,库容不大规模较小,现在蓄水作用基本废置。

【田寮水库】距起点约3千米,是座海拨305米的山顶水库,《中山市五桂山镇志》载:田察水库,在镇政府东南7.8公里,桂南旗溪村北,以地名命名。1973年2月建成,1996年通过达标验收。集雨面积0.63平方公里,总库容48万立方米,配建有水电站1座。属古镇镇辖管。 田寮水库距长环第3段接驳处约2千米,我们需要继续沿混凝土爬升约100米,到达“森防006”防火林带。

【森防006防火林带】五桂山主峰往南朗至交界(起点)长度:730M。 是“长环西南线”和“长环东南线”的接驳点,从这里开始我们将离开宽阔的混凝土通道,进入以高压电塔检修路为主的防火林带。该防火林带长730米,沿五桂山东面山脊从西往东缓缓下降,最终可到达山下的南朗街道逸仙水库。

【森防013防火林带】五桂山主峰至北坑库电站(起点)长度:1730M。在距“森防006”起点铁牌约430米,大概在“森防006”的中段位置,向南行走约1.7千米,可以到达南面山下的“毕坑水库”和“翠山路”。“森防013”铁牌南面有一片巨石滩,能容上百人观赏日出,在石滩的东面约100米,有眼镜蛇头石,但这些均不在长环的主线路上。

离开“森防013”起点继续向东偏北行走约280米,到达“森防006”终点,这是五桂山街道和南朗街道交界,在接下来4千多米至箭竹山北铰剪门止的长环山脊线,都是上述两街道的分界线。从这里开始,我们将再度进入人还罕至的森林区,手机信号渐弱,下山需要更加小心以免受伤。

从“森防006”防火林带终点结束开始,我们将进入“市防033”防火线,这是一段下坡线路,向北450米离开长环主线路再向西北下坡约300米,能通往山脊北面的“暗龙上级水库”,又称“暗龙一级水库”或“阜沙水库”。《中山市五桂山镇志》载:暗龙上级水库,在镇政府东南7.1公里,以地名冠名。1973年3月建成,集雨面积0.8平方公里,总库容27万立方米,配建有发电站1座。2002年经验收达标。属市小水电管理总站辖管。

【暂未找到名字的300M+山峰】在阜沙水库分岔路口继续沿长环主线向东北方向行走约360米,会到达一座小山峰,这座山峰海拔322米,座标113°28’16.67”E,22°25’57.31”N。在很多古今地图上也没有找到对应的名字,但其海拔超出300米,尤其在阜沙水库角度看去比较突出,暂且把这里纳入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中的一座无名山峰吧!我们在此合影留念后继续向东北方向下坡。

【私盐迳】无名山峰的东北75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道较长较深的山坳山谷,当中曾是一条连接石岐县城和香山盐场的古道。该古道名为“私盐迳”又名“西簾迳”和“五桂山东迳”。《香山县志》四大都图说载:四大二都诸山由五桂之东出,一大支历数峰过西簾迳,有西簾迳土神石刻,俗名东迳,又名私盐迳。

“私盐迳”和“西簾迳”无论是当地客家山民还是官方语言的发音都比较相近,也许“西簾迳”正是从“私盐迳”的发音中转变过来的。据《香山县志》载:宋绍兴设香山场,在县南一百二十里。香山场,也称山场,在珠海市香洲区翠山街道山场社区,古时曾是香山县的重要盐场。

通往连接香山县城和山场的私盐迳,在古代发挥着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省去了绕过丛山提供便利。如今私盐迳和葫芦门迳均失于了夕日的捷径作用,在大山里渐渐消失恢复其原有生态。虽然私盐迳已经消失殆尽,但我们依然能够从古代、近代的志书和地图中,找到它们的标注。

私盐迳也称五桂山东迳,受五桂山和箭竹山两体的隆起挤压,在此处形成一起落较大的深V,让咱们的下坡变得相对困难。从五桂山东迳西面海拔322米的无名峰开始,一直下降到海拔150米的坳底,拔高落差超过170米,特别是起始段的陡峭程度,在长环众多陡坡中排名非伯即仲。

私盐迳从地理上是划分四大都(南朗街道)、谷都(五桂山街道东部)和得能都(东区街道东南部)的天然界线, 长环山脊分水岭也是在这里切断宫花(长江水库)水系和石门水(兰溪河)水系的流向,从而一北一东入于海(即珠江口伶仃洋)。迳西北的流水汇入宫花水,迳东南的“西簾迳右涧水”注入东南方向的“逸仙水库”。

【逸仙水库】《中山市水利志》载:逸仙水库,位于南朗镇兰溪河上游,是按中型水库管理的以灌溉为主、兼防洪的小(1)型水库。集雨面积5.95平方公里,总库容599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67.0万立方米;输水设备洞径0.7米,最大过水流量2立方米/秒;灌溉面积6100亩。

《广东省中山市地名志》载:逸仙水库,在石岐东南17公里的五桂山东麓,白石岗村西0.5公里处。为纪念**,以其字命名。1956年动工,1962年基本建成。集雨面积5.95平方公里,总库容62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22.5万立方米。大坝属均质土结构,主坝顶面长317米,宽4米,最大坝高20.7米。副坝亦是均质土结构,坝顶面长195米,宽4米,最大坝高20.7米。

【攀登检金顶】检金顶是箭竹山西南次峰,属箭竹山山体部份,上检金顶需要从私盐迳谷底往东北攀爬约350米,爬升约150米才到达检金顶和社公背之间的山坳,私盐迳东面山坡比西面五桂山东麓的山坡更高更陡峭。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认为私盐迳山坳应该是长环东南线上落差最大的深V。

【检金顶】别名:猪山,长环东南线南段五桂山地区五桂山列上的第3座山峰,海拔330.2米,实测海拔350米,座标113°28’42.33”E,22°26’22.32”N。属三百加四十二峰之一,序列25号。2017年05月29日完成攀登。
《中山市标准地名录》载:检金顶,在中山市东部,横门居委会境内。面积0.1平方千米,海拔330.2米。土表主要为黄壤,种植松树。
《中山市标准地名词典》载:检金顶,在南朗镇西部,横门社区境内。属南朗镇。东至金竹山,南至麻峰坳顶,西至社公背, 北至箭竹山。据说山顶上有金黄色的矿石,当地村民亦曾在此捡拾金黄色矿石,故名。方言称为“执金顶”。海拔330米。山体由泥岩构成。土表为黄壤覆盖。主植松树。有简易道路经此。

检金顶在1930年《平岚五万分一之尺地图》标注的山名为“猪山”,而“检金顶”的山名则在《中山市标准地名录》、《中山市标准地名词典》和《中山市志》上有记载,但我们查阅了很多相关的地图也没有发现“检金顶”的标注。 唯一发现有检金顶标注的地图为某户外爱好者制作的长环线路带等高线的自制地图,当中对检金顶和社公背的标注相对符合《中山市标准地名词典》所述方位。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检金顶和社公背两山的区别,在长环征程的过程中,我们增设了社公背山顶攀登的环节。按“较早前户外徒步拓荒者”制作的“长环线路图”,社公背在“猪山”(即检金顶)西北方约500米,该山体山顶处植被较少,都是以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从远处看,有峰尖秃顶的情况。

【社公背】长环东南线南段五桂山地区五桂山列上的第3座山峰(严格来说是在长环以外),海拔350米,实测海拔350米,座标113°28’31.44”E,22°26’29.75”N。属三百加四十二峰之一,序列29号。2017年05月29日完成攀登。
《中山市标准地名录》载:社会背,在中山市中部,龙石村委会境内。面积0.43平方千米,海拔350米。土表主要为黄壤,种植松树。
《中山市标准地名词典》载:社公背,在五桂山街道东部,龙石村境内,属五桂山街道,东至箭竹山,南至阜沙水库,西至大寮,北至蜈蚣地。因山脚处有一座社公,故名。海拔350米。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土表为黄壤覆盖,主植松树。有简易路经此。

从检金顶前往社公背的距离虽然仅500米,但由于少人走,路上的杂草比较茂盛,给前往带来一定困难。在路上预防蛇虫成为最重要的事,因为我们在2017年5月29日第一次到访的时候,曾在地上发现一条1米多长的蛇脱皮,证明这里曾有蛇出没。行走户外遇上草丛茂密的地方,尽可能用登山杖打草惊蛇,让蛇主动远离我们。

从通往社公背的山路上看去,社公背山顶呈尖锐状,东南向山坡沙石风化严重植被较少,部分区域还有松散脱落迹象,攀爬此峰需要小心谨慎避免滑倒。沙化的路面影响脚下的抓地力,我们上下坡均需要借助登山杖提供额外的支撑力。但是当你登上尖锐突起的山顶后会发现,这是一处装酷的好地方,特别是在山坡下方往上拍摄的角度,能拍出一副登峰造极的感觉。

当我们完成攀登社公背之后,需要原途折返回到长环主线路之上。下山比上山还要滑,沙化松散的山坡让抓地变得困难,稍不小心就会脚底一滑摔在地上。接下来我们需要再一次登上检金顶,向北偏东前往长环东南线上最后一座箭竹山。箭竹山距检金顶约1.1千米,需要从海拔350米下降至260米,然后再向上爬升约100米,到达箭竹山顶。

箭竹山山脊防火林带与其他防火林带的设施上有一定区别,可能是各镇街当年对长江水库水资源保护区分隔带的投入造成不一致。当进入南朗街道长江水库山脊分水岭后会发现,在山脊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会立有一根水泥钢筋方柱,虽然现在很多立柱已遭到人为或自然损坏,连贯桩柱的防穿越铁丝早已无影无踪(也许从来就没有安装到位),失去了原本的隔离作用,但是部份桩柱并没倒下,依然排列有序屹立坚守在南朗/东区山脊分界线上。

【箭竹山】长环东南线南段五桂山地区五桂山列上的第3座山峰,海拔371米,实测海拔366米,座标113°28’56.11”E,22°26’48.28”N。属三百加四十二峰之一,序列19号。2017年05月29日完成攀登。
《香山县志》载:震竹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为五桂东南诸山最杰出者,积石峨峨,甚为崇峻。遥望如金仙耸立于云霄,翘观东海拱揖朝曦。北为鹧鸪山,山峡处为较剪门。《祝志》
《香山县乡土志》载:震竹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四字都。为五桂东南诸山杰出者,北为鹧鸪山。
《广州府志》载:震竹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为五桂东南诸山最杰出者,积石峨峨,甚为崇峻。遥望如金仙耸立于云霄,翘观东海拱揖朝曦。北为鹧鸪山,山峡名较剪门。《香山志》

《广东省中山市地名志》载:箭竹山,在石岐东南14.2公里、南朗镇政府西南7.7公里处。面积1.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71米。山体为混合花岗岩,黄壤表土。为五桂山区东北部最高峰,巍峨崇峻,傲立于群山之中,东眺珠江日,清同治年间(1862至1874)称震竹山。1949年后称今名。1956年在东北面山坡间建横迳水库,是南朗镇中南部重要灌溉水源,宜林面积2500亩,已绿化2300亩,主植马尾松。
《中山市标准地名志》载:箭竹山,在中山市东部,南朗镇境内。因该山体主峰尖似箭头,故名。清同治年间(1862至1874年)称震竹山。1949 年,改称箭竹山至今。东至横迳水库,南接五桂山脉,西至东区街道大寮村,北至箭竹山水库,跨合里村、翠亨村。南北走向。面积0.05平方千米,海拔371米。为五桂山区东北部最高峰。
《中山市标准地名录》载:箭竹山,在中山市东部,白企村委会境内。面积0.05平方千米,海拔371米。土表主要为黄壤,种植杂树。有横迳水库。
《中山市标准地名词典》载:箭竹山,在南朗镇西南部,白企村境内。属南朗镇。东至横迳水库,南接五桂山脉,西至东区大寮村,北至箭竹山水库。因主峰尖火似箭头,故名。清同治年间(1862至1874年)称震竹山。 1949年改称箭竹山。海拔371米,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土表为黄壤覆盖。主植杂树。山上建有横迳水库。有简易路通往山上。
《中山市南朗镇志》载:箭竹山,在镇政府西南7.7公里处,面积1.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71米。山体为混合花岗岩、黄壤表土,为五桂山区东北部的高峰,巍峨崇峻,傲立于群山之中,东眺珠江口,清同治年间(1826至1874年)称震竹山。1949年后称今名。

箭竹山是长环东南线最高峰,也是长环一方主山,《香山县志》载:震竹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为五桂东南诸山最杰出者。北为鹧鸪山,山峡处为较剪门。《中山市标准地名志》载:箭竹山,在中山市东部,南朗镇境内。因该山体主峰尖似箭头,故名。从古今志书的记载可以了解,箭竹山在东部诸峰中的显赫地位。

【朗防011防火林带】箭竹山顶最高处西侧约10米的地方立一“朗防011”崖口小云梯至云梯山至箭竹山顶(终点)长度:4892米的铁牌子,从铁牌上的信息可以了解到,这是一条由东向西延伸比较长的山脊防火林带。东起东面近5千米外的“小云梯山”,到过小云梯山顶的朋友们应该见过,起点的铁牌就立在小云梯山顶之上,向西历“云梯山”、“竹篙龙(即牛角坑山)”、“龙坑”、“石坑顶”至“箭竹山”。但这条防火林带不是长环主线路,我们需要从箭竹山顶向西北方向下撤至“较剪门”再沿山坳向东出箭竹山水库,完成此行所有的路程。

接下来,我们需要向西北沿长环主线下坡1.1千米,海拔下降约185米,到达箭竹山与大观音山的山坳。该山坳古时名为“较剪门”,是一条从得能都“大寮”通往四大都“合水口里”的山迳。现在该山迳已失去古道作用,成为一条高压电塔检修路,同时也是户外登山爱好者前往大寮的通道捷迳。

【铰剪门】《香山县志》四大两都图说载:四大二都诸山由五桂之东出,一大支历数峰,过西帘迳,有西帘迳土神石刻俗名东迳,又名私盐迳。东北为震竹山,五桂至震竹山五里,自震竹山分支为大字都诸山,另纪。北行为“较剪门”,峡前起横峰,西北分支出属得能都。东北为鹧鸪山,北行过仰口坑、震竹至仰口坑五里。

在山坳最高处(即长环主线交汇点)立了一块“中山市长江库区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界碑。界碑高约1米,宽约0.7米,厚5厘米,花岗岩结构含底部基座。“市级自然保护区”界碑东面属南朗街道,西面属东区街道,是两街道的区域分界线,把界碑设立在此发挥着禁止进入的警示作用。

【箭竹山水库】《中山市南朗镇志》载:箭竹山水库,位于合里村的箭竹山,故名,定为小(二)型水库。水库大坝始建于1989年,1990年竣工,工程达到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防洪标准。集雨面积1.22平方公里,总库容76.7万立方米,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长200米,最大坝高27米。

库区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管、供水管道等组成。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型,宽8米,全长210米,堰顶高程为15.5米。输水涵管为钢筋砼钢管形式,管直径600毫米,长155米,最大流量0.29立方米/秒。除为农田灌溉之外,并联通横迳水库,向居民供应自来水。
此行最后一站为箭竹山水库,我们需要从较剪门的石界碑开始,向东行走?米,到达箭竹山水库,完成长环东南线的所有行程。接下来,我们300M+户外期待继续与大家分享“长环征程”第5段的游记历程,敬请期待!
相关帖子: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1段】
相关帖子: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2段】
相关帖子: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3段】
相关帖子: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5段】
相关帖子: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6段】
给無欲則剛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