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6段】
相关活动:中山300M+户外【长环征程】
相关轨迹:300M+【长环征程】
相关轨迹:300M+【长环征程】第六段
【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简称长环,整条完整线路共36公里、18座山峰,是一条强度极高的登山拉练线路,沿途经过:尖石坑山顶116m、狮头山307m、天葬坟328、千秋岭356m、照天烛280m、白云顶368m、马填岭317m、梅花地顶375m、风吹罗带山431m、五桂山主峰531m、检金顶335m、社公背347m、箭竹山361m、大观音328m、白云仔顶338m、屎缸坑顶234m、破锅山269m、松环山90m、八稔障280m。

【长环征程】2017年12月17日,我们300M+户外完成了攀登中山市境内所有海拔三百米以上的山峰的初始目标。踏入2018年,已完成“四十二峰”的我们启动“长环征程”,准备挑战36公里18座山峰的“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2018年10月20日开始,我们300M+户外结合成员的体能,制定了“分段完成长环”的计划。接下来的“长环征程”户外游记也会结合我们业余游历,以分段的形式向大家做介绍,体能超群的户外大神可以把整段长环连接起来挑战 。

【长环第六段】2018年12月23日,经过2个月的分段行程,我们300M+户外终于迎来了闭环之旅“长江水库水域分水岭环线征程”第6段,线路行程计划从东区街道、南朗街道交界黄泥坑水库与小障山之间的山坳开始,沿“长环北线”攀登小障山、八稔障、福获坳、西坑山、聚贤山庄,至长江乐园城楼止。参与活动的成员分别有:无欲则刚、豫南、海力、刘僖、卓凡、敏君、敏晴、德文、达龙、英伟,共10人同行。全程8公里,累计爬升369米。

【长环北线启程】长环征程第六段涉及的未知领域较多,景点神秘非凡,包括小障山石矿坑(即登山者误称的灯笼坑)和圣贤庄烂尾楼。以通往福获村的山坳为分界,东段主要是大小簾障山体为主的山脊线路,西段则是无人监管、重度荒野的横栏山脊。登山起点设在第五段的下撤点,也就是黄泥坑水库与小障山之间,连通福获与灯笼坑的通道山坳上。该坳口南迤松环山,北系小簾嶂,西连福获村,东通灯笼坑。

【灯笼坑】是一条位于南朗街道西部与东区街道交界处附近的自然村落,清乾隆初年,黄姓人由广东紫金迁至香山长江黄屋,后迁居于此。因该村后门山坑边有大石似灯笼,故名灯笼坑村。很多不熟悉中山村情的登山徒步爱好者会常进入一个“误区”,就是把一些村名误解成地名。例如:五桂山,可泛指五桂山街道(原为镇)或以五桂山街道为主的一片广泛区域,又可以独指五桂山主峰,还可以泛指以五桂山为主的一纵山体山脉。

此外,还有双合山的例子,双合山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解释,从名字上看,双合山应当是个山名,当大家深入了解地方风土民情后,双合山还是位于五桂山街道境内一条自然村的名字。正因该村庄始建分布于双合山下,才会依山名命名村名。《香山县志》载:双合山,《申志》作相合。在县南三十里。《广东图说》作三十五里。两峰竞势,婉合如一。中通山径,名风门坳。邑中好义者于此设茶以待行客。按黄河瑞设茶于此,见列传。

在南粤这片广域地方,村名、地名往往会结合山川形势和地域描述来命名,依我们的见解,客家人从北方迁来,常常会走进更为安全的山里避开乱世。扎根某处地方后,会依山川形势命名地名。例如:白泥坑、杉坑、南坑等依溪流而聚居的村落,可能会以“某某坑”作为命名,“坑”在土话中代表水坑(即溪流)。又如:崖鹰埔、马边埔、南边埔等依山麓坡地而繁衍的村落,可能会以“某某埔”作为命名。还有:鲤鱼山、大柏山、槟榔山等山下村庄也会依山而名。

长环北线东面起点的灯笼坑就是户外登山者的其中一个误区,把小障山的釆石场废置后的积水潭误认为是“灯笼坑”。坑在述语上也可视作低洼的地方,积水成潭也有可能被视作水坑(即水潭),相对一些不太了解当地实情的登山客来说,把小障山石坑误认为是灯笼坑属正常现象。此外,还有一些依百度地图上所显示的“企石排”来称谓这里也是不正确的,企石排也是自然村庄名称,以灯笼坑、企石排或蓝眼泪等网红名字来定位小障山釆石矿坑是欠妥的。

【小障山】 别名:小嶂,小簾障。古名:小障山。长环北线五桂山地区千秋岭列上的第1座山峰,海拔156.1米,实测海拔141米,座标113°28’25.32”E,22°29’44.33”N。古香山百峰。2016年10月23日完成攀登。攀登小障山要从西南面山下的长环主线路开始,沿山脊向北攀爬约400米,拔高爬升约100米,就可到达小障山西则山坡顶。然后再向东80米,即可到达山顶石崖边。

《香山县志》四大都图说载:上小嶂山、仰口至小嶂山五里。小嶂山北分支为八帘嶂,亦名大嶂。东为平冈,东分支过新村至贝头村。复西折而北至湖头山村及龙头墟共四里。

从古代《香山县志》四大两都合图、《香山县志续编》东镇图均有绘制标注小嶂(小簾障)。1930中山县五万分一地图也能清晰可见小障山的等高线及山体标注,位处八簾障山体东南。如今小障山因近代采石开挖,山体中部已被掏空,石坑积水成潭。近年来被户外登山爱好者冠以“蓝眼泪”“小西藏”等美称,一度成为网红的户外打卡点。

现在很多人登上西侧采石后遗留的山体观赏湖潭美景,上山的线路随着到访人流量的增加,路况变得更加明显。而我们需要挑战的“长环北线”也正好经过这里,但能赏湖观色的最高点却在长环主线东面约80米处。登顶观赏时需要额外小心,因采石共开挖成七个层级,山壁悬崖陡峭,落差超过80米以上。

完成观赏打卡后,我们需要从小障山顶返回长环主线上,然后向北下降一处非常陡峭的小“V”,该山坳最陡峭的地方约有十多米高,手上的登山杖根本无用武之地,需要手脚并用抓住植物树根慢慢下降,稍不小心就会摔得很惨。到达谷底后向西北将进入大尖山列八簾障山体,接下来需要向西北方向攀爬约1千米,爬升约125米,到达八稔障中部山脊。沿途会有很多自然保护区地桩和一些山界石桩,划分着长江水库水资源保护区和外界,同时也标志着这里是长环分水岭山脊线路。

【八稔障】 别名:大嶂,八簾嶂,八簾障,百稔象,八念象,百恋障,百恋嶂,旗仔顶。古名:八簾障。长环北线五桂山地区大尖山列上的第1座山峰,海拔277.9米/270米/219.9米(等三个版本),主峰实测海拔285米,座标113°27’54.46”E,22°30’4.26”N。古香山百峰。2016年10月23日完成攀登次峰,2023年03月11日完成攀登主峰。

《香山县志》八簾障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岫衍峰连,山开八面,故名。中有古洞,其深莫测,俗名黄巢藏。相传唐末时,乡人避黄巢乱于此。北为水栈坑,怪石嵚寄联积,为一或坦如平地,或耸为岩峦,水穿流其中,声若琴筑。又有飞瀑渀盪陡崖,水花星白,恍若珠簾远挂云间。此山界于得能都四大都之中。
《广州府志》八簾障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岫衍峰连,山开八面,故名。中有石洞,其深莫测,俗名黄巢藏。相传唐末,乡人避黄巢乱于此。北为水栈坑,怪石嵚寄联积,为一或坦如平地或耸为岩峦,水穿流其中,声如琴筑。又有飞瀑渀盪陡崖,水花星白,恍若珠簾远挂云间。

《中山市标准地名志》百稔象山,在中山市中东部,跨中山港街道和东区街道,博凯居委会和六合居委会的交界。面积0.34平方千米,海拔270米。土表主要为黄壤,有山体植被。凯茵楼盘位于山脚。
《中山市标准地名志》百峦障,在中山市东部,中山港街道境内。古时,当地村民习惯称旗仔顶。因山上形似百个山峦,故名。有诗一首,以记其事:“八峦障岭翠峰连,石洞黄牛贯海天,阁老何须挥宝剑,黄巢误认是桃源。”东至翠亨快线,南至企石排,西至八稔障,北至凯茵又一城。东西走向。面积1.68平方千米,海拔277.9米。
《中山市标准地名录》百峦障,在中山市东部,六和居委会境内。面积1.68平方千米,海拔277.9米。土壤为黄泥土质,种植松树。有黄牛仔洞。

《中山市东区志》八念象,高219.9米,东区办事处东南面8公里处,长江村境内,主植松树,绿化面积90%。
《中山市张家边志》百峦障山,(又名百峦障), 位于张家边办事处驻地南部,山上似百个峦,故名。总山地面积500亩,高277.9米,黄泥土质,多种松树。属宫花、神涌管轴,神奇的牛仔洞就在此山,有诗一首,以记其事:“百峦嶂岭翠峰连,石洞黄牛贯海天。阁老何须挥宝剑,黄巢误认是桃源。”此山是张家边区第一峰。
《中山火炬开发区志》百恋嶂山,位于区南部,山上酷似百个峦,故得此名。山地总面积500亩,海拔277.9米,黄土层土质,多种松树。神奇的黄牛仔洞就在此山中,有诗一首,以记奇事:“百峦嶂岭翠峰连,石洞黄牛贯海天。阁老何须挥宝剑,黄巢误认是桃源。”此山是区的第一高峰。

从古**载上看八稔障是一个山体,但从近代图书标注记载上却把八稔障分为两峰来标注记载。因八稔障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和东区街道、南朗街道的分界线上,山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共两峰(高地),分别是东区街道与火炬开发区交界上的西南峰、南朗街道与火炬开发区的交界上的东北峰。从《1930中山县五万分一地图》上的标注可见,东北峰稍高海拔292.3米,西南高地海拔289米,中部较两峰之间略低。

不同《街道志》所记载的八稔障,以及其存在主次两峰的原因,造成八稔障有众多谐音别名。我们可以依《街道志》记载的内容来区分两峰名字,但是无论如何区分都分割不了它是《香山县志》上记载的八簾障山体。“山开八面,两侧略高,形似马鞍,把座于城东二十五里”是我们对该山的简要明述。

而我们到达八稔障中部海拔250的山脊后,需要向西南方向左转行走约350米,到达高德卫星地图上标注的“八稔障”,而东北方向约300米处的主峰却标注为“百恋障”。关于这两处高地的名称刚才已经进行分析了,究竟高德卫星地图上的标注是否可靠只能见仁见智了。完成“八稔障”的登顶打卡和合照后,我们继续沿长环北线向南行走180米,到达“东防009”号防火林带终点。

【东防009】后坑至白念象(终点)长度83米,是一条开辟在八稔障西南山坡上防火林带。在中山境内有多年登山经历的我们,第一次看见两位数字的长度的防火林带铁牌,仅83米的长度让“东防009”成为中山众多山域中最短的防火林带。但是我依然对铁牌上的长度信息存疑,很可能在铁牌制作前提供的长度信息已有误。83米的距离移步转眼将至,中山山区山脊众多,在山脊上不足百米是个超级短小的距离,怎么可能专门设置一条这么短小的防火林带?

不管铁牌上的信息是否有误,我们并不需要经过那段“东防009”火线,继续沿西南方向的山脊下山才是“长环北线”主线路。接下来,我们需要在海拔235米的“东防009”铁牌处,向西南方向行走约550米,下降到海拔125米处的竹林交叉点。该位置线路选择决定我们究竟是严格依照山脊分岭线路来行走还是因地制宜选择更便捷的路径下山。

【穿越竹林】八稔障距“福获坳”250米的西麓山坡上有一处面积较大的竹子林,该竹林正好生长在路网上的岔路口之上,由于面积较大阻挡了继续向前的线路,往南又被茂密的竹子掩盖了轨迹上的线路。为了能够顺利下山,我们派遣了二人精英小组钻进竹林寻找去路。遮天闭日的竹子林下叠加着厚厚的枯叶,叶子中是否隐藏着蛇虫是我们最担心的,当我们穿越在其中会感受到一股压力。

好不容易依轨迹路网走出竹子林后却发觉下方没了路,但在东边的方向貌似还有一条长满野草的环山路,当想到远离长环主线路就没有考虑试走。犹豫之间后方的队友们也穿过竹林来到这里,我们在此分析研究了一下线路,如果向南拓路不单会浪费时间,还可能带来风险,往东绕行又怕远离了长环主线。最终,我们决定遵遁“山脊分水岭环线”的原则向西寻找原属于长环主线补植物覆盖的线路。

在万物生长的自然法则中,植物在雨水、阳光和泥土中能够迅速成长,将人类开拓的山路一点一点慢慢覆盖掉。同样,户外登山活动中也少不了需要拓路穿越的环节,前无去路的我们为了完成“长环征程”的闭环,依然迈着坚毅的脚步在充满杂草的丛林中踏出一条山路!我们继续钻进竹林,攀上凯茵新城岭峰挪威森林旁边的山岗,在不足200米的山路里,消耗了很多体力,花了不少时间才到达车辆进入福获村山坳的上方。

【福获村坳口】当我们走到被拓开的山坳顶上时,前方又出现了一道新难题!近5层楼高的山崖我们如何下去?我和其他几名领队在山顶上分头寻找下降点,试图在陡峭的山崖边上寻找出最理想的下山线路。人工开挖的山坡工程少不了护土防塌方措施,很多辟野筑路的山坡上为了防止雨水冲刷渗透造成土坡塌方,在距离护坡适当的范围内都会修建引水渠排掉流向护坡的雨水。而这人工设施就是最好的下山线路,我们小心翼翼地踩在水渠和砌砖上,好不容易下降到福获山坳的通道上。

福获山坳在拓路前是曾是八簾障与杉坑山之间的山坳,早在“1930年中山县五万分一地图上”就有小山路标注,连通着杉仔岗与福锅村和破锅村。随修建长江水库,附近的破锅村、横栏村和横栏山等村庄纷纷搬迁至今福获村的较高处,村民进出受阻需要进一步拓宽降低此处山坳。如今这里已通过基建工程设施炸开岩石,修筑成能单向通行小型车辆的山坳,两傍山坡上的部份区域也用混凝土进行加固,并在表面覆盖网格减少落石的机率。

【长环北线西段】与其说福获山坳是通往福获村的主要通道,倒不如把此处山坳作为长环北线东西路段的分界点。东面是大小簾障山组成的东段线路,西面是由杉坑山(西坑山)和横栏山组成的西段线路。长环北线西段全长约2.5千米,当中需要进入凯茵新城君临天下住宅区和西南面一段较为荒野无人问津的山路。最后从有着“长江水库烂尾楼”之称的“圣贤山庄”处下山。

我们在福获坳留影后,沿山坳向南行走150米,离开前往福获村的混凝土路向西右转,进入长环北线西段腹地。进山前有一道隔离墙和铁栏栅门,目前并无上锁,打开铁栏栅便可进入,沿小山路行走120米后就可见通往凯茵新城君临天下的“东防014”防火林带。

【东防014号防火林带】福获沙场至福获山坳(起点),长度595米。从防火林带铁牌信息去分析,近600米的长度标注与现实中200多米的山脊距离还是有较大出入。遇上较真的人一定会提出“这一带的防火林带究竟是谁去统计的?怎么老是与实际存在那么大的差距?”一但发生山火需要抢险扑救,面对不准确的数据,很可能会带来估算配置不准确的问题。

防火林带除了有几处山坟以外,与其他山脊防火林带一样并没无异样,经过十多分钟的攀爬,我们到达山脊的尽头,前方出现了一道防盗铁丝网阻挡了去路。在山上遇到了管制措施意味着前路不通禁止进入,很可能是住宅小区设置的一道防盗防入侵设施。在山脊的结尾处遇到阻拦是此行活动预料之外的事,我们并没有仔细分析卫星地图所展示的路况,结果造成了登山活动中常见的“碰壁”情况。

我们只是依照密集的路网信息计划了此段行程,认为小区与山野是连接的,计划沿路网往上攀爬,在到达小区附近后再试图挨着区域围墙走,尽可能到达海拔最高的地方。但是我们今天似乎并不太顺利,刚才从八稔障下福获坳时已遇到阻礙,如今又一次碰壁,真搞不懂接下来的路程还会有什么等着咱们。

【翻越山野】硬闯铁丝网并不是个好选择,搞不好还会触动小区内私人住宅的防盗设施。我们是一支通过登山活动达到锻炼身体的户外团队,并不希望被误认为是盗贼。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在附近寻找其他能够连接路网的线路,但在山野间辟路还是有一定风险,一些地方杂草丛生,枯枝败叶层层叠加,时刻需要提防蛇虫,摸索式慢慢前进。最后在不足100米的野路上,花了近半小时才走出困境。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在一处建筑空地上找到了适合的切入口,这里原为一幢别墅基建地,但不知什么原因仅剩下水泥柱桩,从桩基上的钢筋锈蚀氧化程度分析,这块空地的闲置已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房地产在近十年里高速发展,连这些靠近山林的地方也被开发商建楼,凯茵新城的建设就是开拓侵蚀山林土地的例子。

凯茵新城君临天下由高层住宅和别墅组成,小区覆盖了杉坑山过半山体,山麓西面是长江高尔夫球场和雅居乐长江酒店,居住在这里的人非富则贵,特别是曼克顿山别墅区,没个千万家底恐难以驾驭。长环征程北(线)漂(泊)的我们,有幸成为这里的过客。

【杉坑山】别名:西坑山。长环北线五桂山地区大尖山列上的第2座山峰,海拔162.6米,实测海拔155米,座标113°27’23.84”E,22°29’32.85”N。2016年10月23日完成攀登。按“1930年中山县五万分一地图”标注,杉坑山位于今凯茵新城君临天下小区的山体最高处,属大尖山列八稔障西南连脉附属山体,西南1千米延伸至横栏山。

《中山市标准地名志》西坑山顶,在东区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6.8千米处,长江三溪社区境内;属于五桂山山脉。因山体的西边有一个大坑,故名。东至长江水库,南至长江水库,西至长江水库,北至凯茵新城天誉。南北走向。面积0.13平方千米,海拔162.6米。
《中山市标准地名录》西坑山顶,在中山市中部,长江三溪居委会境内。面积0.13平方千米,海拔162.6米。土表主要为黄壤,种植松树。
《中山市标准地名词典》西坑山顶,在东区街道东南部,长江三溪社区境内。属东区街道。东、南、西至长江水库,北至凯茵新城。因山体的西边有一个大坑,故名。海拔163米。山体由沙石构成。土表为黄壤覆盖,主植松树。有简易路通山脚。
《中山市东区志》西坑山顶,高162.2米,东区办事处东南面6.8公里处,长江村境内,主植松树,绿化面积85%。

杉坑山南是一片较为复杂的地段,围墙边上有未开发建筑的工地,也有修辑整理较好的草坪,稍南有一片类似花木场的荒废园地,园外属山林土地,东南方向还有一条山脊山路,长约500米,能通往长江水库的岸边,向北接驳福获坳进山的入口。

完成杉坑山的“打卡”后,我们找到适当的位置迅速离开凯茵新城住宅区,从此处向西1千米,将进入人迹罕至的长江水库水资源保护区,山路开始变得荒野,但隐约可以发现一些较早前修建的排水设施,枯枝落叶散满遍地,像似很久也没有人清洁打理一样。这里的路况比较复杂,路网轨迹凌乱众多,在不懂得查看轨迹路网和缺乏方向辨别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孤身前往,特别是天色昏暗的傍晚或夜晚,非常容易迷失方向。

【信号基站】距住宅小区西南约900米的山路上,会到达横栏山顶附近的一座“中国铁塔”基站,该基站建在这里应该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从外观上看似乎还在运行,我们从北则的山坡上横栏山即可。横栏山顶附近有一个貌似“棺材坑”的土坑,周边还有几块腐烂的材板,不排除这里曾是一处风水宝地,如今墓主可能已被后人迁出。

【横栏山】 别名:入山虎。长环北线五桂山地区大尖山列上的第3座山峰,也是长环征程上的最后一座山峰!海拔164.5米,实测海拔159米,座标113°26’50.75”E,22°29’15.55”N。2016年10月23日完成攀登。按“1930年中山县五万分一地图”标注,横栏山位于今凯茵新傲云峰小区的山体最高处,属大尖山列八稔障西南连脉附属山体。长江水库修建前山南有横栏村,西南一里有横栏山村。

《中山市标准地名志》入山虎,在中山市中部,东区街道境内;属五桂山山脉。因在其偏西面有出山虎,与之对应,故名。西南至东北走向。面积0.5平方千米,海拨62米。
《中山市标准地名录》入山虎,在中山市中部,长江三溪居委会境内。面积0.5平方千米,海拔62米。沙石表层黄壤结构,种植松树。

【消防储水池】横栏山西南80米处的山坡上,筑有一个约5米宽阔的砖砌储水池。墙体边上有一段较为粗壮的水管,沿着山脊半埋延伸到下方。从外观上分析很可能是个消防储水池,也有可能是“圣贤山庄”的储水塔。

【东防001号防火林带】“新露坑圣贤庄至福获坳(起点),长度:528米”。铁牌的信息告诉大家前方的建筑物就是“圣贤庄”!一幢神秘庞大的建筑物,跨度超过250米。

【圣贤山庄】又名:长江水库烂尾楼,坐落在广东省中山市长江水库堤坝东侧的横栏山上。此建筑始建于1997年,山庄楼高19层,长度超过250米,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但施工三年后就全面停工。圣贤山庄原本是朝着“中山地标”去打造建筑的,可惜工程主体框架建造好后再也没有丝毫的进展,网上流传因破产导致项目终止。

听闻圣贤山庄最初是由中山一家规模不大的“财联置业房地产有限公司”建筑开发,初始启动资金只有600万元,以这样的资金开发如此庞大的工程项目,似乎早就注定了圣贤山庄烂尾的命运。一开始,项目动工就一波三折,没有多久就资金断链拖欠工款导致停工。后来又断断续续地建了三年,主体框架基本搭建好,恢宏的气势也逐渐呈现出来。

后来,直到2005年,被一家香港投资公司看中了这个项目,跟原开发商达成了收购物业转让协议。为了做好这个项目,还特意考察了全球各地的湖畔项目,最后参照了美国密苏里州湖畔一家酒店的格局对圣贤山庄进行精心设计,决心打造成为一座超级豪华地标式的高端湖景酒店。

到了2007年的11月,该项目较顺利地取得了商业土地的使用权证,但遗憾的是,规划许可证并没有办下来,很可能是因为长江水库水资源保护的问题。但是同样是修筑在长江水库堤坝西侧的怡景假日酒店(最接近湖面的距离不足50米)却能从1988年3月注册至2022年6月停止营业。

圣贤山庄无论是从外观设计,还是整体的规划都是无可挑剔的建筑产物。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放在2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雄视一方独树一格!现在圣贤山庄渐渐成为了不少冒险探索者向往的地方,甚至成了一些影视剧的取景之地,《破冰行动》一些场景也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

【探秘圣贤庄】由于水库封闭管理,排洪渠旁边的通道禁止进入,探访者只能从福获坳起,以攀山涉水的形式进入。“探秘圣贤”庄从“东防001号铁牌”开始说起。到达“东防001号”之后,相当于到达圣贤山庄建筑外围,铁牌西面已能看见整幢建筑物东侧,包括最接近的转弯遂道,此遂道呈V形环绕着停车楼,连通着北面通道和南面平台。需要注意不可急进别从山坡处下遂道建筑物的上方,可以继续沿山脉向西南行走约150米,到达与架设的通道平衡位置后再踏入建筑主体。

圣贤山庄主入口在靠近长江水库的东南面,主出入口向外凸出,设计了半六角型的遮档雨台,十分气派!楼体左右两侧各三到四层不等,角度稍向内侧倾斜,从外观上看呈环抱状。南向楼面共设七层,含上方顶部三层塔楼。中部三层设外飘平台至左侧楼体,左侧楼设四层,顶上拐角处设塔楼一层。右侧二层设外飘大平台,上设有大小无边泳池2个,其余楼层与左侧相仿。

进入大楼内部宽趟明亮,也许因为在山顶之上采光较好,而且楼层相对较高,一点也不会觉得压抑。大楼貌似设有四条步梯,塔楼一条、东西两侧各一条,两处塔楼各一条,其中主塔楼层配有电梯井道。我们顺着主塔楼步梯向上攀登,计划登上大楼的最顶部。

圣贤山庄虽然框架结构早已浇筑完成,但毕竟是幢没有完工的建筑工地,楼层周边并没有护栏,而且很多地方留有空间井道,在较为昏暗光线不足的楼层内部危机四伏,稍不注意会酿成重大意外。此外,行走在楼层里内,除了预防井洞失足坠落以外,还要慎防突出地面和柱梁上多余突出的钢筋,避免扎进身体或被划伤。

经过向上攀爬,我们很快到达五层楼顶,该楼顶非常宽阔,北侧建有斜面女儿墙,南面楼板敞开。上方塔楼六层从格局上看有可能留作**套房之用。七楼顶层是电梯机房,悬空的井道无法登顶。我们能够在顶层上方环顾南面的长江水库和北面远处的凯茵新城。

完成登顶后,我们继续在大楼内逐层探访,试图找到北面的大楼出口。进入圣贤楼后发觉,内部空间比想象中还要庞大,南面角度的二至四层均属客房楼层,每个房间设有卫生间沉箱和预留管道井,房与房之间还有一条较长的空槽,是内部行走风险点之一。

在内部探秘过程中发现,中央处有一个中空格局的设计,目测是楼部中央大堂的室内水池。圣贤楼的建设并非完全在山顶之上,而是依附北面山坡起落而建,南面外观七层,北面外观十九层。依山而建错落有序的设计让圣贤楼显得非常庞大,身处其中不难想象完工后的那份豪情气魄。

从顶楼下来不知在楼梯中转了多少圈、下了多少层,当我们下降到最底层走出楼外才发现,根本无路通往楼外通道的。只好再次爬楼梯回到南立面首层,也就是北立面的第十二层,在大楼南面找下山的出路。经过周边的环境分析,我们最终在“东防001”防火林带铁牌下方的弯位遂道中找到通往外界的通道。此前,由于遂道存在较长的弯道,阳光无法穿透比较黑暗,致使我们不敢相信是通往外界的出口。

通过那段弯位上的“时光遂道”,我们仿佛从黑暗中穿越出来,回归到现实上。大楼主体建筑北面的山坡上筑有一段悬空桥梁,这就是通往山下的配套建筑,没有了这条架设在山坡上的桥梁,建设这幢大楼的建材物资根本无法运输上来。但尚未完成的桥梁路面依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桥边之下的悬空数米甚至十数米,不慎坠落很可会有生命风险。

圣贤楼北面与南面楼层的外观上有很大区别,楼层是靠着山坡而建的,每隔数层就会设立一个外飘平台,弧环梯级式设计让整幢大楼生色不少,无论是在空中还是地面上的角度看去都非常气派。这幢庞型的建筑物能构建出一幅非常独特的背景,不在此留下影照将来必会后悔,我们随机分散站立在建筑物的前方,与这幢奢华的烂尾楼合影,然后离开。

这幢奢华的烂尾楼还能烂多久?相信时间能最终交出答案。近数十年,随着高速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带来生态失衡的影响,现在国家推行生态环保,为了更好地保护饮用水资源,圣贤楼终究会面临拆掉的命运。就算没有人为拆除,终有一天会自然捣毁。当人类长期离开或消失后,所建设的文明会渐渐没落在自然的吞噬之中,缺乏人类的维护打理,大自然会以最原始的方式回收一切,直至这些本应不该存在的建筑坍塌消失!建筑在横栏山体上的圣贤山庄,正逐年被周边的植物占据,从混凝土路到建筑主体之上,渐渐有植物复盖生长,随着风吹及鸟儿助力传播,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严重。

圣贤山庄的建设有赖于建材的运输,虽然这里早已荒废,但原有的运输通道依然存在,这为我们顺利下山提供便利,最起码在接下来的路途里,不用人工开路拓荒出山。我们只需要沿着这条通道向西北行走约450米,即可离开这座东区街道上最庞型巨大的“烂尾楼”建筑。

通道的尽头是长江水库水电工程管理中心,在到达前我们会通过一道形同虚设的闸门,此时门卫早已人去楼空,仅在门旁左侧的墙壁上残留着一串字体。从文字中的间距上可以推测,当中应缺少3个字体。我们按这幢建筑名称去推断,很可能掉落缺少了中山的“中”字,以及圣贤山庄的“贤”和“山”二字。原来的墙壁上应该有“中山圣贤山庄休闲产业有限公司”等字样。当我们走出那道破落的闸门,就可到达长江水库水电工程管理中心,该中心区域禁止一切闲人进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磨擦,我们并没多作停留迅速离开。

当离开圣贤山庄及长江水库水电工程管理中心后,意味着我们即将迎来“闭环”的高光时刻!接下来需要沿着水库管理中心的专道向北行走约700米,通过长江水库排洪渠上的桥梁,可以重回“长环征程”的起点“长江乐园城门楼”,结束这段完美历程!此时此刻,大家既疲倦又兴奋,在剩余的几百米路程中,满怀期待着接下来的“闭环仪式”。

【闭环合照】“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与长江水库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整条山脊环线围绕着长江水库水域分水岭而划分,全长里程超过36千米,从长江水库堤坝下方的“长江乐园”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长江乐园城门楼”启程出发,历经18座大小山峰,以逆时针方向沿山脊分水岭环绕一周,回到既时起点又是终点的“长江乐园成门楼”完成闭环。我们300M+户外从2018年10月20日启程至今(2018年12月23日),共分6段行程,完成了这条中山市户外界知名度较高的“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在这具有特殊意义价值的时刻里,我们必需来一张合照作为永久纪念!从左至右分别有:英伟、卓凡、达龙、敏君、豫南、敏晴、无欲则刚、冰清、刘僖、海力、德文。当然除了今天参与闭环行程的成员外,还有20名成员参与了其他分段行程,虽然目前他们不能现场参与闭环仪式,但他们都在后方默默支持关注着我们完成“长环征程”的历史性一刻!

【长环纪念奖牌】参与或完成所有路程的成员们均可获得一块“300M+户外长环征程”纪念奖牌。该奖牌由锌合金材质制作,重量在100克左右,直径6.5×7.2cm,正面外环象徵竞技意义的橄榄枝浮雕,并以亚克力镶嵌300M+户外长环征程(Long Ring Journey)图标,背面有2018数字模具底壳。红白蓝项带,属于一份较为精致且蕴含挑战的纪念奖品。

【签名纪念】合照结束后,我们所有参与“长环征程”活动的成员在长环队旗上签名纪念,证明自己参与了300M+户外所举办的首条行程相对较远的户外线路。“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简称“长环”,是中山市户外登山毕业线路之一,全长36千米,共18峰山峰,体能状况较好的登山徒步者能在一天内完成,水平较为休闲业余的我们只好分段完成。山永远在那,不管水平体能高低,我们相信,只要能坚持迈出双脚走向户外,就是件了不起的事!

【回顾过去】2017年12月17日,我们300M+户外完成了攀登中山市境内所有海拔300米以上山峰。步入2018年我们再度出发,在2018年1月14日,我们挑选了中珠五峰线路作为预演拉练并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2018年10月20日,经过多方面的缜密考虑,我们从长江水库原长江乐园城门楼出发,正式开启300M+户外的“长江水库水域山脊环线征程”(简称长环征程),分别在2018年10月20日、10月27日、11月11日、12月02日、12月09日、12月23日,完成长环征程1至6段行程。历时跨度65天,共攀登:尖石坑山顶116m、狮头山307m、天葬坟328、千秋岭356m、照天烛280m、白云顶368m、马填岭317m、梅花地顶375m、风吹罗带山431m、五桂山主峰531m、检金顶335m、社公背347m、箭竹山361m、大观音328m、白云仔顶338m、屎缸坑顶234m、破锅山269m、松环山90m、八稔障280m等18座主要山峰,以及16座附属山峰,全程36千米,累计爬升3030米。参与的成员分员分别有:无欲则刚、豫南、海力、刘僖、卓凡、杨煌、敏君、嘉敏、敏晴、家棋、颖斯、颖琳、君豪、达龙、英伟、德文、辉灿、雪峰、丰年、健游、群英、呈芳、杨芯、启玉、冰清、嘉漩、静婷、丽琼和1名山友等,共计31人,82人次参与。

【展望未来】2019年,我们300M+户外将继“长环征程”的基础上,继续挑战52千米,24座山峰,难度更高的“红旗河水域山脊环线征程”(简称红环征程)。攀登:十八洞320m、二尖山236m、大尖山395m、大肚岭308、牛头岭109m、大东洋260m、南台山393m、烟燉岭288m、长坑山324m、婆髻山364m、乌石顶437m、北边山302m、尖峰岭320m、黄泥洞256m、亚婆抱孙427m、芋子排505m、五桂山主峰531m、风吹罗带431m、梅花地顶375m、马镇岭317m、白云顶368m、照天烛280m、千秋岭356m、牛牯石236m等24座山峰,全程52千米,累计爬升3920米。我们将按照“长环征程”分段挑战的经验,计划分6至9段来逐一挑战。预计总行程在150千米左右,累计爬升将会超过1万米。

相关帖子: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1段】
相关帖子: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2段】
相关帖子: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3段】
相关帖子: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4段】
相关帖子:300M+户外游记【长环征程第5段】
给無欲則剛鼓励哦!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其他金额

微信扫码支付
我已收到你的赞赏,谢谢你的鼓励!
赞赏清单